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司马懿对厚黑学的真实演义,活得久才是王道
迪丽瓦拉
2025-07-15 13:03:24
0

剧情悬疑古装剧《风起陇西》正在热播,三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富有魅力的篇章。

在这个风云聚汇,英雄辈出的时代。魏、蜀、吴三个国家的谋臣武将互相争斗,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活得最久的司马懿却黄雀在后地得到了天下。

有人说,司马懿是因为活得久,熬死了与他同时代的厉害人物,才在后来取得了天下。那么,情况真的如此吗?

生于乱世,足智多谋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叔伯父兄都曾出仕当官,因为他和七个兄弟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在历史上合称“司马八达”,在三国时期,展现着各自的风采。

建安六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就派人去邀请司马懿来到自己的派府中任职。

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不想在曹操手下当官,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瘫痪不能出仕。

心思多疑的曹操不相信,就偷偷派人在夜间去刺探消息,发现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所以我们看到司马懿一开始为了回避曹操的征辟,在家里装病。哪怕是后来他当上了辅臣,在与曹爽争权时,他还是用装病这一招。司马懿不光擅长装病,他还故意假装与妻子不和。

《世说新语》中曾提到司马懿因为纳妾一事,与妻子张春华不和。张春华闹绝食,司马昭、司马师就和张春华一起绝食,这样司马懿才服了软。

曹操在世的时候,对他这种聪明人来说,已经察觉到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

所以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你自己要注意点。

曹丕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和司马懿关系很好,两个人互相谈心,总是维护他。

延康元年,能够压制司马懿的曹操去世,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朝野危惧,司马懿奉命管理曹操丧葬诸事。

青龙二年二月,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

听闻此消息的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能与司马懿抗衡的外在威胁也没有了。

对于魏国内部,曹爽和司马懿一直是争斗的情况,甚至还装病不与曹爽正面对抗。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

于是,经过一系列勾心斗角的变化后,曹爽请免职,随曹芳回京。

曹爽一回府,便被司马懿派兵包围。曾与曹爽兄弟交情甚密的黄门张当在司马懿的严刑拷问之下,只得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图谋反。

司马懿得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自此,司马懿一族在朝廷内部的威胁也正式被铲除了。

司马懿为了对抗曹家的力量,专门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周泰等人才,用来增加自己在朝堂上的势力。

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以剿杀,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司马氏庞大的家族和他们的姻亲联盟,最后事实上控制了整个魏国。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

能忍,才能活得更久

一个要成大事的人,能狠能忍。当上一时片刻的“乌龟”,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懿将这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一开始入仕到最后谋夺魏国大权,一路是忍与谋的变化。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追求速战速决的军事战略。而司马懿也明白这一点,耗得起。

对此,司马懿的应对战术就一个字——拖。据城不出,就是故意拖延不打,任凭诸葛亮如何嘲讽,他就是坚守不出。

诸葛亮很着急啊,他知道自己拖不起,就故意使用激将法,派人送了一身桃红色的女装给司马懿,借此嘲笑他畏首畏尾,连个妇女都不如。

收到了女装的魏军大营将士都快气炸了,但司马懿本人却不以为然。他淡定地取出那件质量粗劣的女装,套在了自己身上,连呼“合身合身”。

这件事在《晋书·宣帝纪》中也有记载,我们来看一下:

“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和演义描写不同的是,司马懿很生气,写信给天子要求决战,天子不同意。

但是奇怪的是,在战场上,作为大将有充足的权力,而不是一次战斗都需要去请求远在都城的天子做决定,这一来一回,半个月都过去了。

单纯的忍让并不会成功,在忍让中还有着敏捷的思维存在。哪怕是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司马懿还不忘问诸葛亮平日里的生活饮食怎么样,得出诸葛亮活不久的结论。

司马懿很怕,担心自己早死怎么办?所以在后面朝堂争斗之中,他也是能避免就避免,不能避免就先下手为强。

武功最高的有五个人,前四个都死了,那第五个就是天下第一。

结尾

司马懿的成功,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他的智慧与才华在三国群雄中,绝非最出色的几位之一,却是最能忍的。

司马懿拖死了所有的对手,可以窥见他真是一个很懂养生的聪明人。

胜利都只属于“最后活着的人”。所以毛泽东说诸葛亮不如司马懿,是有道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自古以来,旧朝的破灭与新朝的建立总避免不了激烈的战争,而每当乱世结束,总有一些传奇名将的事迹会被永久...
原创 1... 资料来源:《毛泽东与一位普通铁匠四十年的兄弟情谊》——世纪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爱戴,...
原创 原...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结束一共存在了276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康熙、雍...
原创 原... 导读:潘安本名叫潘岳,是河南中牟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帅哥。他不仅“帅呆了”,而且文采甚佳,还玩得一手...
原创 原... 一说起雍正大家可能想到的是他那严肃的面庞,上位者的感觉油然而发。九子夺嫡的故事相比大家每个人都知道,...
原创 原... 宋朝文化空前繁荣,有宋词,有程朱理学,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宋朝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从宋朝开国到灭亡未...
原创 深... 文 尼尔医生笔记 编辑 尼尔医生笔记 前言 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所制定的《教育敕语》,不但...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在他的作品《古风十九首》之中曾这般说道。...
原创 湘... 写了1篇开玩笑的文章,可惜平台读者均未得其意,这次不开玩笑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赤壁之战...
原创 原... 说到三国,人们很容易想到魏蜀吴这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是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侯争霸的格局中逐渐形...
原创 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的任命,一般都是由上级官员或者是皇帝直接决定,舆论在其中所能起到了作用实在有限...
原创 隋... 隋朝故事:漫言五子属同胞,偏爱偏憎已混淆 一到长安,宇文述即往访杨约,彼此相别有年,欢然道故,自在...
原创 我... 姓氏,乃祖宗所赐之徽记;名字,为父母所取之标识,皆为不可轻易更易之存在。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视,姓名对于...
原创 抗... 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可以说是存在感最弱的军种,一批清朝遗留下的军舰难堪重任,连空军的知名度都比不上。 ...
原创 殖... 这是一场寻常的大国的兴衰,也是一次不寻常的和平的霸权交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从英国手中,接过...
原创 我... 我国古代留下四个逆天工程,其中一个放到现代可能都无法完成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曾经建造出很...
原创 杨... 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文化体育...
原创 永... 永登民国时期的那些事儿系列之十一:永登乡绅张光宗的传奇故事 作者:苗汀周厚澎 永登著名地方文化研究...
原创 原... 无论是在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小说中,还是在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伍次友这个人物形...
原创 用... 现在很多视频APP上,都有外国人发布有关中国的视频,向全世界介绍我国的风土人情。这种行为很时髦,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