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等人出席博物馆开幕前奏。
杨润雄引述,去年施政报告提及,改设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重点介绍抗战历史,提升民族自信及爱国精神。他感谢社会各界提供宝贵意见,当中包括有收藏家捐赠和借出重要文物。
杨润雄说,“抗战”两字彰显博物馆以纪念抗战历史,传承爱国精神为主题,同时蕴含对抗战英烈的崇高敬意,警醒后世珍惜和平;而“海防”两字则象征博物馆位于鲤鱼门海峡地区,自古以来是重要的战略地点,呈现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南大门的守护者,在海防历史上同国家紧密相连。
为突显抗战的主题,博物馆将会就四个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展览厅,包括“声影说抗战”、“日本侵华·携手抗敌”、“日军侵港”及“抗日游击队与敌后活动”组合命名为“抗战主题展览厅”,并在四个展览厅上方增设匾额,以便参观者容易辨识及计划参观路线,重点了解抗战历史。
另一方面,博物馆会于改设后的翌日推出由深圳市文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文化及事务署等机构合作筹办的“携手抗敌:东江纵队在深港地区的抗战活动”专题展览。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立法会议员刘智鹏表示,有许多市民误以为,只有英军在抗战时期保卫香港,希望透过举办展览,强调东江纵队的关键作用,厘清误解。他形容,今次是本港首次有东江纵队为主题的展览在抗战为名的博物馆举办,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张锐森则提及,展览会展出由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借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又会有老战士的访问和抗战期间使用的物品,如毛毡、布包等,同时现场亦有漫画家丁聪的作品,描述其见证文化名人大营救的亲身经历,期望参观者深刻体会他们冒着性命危险保护国土的精神。
张锐森说,虽然博物馆改名,但不会删减有关海防的历史,馆方在堡垒上层增加明清时期的海防展览资料,令市民更加认识鲤鱼门是重要的防守要塞,了解海防和抗战历史之间的关系。对于近期开展的国家安全展览厅,他认为,其主题与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介绍的范畴不同,两者适合不同人士参观。
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将于9月4日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