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郭麒麟、宋轶、蒋依依等偶像演绎的《赘婿》,我不禁想到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赘婿——和珅。
提到和珅,许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便是“大贪官”这一标签。其实,和珅并非一开始就注定成为贪官,他的贪婪与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和珅的童年并不幸福,甚至可以说相当凄凉。年仅三岁时,和珅失去了亲生母亲,母亲在生下弟弟和琳时因难产去世。从此,他被迫与父亲的几位小妾们一起生活,孤独与冷落成了他童年最常见的陪伴。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和珅在九岁那年又失去了父亲,这使得年幼的他彻底成了孤儿。
和珅的家族曾是官宦世家,父亲继承了祖上的爵位,也像许多八旗子弟一样娶了多位妻妾。可惜,和珅的父亲去世后,小妾们毫不留情地将家产分割殆尽,令和珅和他的弟弟和琳一无所有,最终成为了完全依赖外公的孤儿。幸运的是,外公收养了他们,使得和珅兄弟才得以生存下去。
那么,和珅究竟是如何成为赘婿的呢?这与两个方面的原因密切相关:
首先是依靠自己的努力。
尽管父母双亡,和珅寄人篱下,但他的外公对他们兄弟俩十分疼爱,特意安排他们上了私塾。作为八旗子弟,和珅的出身在当时无疑为他提供了不小的优势。在外公的支持下,和珅和弟弟努力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宫廷学校——咸安宫官学。
咸安宫官学是培养未来官员的摇篮,和珅明白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他异常用功。与其他官宦子弟的交往中,和珅逐渐培养出了精深的心机与城府,这为他日后对权力的追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和珅之所以如此努力,背后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他不愿一生寄人篱下,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在宫学中,和珅常常遭到一些人的排挤与欺负,这促使他产生了更强烈的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在封建社会,能够得到皇帝的宠信,便意味着能够跃升到权力的巅峰。因此,和珅将目光锁定在乾隆皇帝身上,决心依靠皇帝的青睐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当时他并不确定自己能否直接接触到皇帝,但他依旧心怀坚定的信念,在咸安宫期间,他不遗余力地研究乾隆皇帝的喜好,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甚至熟记乾隆的诗作与文章,模仿皇帝的书法。
可以想象,和珅如此费尽心机,当他最终有机会接触到乾隆时,怎能不受到皇帝的青睐与赏识?
其次,和珅还得到了贵人的帮助。
在他努力学习并为自己谋取机会的时候,和珅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了第一个贵人——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的英廉。英廉有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孙女,他非常宠爱这个孙女,也希望能为她挑选一个理想的丈夫。
由于工作原因,英廉经常经过咸安宫官学,而和珅的出色才华和外貌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暗中考察,英廉更加欣赏和珅:他不仅外貌俊朗,才学出众,而且由于早年遭遇的困苦,性格沉稳、聪慧,非常适合做官。更重要的是,和珅是孤儿,这使得他有机会成为英廉家族的赘婿。
和珅的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他渴望有机会一展宏图。而英廉作为一品大员,权力显赫,是许多人都在巴结的对象,和珅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英廉的安排下,18岁的和珅与英廉的孙女结婚,这也为他打开了通往权力之门的钥匙。从此,他步入了皇宫,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开始了他日后充满权谋与争斗的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