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独立第95师搞“密集冲锋”,为啥威胁最大,也死得最惨?
迪丽瓦拉
2025-09-12 19:33:34
0

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塔山阻击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便是蒋军的“密集冲锋”——这一场面经常出现在相关影视作品中,成为了历史的象征。

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再看这样的冲锋镜头,可能会觉得它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毕竟,暴露在火力密集的炮火与机枪面前,简直就像是送死。然而,若仔细观察电影《辽沈战役》中的描绘,还是能够领悟到一些当时的背景与情形。

首先,要知道在蒋军进行这种密集冲锋之前,塔山的阵地已经经历了数日的血战。前沿工事已经损坏,守军的人员也有了不小的伤亡。在此情境下,蒋军的密集大队列登场了。其实,这种大方阵的场面多为电影艺术的夸张表现,真实的战斗中,并非如此。电影里也确实表现出了这种变化。

蒋军的进攻阵型如何?从第4纵队司令员吴克华的回忆文章中可以得知,冲锋队伍按类型分配:一个队全员端着冲锋枪,另一个队则是轻机枪集结,所有队伍均使用自动武器。特别是那些头戴大盖帽的军官,像是打了“刀枪不入护身符”的红枪会头目一样,往往在队伍前头奔跑,勇猛拼命。他们甚至把尸体堆砌成临时工事,在前沿阵地一步步推进。这种凶猛的攻势,几年来难得一见。

从这些描述来看,“一个队冲锋、再一个队冲锋”的策略显然不同于电影中的大方阵。这些大方阵不是真正的冲锋队,而只是电影对蒋军密集阵形的一种艺术夸张表现。

再回到实际的战术部署,独立第95师的作战策略由督战官罗奇的回忆得知,目标是“发挥传统,保持荣誉”,采用波浪式冲锋方法,集中使用轻重机枪来掩护步兵进攻,同时要求步兵携带足够的手榴弹,注重近战。一旦第一波攻击失败,随即发动第二波,以这种方式进行轮番冲击,最终务必拿下塔山。

实际上,独立第95师的战术是组织多个增强火力的冲锋队,依靠炮火支持,采用密集波浪式的队形,进行不断的轮番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冲锋队并非只是硬拼,既然能够用尸体作为临时掩体,那自然还有其他可利用的掩体,因此不必非得暴露在敌火力范围内。现实中,单纯依靠机枪火力来消灭这些冲锋队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蒋军保持足够的火力强度、冲击强度以及后续兵力,他们仍有可能推进。

在电影中,虽然蒋军的密集冲锋遭遇了重大损失,但最终还是成功突破了我军的前沿阵地。而在这场战斗中,我军的守备部队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真实情况是吻合的。在塔山阻击战的第一天,蒋军投入了3个师进行主攻,另有2个师作为预备队。在这一天,我军的前沿阵地一度被突破,减员达到1048人,这是塔山阻击战中我军唯一一次单日减员超过千人的情况,而这一数字占到了4纵全体减员的三分之一。

如果蒋军能够维持如此强大的攻击力度,对我方防线的威胁将会非常巨大。然而,这样的攻势对于蒋军来说并不具备持续性,因为他们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军前沿阵地。如果我军能够利用炮火封锁蒋军纵深并投入预备队进行反击,那么蒋军以高昂代价获得的成果将难以维持。

值得庆幸的是,4纵具备强大的火力支援与预备队,因此在10月13日,尽管蒋军的独立第95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随着我军的反击成功,最终将敌人逼退。

独立第95师的指挥官朱致一对此也大为震惊,他表示:“部队冲锋上去,几乎没有抬起头的机会,这种情况在华北战场上从未遇到过。”这说明,独立第95师的表现确实受到了重创。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第95师之所以采取这种密集冲锋战术,除了整体战术安排外,还与双方阵地的距离有关。当时,双方阵地相隔较近,最远的约有1000米,最近的甚至只有几十米。在多个小高地的掩护下,蒋军的部队可以从高地后方进行集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蒋军以密集阵形展开波浪冲锋,只需冲过几百米,就能抵达我方前沿阵地。因此,在炮火支援下,蒋军通过不顾伤亡的密集冲锋,确实能够快速突破。

然而,我军的4纵并非一般部队,其兵员素质与武器装备都很出色。尽管塔山阵地并不适合防御,但我军依旧在前线修筑了复杂的工事,并且获得了强大的炮火支援。蒋军的冲锋,除了以上因素,还得依赖军官和骨干士兵的作战经验,因此在战斗的第一天,蒋军的进攻最为猛烈。

但随着高级指挥官和老兵的损失,以及士气的下降,蒋军的后续进攻明显减弱。在10月14日及之后的战斗中,虽然蒋军继续猛烈进攻,包括发起夜袭,但给我军带来的压力逐渐减轻。随着锦州的解放,蒋军的东进兵团也暂时放缓了进攻。

在塔山阻击战中,蒋军的独立第95师无疑是最为凶猛的一支部队,也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与此同时,这支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根据当时东进兵团的将领回忆,这个师的三个团最终只剩下三个营。而根据蒋军的战斗记录,这一表述其实是对实际情况的简化:独立第95师的第283、第284团的连排班长几乎全军覆没,而第285团的情况稍好,最终这支部队被缩编成了四个营。虽然这些数字听起来不如暂编第62师只剩下一个团惨,但综合来看,独立第95师的损失仍然是最为严重的。

此外,由于在4纵前线遭遇了极大损失,独立第95师的武器装备损失惨重。据战后补给清单,损失了大量的枪支、机枪、迫击炮等装备。这也反映出独立第95师在这场战斗中遭遇了巨大的人员与装备损失。

显然,蒋军不仅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代价,连带装备也损失巨大。而督战官罗奇也不得不在向上级汇报时,除了批评第54军侦察失误外,还对第62军攻击不力提出指责,认为正是这种因素导致了独立第95师的惨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朝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
原创 钓... 凌晨四点,平壤普通江面浮起薄雾。56岁的朴师傅甩出鱼钩,身旁铝桶里游着两尾小鱼——这是他今日给孙子的...
原创 原...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充满历史深意的话题——刘备东征期间,为什么他向朝中大臣征询意见,而诸葛亮却保持沉默...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凭借着自己的非凡能力和坚定的奋斗精神,从一个庶子成长为大唐天子,并最终打造了大唐的辉煌盛...
原创 坐... 云南王沐英的传奇一生 朱元璋的儿子们各自有着值得一提的故事,而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亲生儿子,沐英的经...
原创 汉... 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诸侯,主要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知人善用的能力。他对人才的敏...
原创 他... 在曹操早期征战的岁月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曹操的成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就是才智卓越的荀彧...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灵涂炭,各个诸侯如狼似虎,互相征伐,互相吞并。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
原创 假... 能在曹操早期担任管家的,绝对不是庸庸碌碌之辈。曹操的识人之明在三国众多历史人物之中,实属顶尖。一个能...
原创 虎...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幕经典场景,它不仅让吕布名声大噪,成为了天下无敌的猛将,也使得刘备...
原创 刘...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身边猛将如云,那他这辈子最信得过的大将是谁呢?嘿,关羽肯定算一个,那其他三位又...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实现大一统的帝王,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自幼身...
原创 晚... 在众多描绘清宫生活的电视剧中,后宫中的嫔妃们通常被塑造成花容月貌、姿态万千的美丽女子。然而,当人们真...
原创 蓝... 蓝玉作为太子妃的舅舅,不仅拥有显赫的皇亲国戚身份,而且在官场上也屡次获得提拔,最终成为了凉国公、太子...
《仁王3》新试玩来袭!战国武士... 近日,备受瞩目的游戏《仁王3》在PlayStation平台上公布了详尽的游戏内容概览,由光荣特库摩精...
原创 欧... 拿破仑和希特勒,两个曾在欧洲历史上创造过“神话”的人物,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来看,他们的行为都深刻影响...
原创 公...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王室中鲜有杰出的人物脱颖而出。在始皇帝的后代中,扶苏无疑是最具才干和远见的人物。然...
原创 三... 汉五在虎蜀将汉中的五关虎将羽中、,张关飞羽、、赵张云飞三、人的英雄赵事云迹的几乎事成迹了几乎蜀成为了...
原创 慈... 在清朝历史上,慈禧与慈安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两位皇后,虽然都是位高权重的女性人物,但她们之间的互动...
原创 宋... 引言 在我国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代帝王开始普遍自称为“朕”。“朕”在古代是“我”的意思,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