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败,俄罗斯趁机吞并了中国外东北和外西北的广袤土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
而且,这些土地之外,还有一片面积相当的领土,那就是外蒙古,它被沙俄以挑唆和策划分离的方式从中国剥离。可以说,俄罗斯的行动最终导致中国失去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果这些土地仍然属于中国的版图,它们无疑会大大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与资源短缺问题。此外,也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耕地稀缺、农业资源匮乏的困境。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如果”。由于清朝的腐朽与衰退,这些土地最终还是丧失了。即使进入了苏联时代,再到今天的俄罗斯联邦,无论中国在民国时期的四分五裂,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稳定时期,我们始终未能重新夺回这些失去的领土。
但事实上,中国曾经有过机会。比如1991年,随着苏联的轰然解体,俄罗斯这个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瞬间失去了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时的俄罗斯,由于受西方“休克疗法”的影响,不仅经济崩溃,而且还陷入了与车臣的内战。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为什么没有趁机收回外东北和外西北这些原属于中国的土地呢?毕竟,当时的俄罗斯已经无暇顾及远东地区。
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个时候的中国根本不够强大。如今,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工业国,能够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火炮、坦克、航母、导弹等各种现代武器。
然而,仅仅过去30年,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1991年,中国的GDP仅为2.21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只有区区1900元。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10位,而排在中国前面的是经济已经崩溃的俄罗斯。即使俄罗斯经济衰退,其GDP依然为5179亿美元,远超中国。
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军事遗产,拥有一支庞大且装备精良的军队,军事实力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且远远领先第三名。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军力显然处于落后状态,甚至连一架先进的三代战机都没有,远远不及俄罗斯,甚至比印度的空军还要落后。
此外,1991年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和私企涌入,国企负担加重,导致许多国企经营困境重重,三角债、资不抵债等问题频发,成千上万国企工人被迫下岗。在这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如何能冒险收复领土呢?
第二,国际环境也并不支持此类领土收复行为。事实上,二战后,世界各国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尽管美苏之间爆发冷战,但大多数国家都遵循着一套基本的国际规则。即便存在领土争端,也很少出现大规模的领土变动。二战之后,除了以色列通过战争收复部分领土外,几乎没有任何国家通过战争来吞并他国领土。
因此,任何公然改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吞并其他国家领土的行为,必然会遭遇全球范围的反对。
第三,虽然俄罗斯联邦刚刚独立,但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尽管经济受到重创,甚至面临崩溃的危险,俄罗斯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使军队内部存在问题,但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可低估。
此外,继承了苏联庞大军工体系的俄罗斯,尽管一度萎缩,但依然具备强大的军事生产和作战能力。当时的中国,甚至连一架三代战机都没有,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甚至比印度的空军还要逊色。
第四,外西北地区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中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这一地区,国际社会很可能会将其视为中国对他国领土的侵占,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局势极为不利。
至于外东北,沙俄时代,俄罗斯就开始大规模向这里移民,并对当地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驱赶和打压。经过数百年发展,到1991年时,外东北地区已经几乎完全成为俄罗斯人的领土,中国的居民几乎不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主权依旧声张,但若强行收复这一地区,也必然会遭遇数百万俄罗斯人的激烈反抗。而中国在当时显然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
第五,苏联解体的消息,实际上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感到震惊。虽然许多人事后分析,认为苏联解体似乎是必然的,但实际上,这个消息对于世界而言还是极为震撼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苏联仍然是一个超级大国,纵使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力量的代表,尤其在军力方面,强大的军队能够威慑整个西欧。因此,几乎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苏联的解体。
中国虽然早已意识到苏联存在许多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并未做好相关准备。实际上,在苏联解体的当天,中国不仅没有为收复外东北和外西北做好准备,连趁机购买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技术和设备的机会,也因为准备不足,错失了这些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此,在那个时期,尽管中国可能渴望收复失地,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