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宋不和亲的原因?南宋跟金国有深仇,北宋为什么不跟辽国联姻?
迪丽瓦拉
2025-07-16 00:02:44
0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古代,

中原外朝与外族国家之间有战

争,也有和平。通常情况下,停战时期里采用“联姻和亲”的政治手段,保持两国的安宁,最先从周王朝开始,由清朝的灭亡画上句号。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

一向被世人称为“弱宋”的宋朝,

却从未与外族进行联姻。哪怕是北宋时期,历代皇帝也只是以赔钱或者正面相抗的方式应对,始终没有联姻,特别是与其“兄弟相称”的大辽。

为何北宋与辽没有联姻现象?双方的关系又是如何维系呢?

双方的关系变化,过程中的较量

北宋与辽国是古代历史上少见的“双边关系”

,即双方之间没有以往中原王朝接受游牧民族朝奉,也没有游牧民族长期威胁中原王朝的那种矛盾,而保持上百年的和平。

宋太祖赵匡胤

曾在开朝时立下

“大一统”

的誓言,计划以“

先南后北”

的方式,完成对南方割裂势力与北汉的吞并,

最后收复辽国夺走的燕云十六州。

可是,宋太祖的雄心壮志,只实现了其三,最后遗憾离世。

宋太宗

上位后,

继续北下发展,实现先祖的遗愿,均以失败告终,尤其是“高粱河之战”中,他身中两箭,不得不伏在驴车上逃走。

辽国兵强马壮,颇具游牧民族的骁勇善战之态,而北宋缺少养马养兵之地,自然无法与之相抗。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也彻底沦为泡影。

此后,北宋与辽国之间,

由原来宋压制辽的局面

,演变成宋被辽压制。不过,双方之间的对战关系,一直没有改变。

直到

宋真宗

时期,辽国举兵攻至澶州,

他在大臣寇准的督促下率兵亲征

,宋军士气大增,与辽军展开攻坚战。随后,宋军凭借城池的优势,对辽军进行反击,用三弓床弩射杀辽大将萧挞凛,辽士气大减。

此后的时间里,北宋与辽国战争不断,且有来有回,

根本分不出胜负

。但持久的战役,却使得两国国力衰微,百姓怨声载道。

辽国的实际统治者——太后

萧绰

上位后,决定终止这场无休止无意义的交战,最后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

这是北宋与辽第一次达成近百年的和平,但是,

随着女真族的崛起

,发动对北宋的攻击,辽抓住时机,意欲南下围攻北宋。一旦腹背受敌,北宋灭亡在即。

宋仁宗

见状,急忙派出使者富弼,与辽谈判。最后,辽太宗答应了宋朝给出的两个条

件:一是增加北宋每年的岁币;二是将“赠”改为“纳”

。继续往日的和平。

当然,谁都有野心,

北宋与辽也尽然

,但是,各方面的桎梏成了他们既不开战、又不联姻的现象。其中不外乎三种原因,即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为自身利益考虑,不联姻是最优解

首先是政治方面

,这要从北宋建国时说起!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宋朝进入“重文轻武”的不平等社会,武将的发展大不如前。因此,宋朝打不过只能给钱买和平,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宋与辽进行谈判时,

还提出第三个要求

,那就是“联姻”。因为有以往朝代用此政治手段维持长久和平的经验,宋皇帝自然希望对方全部应允,确保“和平”万无一失。

然而,辽太宗答应了前两个条件

,却唯独拒绝“联姻”

。他此举并非大发善心,而是不得不考虑国家的政治形势。

要知道,

辽国是以部落为主的国家

,还有“

天皇帝、地皇后、人太子”

。其掌权人为耶律与萧氏,两个家族的势力根深蒂固,谁都无法轻易撼动对方。也就是说

,大辽的皇帝只能是耶律家氏,而皇后只能为萧氏。

可是,北宋毕竟是中原王朝

,嫁到外族的女子都是皇室贵族

。即便是出于谋求和平而考虑,但若为人妾室,丢了皇家的颜面,造成一种“

北宋任人欺辱

的画面,或许会被其他国家轻视,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

北宋与辽国就联姻的女子为正室或妾室的决定

,经过多次谈判后,始终未能达成统一,只得作罢。

另外,

辽国坚决不采纳“联姻”的条件

,也有自身的考量。因为他们担心皇族中出现其他姓氏的血统,特别是北宋,可能会引起国家的动乱,最后因小失大。

因此,这是北宋与辽初次谈判时,

双方都出于政治形势的考虑

,达成“不联姻”的一致。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不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来越根深蒂固。

其次是经济方面

上文中提到,

北宋抑制武将集团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皇室而言,有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前车之鉴,认为兵权掌握在外人手中,就是给对方叛国的机会。

而皇家将武将当做“假想敌”,

即便有人愿意舍命上战场杀敌,但最后难免落得“杨家军”与“岳家军”的惨状,渐渐没人愿意做“出头鸟”。

一个失去军队的国家,难逃被人宰割的命运。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只能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赋税收入,

将所得钱财都用在“买和平”上面。

其中,北宋向辽国献上的岁币金额,一年多过一年。

而辽所处地基本上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经济发展匮乏,面对源源不断的金钱收入,自然是乐不思蜀,无比希望能将两国之间的盟约长久地延续下去,哪里顾得上节外生枝!

最后是思想方面,

也是北宋不愿联姻的根本原因。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以门第、出身作为入仕标准的朝代

,也是将科举制发扬光大朝代。

北宋大力发展科举制,不仅彻底取消门第限制,允许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能入仕为官,还进行一系列优待文官的政策。因此,北宋的文官集团,

是历朝历代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

不过,

文官的地位上涨

,占据北宋王朝的主要地位,而他们为了享有自身的政治与经济上的特权,不得不维护北宋政权的稳定。但是,这一过程中,却总是矛盾的。

首先是开战与休战。

文官对外开战的勇气

,远比皇帝多得多,但无武将可用,又陷入另一种困境。

接下来是对议和条件的争论。

要知道

,宋朝虽是儒学治国

,却渐渐失去原来的坚持与主张,再加上文人文官们在北宋后期,或多或少地受到“朱程理学”的影响,其中就有贬低女性地位的说法。

因此,

士大夫们认为将两国的和平寄托于女性群体的身上

,与“自降身价”无异。他们不忍自己的尊严接受践踏,自然不赞同与外族联姻。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

,宋仁宗派出

富弼

作和谈使者时

,他出于文人的考虑,从中作梗,间接导致辽最终选择不联姻。

这是国家层面致使不与辽联姻的原因,而百姓们也有着不容拒绝的坚守。

要知道,自周朝开始

,“君权神授”的思想深入民心

。即便此后朝代更迭,中原王朝的“天朝上国”的想法也始终没有动摇,而其余少数的游牧民族,因为生活地的特点,被中原百姓称为“蛮夷”。

“蛮夷”意为没有经过开化的野兽,不懂礼仪与文化。起初只是一种简单的称呼,但随着中原人受到根深蒂固的影响,

渐渐产生傲慢的态度

,特别是“五胡乱华”发生后,中原完全仇视游牧民族。

因此,与少数民族联姻与自讨羞辱无异。

比如在一些古代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

,皇帝为保江山,将女儿出嫁到少数民族,几乎都是反对与唏嘘的声音。

北宋本就因为国力不强而遭受纷乱

,百姓流离失所,惨淡度日。若执意与少数民族联姻,当朝皇帝必将会失去民心,大势所趋下,江山也会不保。

值得一提的是,

北宋与辽曾有三次提出过联姻

,但双方各自斟酌后,最后不了了之。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甚至南宋,都没有联姻的出现。

总结

无论是出于历史环境的考量,还是各自国家的权衡利弊,

联姻虽能短暂维持和平

,但若本国不强大,再对上敌人的野心,所有盟约势必付之一炬,最终也会走到开战的地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吕不韦是秦国的重要相邦,曾在秦庄襄王即位时扶持他成为君主,后来他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尊称为“仲父”,一...
原创 三... 他胸怀壮志,智慧与勇气兼具,身高八尺,手握方天画戟,武艺高强,战斗力无与伦比。在《三国演义》中,若用...
原创 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道名为“明定国是”的诏书,正式宣告了“戊戌变法”的开端。这场自上...
原创 《... 艺术源于生活,经典剧集《雍正王朝》中蕴含了许多能够启示我们生活的情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当提到剧中隆...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 中新网西宁6月8日电(仝涛)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州委宣传部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果洛州...
原创 谁... 山海关之战 时间回到1644年4月21日,李自成的王朝军队——大顺军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展...
原创 3... 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
原创 苏...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
原创 独...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
原创 一... 1912年,北洋政府对军队编制进行了重要调整,将原有的镇、协、标改为师、旅、团的形式,这一改革标志着...
原创 东... 谈及我军在东北的扩展,许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罗荣桓元帅当年编练二线兵团。确实,四野百万大军的成型与罗...
原创 为... 如今,我们的房屋窗户多采用玻璃材料制作,那为何在古代,窗户却普遍使用纸糊呢?答案其实很简单:玻璃这一...
原创 2... 2016年,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城阳城址保护区邱庄村郭楼组,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座楚国墓葬。对于当地人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之所以深深刻在后人的记忆中,离不开《三国演义》这...
原创 他...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曾有许多赫赫有名的家族和强大的帝国,纵使他们曾占据巅峰,终究还是未能逃脱衰败的命...
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还有“文... 每当提到美国的话题,总有人抬杠说:美国只有两百多年历史,哪有什么文明!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就根...
原创 古... 无论哪个朝代,统治者对于那些被视为“罪大恶极”的犯人,往往会施以“斩首”这一极刑。在这种惨痛的刑罚执...
原创 明... 对于古人来说,四十岁并不算是过了暴毙的年纪。由于古代社会普遍的寿命相对较短,而常年征战的伤痛也为这些...
原创 唐... 在东北地区的渤海国,曾被称为“海东盛国”。这个国家是由粟末靺鞨的部落领袖大祚荣在牡丹江流域建立的地方...
原创 他... 公元1206年,铁木真凭借蒙古铁骑成功统一了各个蒙古部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意味着“天赐之汗”,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