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平壤市区牡丹峰脚下,一座名为“汉乐浪郡侯官墓”的古迹静静矗立。这座公元1-2世纪的汉代砖室墓,默默见证着两千多年前汉帝国东征的尘封往事。当游客驻足于那些精美的汉代壁画前,很少有人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一统六国的秦朝未曾踏足朝鲜,而西汉却要远涉千里,派遣五万大军直取半岛?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令人费解的是,这位以开拓疆土著称的帝王,却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显得兴趣缺缺。
秦长城的东端止于辽东,这道军事防线清晰地划定了秦朝的东北边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在北方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投入到对抗匈奴的战争中,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与此同时,秦始皇还派遣大军南征百越,拓展南方疆土。
秦朝的战略重心十分明确:北防匈奴,南征百越。对于东北方向的朝鲜,秦朝仅设置了辽东郡,并未继续向东推进。这种战略选择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从地理条件看,朝鲜半岛多山,交通不便,征服难度大而收益有限。从战略价值看,与威胁中原的匈奴相比,朝鲜各部族对秦朝并不构成直接威胁。更何况,秦朝统一后仅十五年便土崩瓦解,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考虑东北方向的扩张。
汉朝建立之初,延续了秦朝对朝鲜的保守政策。高祖至文景时期,汉朝推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对外采取防御性战略。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局势已发生变化。燕国人卫满率领数千流民进入朝鲜,推翻当地政权,建立了卫氏朝鲜政权,定都王险城(今平壤)。汉惠帝与吕后时期,朝廷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册封卫满为“外臣”,允许他在塞外蛮夷中称霸,条件是不得阻止周边部族朝见汉朝。
这种羁縻政策维持了近八十年相对和平。卫氏朝鲜名义上臣属于汉,实际上保持着高度自治。双方各取所需——汉朝无需投入兵力即能维持东北边境安宁;卫氏政权则获得汉朝认可,增强其统治合法性。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与卫氏朝鲜的和平关系骤然破裂。汉武帝派遣五万大军,兵分两路直取王险城。是什么导致了这一重大战略转变?
直接诱因是卫氏朝鲜对汉朝权威的公开挑战。卫满的孙子右渠即位后,不仅大量招纳汉朝逃亡人口,更阻遏周边真番、辰国等小国朝见汉天子。当汉朝派遣使者涉何前往责问时,右渠拒不奉诏,态度强硬。
涉何回国途中,出于愤懑刺杀了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回国后却谎称“杀朝鲜将”。汉武帝未加追究,反而任命涉何为辽东东部都尉。右渠闻讯大怒,发兵突袭杀死涉何。这一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与汉武帝的整体战略布局有关。此时汉朝经过七十余年休养生息,国力强盛,汉武帝一改前朝的保守政策,积极开拓疆土: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通西域,开西南夷。在此背景下,桀骜不驯的卫氏朝鲜自然成为下一个目标。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控制朝鲜对汉朝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朝鲜半岛犹如伸向渤海和黄海的巨臂,控制它意味着掌握了东北亚海陆交通的要冲。且朝鲜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汉文化向日本传播的天然桥梁。
公元前109年秋,汉军兵分两路出击:楼船将军杨仆率齐地水军五万人,从山东渡渤海,直抵朝鲜半岛西海岸;左将军荀彘率陆军,从辽东出发,跨越鸭绿江。
战争初期,汉军进展并不顺利。杨仆的水军先到,孤军深入,遭朝鲜军队突袭而溃败。荀彘的陆军也在王险城下受阻。两路汉军合围王险城后,又因将帅不和而久攻不下。
汉武帝对此极为不满,派遣公孙遂前往协调。公孙遂到后,偏听荀彘之言,逮捕杨仆,将两军统一交由荀彘指挥。尽管如此,汉军围攻王险城数月仍未能破城。
战事的转机来自汉军的内部分化策略。荀彘派人不断劝降,朝鲜内部发生动摇,主和派大臣暗中与汉军联络。公元前108年夏,朝鲜大臣参派人杀死右渠,开城投降。持续一年的战争以汉军胜利告终。
平定卫氏朝鲜后,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将朝鲜半岛北部直接纳入汉朝统治。这一行政建制持续了四百余年,直至公元313年高句丽攻占乐浪郡。
四郡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汉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考古发现表明,乐浪郡的城池、墓葬、官制等都呈现出典型的汉文化特征。平壤地区出土的大量乐浪郡时期文物,包括印章、漆器、青铜器等,都带有明显的汉代风格。
汉朝对朝鲜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临屯、真番二郡在设立后不久即因当地反抗而撤销或内迁。乐浪、玄菟二郡也时常面临周边部族的骚扰。但总体而言,汉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基本实现了其战略目标:消除了东北边疆的潜在威胁,打通了与日本列岛的交通线,并将汉文化传播至这一地区。
汉朝东征朝鲜,表面看是一场边境战争,实则体现了两种不同战略思维的碰撞。秦朝采取的是防御性战略,以巩固既有疆土为首要目标;而汉武帝推行的是扩张性战略,致力于构建以汉朝为中心的区域秩序。
这场战争也揭示了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它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征服;另一方面,它也开启了中朝之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朝鲜半岛的冶金、农业、建筑等技术在汉朝影响下取得长足进步,汉字也开始在半岛流行,为后来朝鲜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看,汉朝东征朝鲜是东亚世界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场战争,汉朝确立了在东北亚的主导地位,构建了以册封、朝贡为特征的区域秩序。这一秩序影响了此后近两千年的东亚国际关系。
站在今天的平壤,看着那些沉睡千年的乐浪郡遗迹,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汉军东征的号角早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但那场远征塑造的文化纽带,却如同大同江水源远流长。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往往转瞬即逝,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才是穿越时空的永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