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时,我们为何不趁机收复外东北和外西北?不敢还是不能?
迪丽瓦拉
2025-09-12 19:34:33
0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深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之相比。清朝末期,利用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败,俄罗斯趁机吞并了中国外东北和外西北的广袤土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

而且,这些土地之外,还有一片面积相当的领土,那就是外蒙古,它被沙俄以挑唆和策划分离的方式从中国剥离。可以说,俄罗斯的行动最终导致中国失去了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果这些土地仍然属于中国的版图,它们无疑会大大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与资源短缺问题。此外,也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耕地稀缺、农业资源匮乏的困境。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如果”。由于清朝的腐朽与衰退,这些土地最终还是丧失了。即使进入了苏联时代,再到今天的俄罗斯联邦,无论中国在民国时期的四分五裂,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稳定时期,我们始终未能重新夺回这些失去的领土。

但事实上,中国曾经有过机会。比如1991年,随着苏联的轰然解体,俄罗斯这个曾经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瞬间失去了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当时的俄罗斯,由于受西方“休克疗法”的影响,不仅经济崩溃,而且还陷入了与车臣的内战。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为什么没有趁机收回外东北和外西北这些原属于中国的土地呢?毕竟,当时的俄罗斯已经无暇顾及远东地区。

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个时候的中国根本不够强大。如今,我们已经是全球最大工业国,能够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火炮、坦克、航母、导弹等各种现代武器。

然而,仅仅过去30年,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容乐观。1991年,中国的GDP仅为2.21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只有区区1900元。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10位,而排在中国前面的是经济已经崩溃的俄罗斯。即使俄罗斯经济衰退,其GDP依然为5179亿美元,远超中国。

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军事遗产,拥有一支庞大且装备精良的军队,军事实力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且远远领先第三名。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军力显然处于落后状态,甚至连一架先进的三代战机都没有,远远不及俄罗斯,甚至比印度的空军还要落后。

此外,1991年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和私企涌入,国企负担加重,导致许多国企经营困境重重,三角债、资不抵债等问题频发,成千上万国企工人被迫下岗。在这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如何能冒险收复领土呢?

第二,国际环境也并不支持此类领土收复行为。事实上,二战后,世界各国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尽管美苏之间爆发冷战,但大多数国家都遵循着一套基本的国际规则。即便存在领土争端,也很少出现大规模的领土变动。二战之后,除了以色列通过战争收复部分领土外,几乎没有任何国家通过战争来吞并他国领土。

因此,任何公然改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吞并其他国家领土的行为,必然会遭遇全球范围的反对。

第三,虽然俄罗斯联邦刚刚独立,但其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尽管经济受到重创,甚至面临崩溃的危险,俄罗斯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即使军队内部存在问题,但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依然不可低估。

此外,继承了苏联庞大军工体系的俄罗斯,尽管一度萎缩,但依然具备强大的军事生产和作战能力。当时的中国,甚至连一架三代战机都没有,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甚至比印度的空军还要逊色。

第四,外西北地区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中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这一地区,国际社会很可能会将其视为中国对他国领土的侵占,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局势极为不利。

至于外东北,沙俄时代,俄罗斯就开始大规模向这里移民,并对当地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驱赶和打压。经过数百年发展,到1991年时,外东北地区已经几乎完全成为俄罗斯人的领土,中国的居民几乎不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主权依旧声张,但若强行收复这一地区,也必然会遭遇数百万俄罗斯人的激烈反抗。而中国在当时显然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

第五,苏联解体的消息,实际上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感到震惊。虽然许多人事后分析,认为苏联解体似乎是必然的,但实际上,这个消息对于世界而言还是极为震撼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苏联仍然是一个超级大国,纵使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全球力量的代表,尤其在军力方面,强大的军队能够威慑整个西欧。因此,几乎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苏联的解体。

中国虽然早已意识到苏联存在许多问题,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并未做好相关准备。实际上,在苏联解体的当天,中国不仅没有为收复外东北和外西北做好准备,连趁机购买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技术和设备的机会,也因为准备不足,错失了这些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此,在那个时期,尽管中国可能渴望收复失地,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大家都知道太史慈是江东的第一武将,甘宁屈居第二。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排名,毕竟在小说中,罗贯中塑造...
独家重磅!拍卖会捡漏丰臣秀吉手... 在日本战国历史的研究中,“本能寺之变”无疑是包裹着最多谜团的历史悬案。织田信长为何身死?明智光秀为何...
原创 秦... 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
原创 嘉... 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
原创 梁... 水泊梁山的故事广为人知,许多人都被其中108位好汉的义气所感动。对这些英雄来说,武艺高强虽然重要,但...
原创 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时期。而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司马懿作为一个...
原创 蒋... 老蒋退守台湾时,不仅带走了大量财富和国宝,还特别带走了几位国民党高官的妻子。对于这些太太的名字,蒋介...
原创 纣... 首战即决战,关键一战决定命运。 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并不像电视剧中描绘的那样发生过多次战斗,实际上只有一...
原创 在... 玄武门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因此在李渊...
原创 为... 在《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人物。书中他与诸葛亮不断斗智斗勇,最终因...
原创 朱... 朱元璋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元朝末期。那时,政治腐败、贪官横行,百姓的生活极其贫困,社会动荡不安。朱元璋...
原创 吴... 在三位将领中,韩信最强,其次是白起,最后是吴起。那么,为什么说吴起最弱呢? 吴起生活在战国时期,而战...
原创 黄... 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员中,涌现了大量后来在敌我双方阵营中都极具影响力的名将。其中有一些学员在军事生涯...
原创 蜀... 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刘备这位曾靠卖草鞋起家的英雄。刘备在建立了蜀汉小朝廷后,将国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禅。...
故宫里的大缸,有啥用处? 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介绍,这些缸其实大有用处:它们...
原创 妲... 说起来妲己这号人物,大伙脑子里第一反应准是《封神演义》里那长着狐狸尾巴的妖妃吧?挖比干心、造炮烙刑,...
原创 王... 公元295年,晋惠帝在位时,洛阳的武库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面对这场灾难,实际掌控政权的张华首先...
原创 咸... 提到咸丰皇帝,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女人,她们分别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位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文博有意思丨故宫里的大缸,有啥...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去故宫博物院参观时,你有没有注意到里面的大缸?据故宫博物院研...
原创 谁... 在台海问题上,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然而一些国家仍喜欢插手其中,借此寻求存在感。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