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与慈禧太后不同,尽管她曾有过让自己儿子继位的想法,但她并不敢违背嘉庆帝的遗诏。如果她当时真的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帝,可能会给大清带来分裂的危险。因为道光皇帝的地位与其他皇子无法相比,他有着特殊的背景和深厚的支持。
道光皇帝,原名绵宁,字旻宁,是嘉庆帝的第二子,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他的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虽然道光帝出生时嘉庆帝还是皇子,但由于嘉庆帝的长子夭折,道光便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 嘉庆帝的父亲乾隆帝对道光非常重视。道光出生后,乾隆便对这个孙子给予了特别的宠爱,经常将他带在身边。乾隆年老时,还亲自带道光出猎。道光虽然年幼,但却成功猎获一只鹿,令乾隆十分高兴。乾隆也亲自为道光安排了婚礼,并把道光和其妻子安置在宫内,这一举动暗示着道光是未来的皇太孙。 道光深受嘉庆帝的宠爱,也被内定为皇储。清朝继位的方式与其他朝代不同,特别是在“秘建皇储”制度下,嘉庆帝已经提前确定了道光作为继承人。这个制度确保了皇位继承的稳定,也避免了皇子之间争斗的发生。1799年,乾隆帝去世后,嘉庆帝根据“秘建皇储”的制度,正式确认了道光的继承地位。 在嘉庆帝去世时,道光已经近40岁。虽然继位的具体安排没有在嘉庆帝去世前宣布,但嘉庆帝的“秘建皇储”谕旨早已存放在宫中,随时可以启用。嘉庆帝的突然去世并没有影响道光的继位,经过一系列程序后,道光在太和殿登基,即位为皇帝。 钮祜禄氏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继位呢?首先,她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嘉庆帝的突然去世令她措手不及。她未曾预料到嘉庆帝会在一次狩猎中去世,等她得知这一消息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若此时她强行推举自己的儿子,那么大清很可能面临内乱。 其次,钮祜禄氏深知嘉庆帝早已秘密立下了道光为继承人,作为皇后,她当然了解“秘建皇储”这一制度。虽然嘉庆帝的突然去世未能进行正式的继承人宣布,但道光早已被嘉庆帝确立为继承人。钮祜禄氏也深知此事,所以她并不急于推举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顺应这一安排。 第三,钮祜禄氏皇后明白,若她坚持推举自己的儿子为帝,势必会引发朝廷内外的大动荡。尤其是在这种局面下,她很难得到足够的支持。相反,若她顺应嘉庆帝的安排,支持道光继位,不仅能避免政变,还能赢得朝臣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钮祜禄氏最终选择让道光继位,并发布了懿旨,这一行为赢得了道光的敬重。道光即位后,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钮祜禄氏的影响力也在朝廷中得到了体现。 根据《翁同龢日记》的记载,虽然道光对母亲钮祜禄氏非常尊重,但他在处理朝政时也有时会表现出忧虑和不安。钮祜禄氏在道光的晚年依然是有很大影响力的,甚至在他生病时,常常亲自问候,体现出深厚的母子情。钮祜禄氏最终于1850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道光对母亲的去世深感痛惜,甚至坚持保持孝子的礼节,直到他自己也因病去世。 钮祜禄氏作为皇后,明智地选择支持道光继位,避免了可能的皇位争斗。她的行为虽然看似谨慎,但实际上为整个清朝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内乱,也为道光的政权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因此,钮祜禄氏不仅获得了道光的尊敬,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