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历史中,虽然汉武帝刘彻名声赫赫,但真正实力最强的皇帝却是汉宣帝刘询(即刘病已)。虽说刘彻的威名远扬,但宣帝却在实际治国上展现了更为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
在霍光执政期间,刘询表面上依附霍家,处事小心谨慎。然而,霍光去世后,霍家依旧掌握着实权,许多霍家成员仍居高位,控制着国家的命脉。对于刘询来说,想要扳倒霍家并非易事。在霍光死后的公元前68年,霍家势力虽然看似稳固,但也正是刘询和魏相共同谋划改变局势的时机。
魏相,这位刚直不阿的御史大夫,早就对霍家的权力横行不满。霍光死后,魏相决定联手刘询,开始策划清除霍家的权力。魏相提出建议,先从可以拉拢的人开始着手,分化霍家势力,再逐步削弱霍家的权力。刘询听后深感可行,立即采纳了这一策略。
魏相的首要目标是霍光的副手——张安世。张安世忠诚且为人严谨,且其哥哥张贺曾对刘询有过恩惠,帮助他娶得许平君。魏相找到了张安世,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是朝廷的官,还是霍家的官?”张安世答道:“当然是朝廷的官。”面对魏相的进一步追问,他明白皇帝的意图,便坚定地表态自己忠于皇帝。此时,魏相知道张安世已经被拉拢,并且他也没有迟疑,立即推动了接下来的计划。
第二天,刘询任命张安世为大司马,掌握大权,这一举动既有效削弱了霍家的影响,又堵住了霍家后代上升的通道。接着,刘询选择了自己的儿子刘奭做太子,切断了霍成君儿子登上太子的可能。虽然他们都是刘询的儿子,但在朝廷权力斗争中,亲情往往无法左右决策。
霍成君看到自己的儿子失去太子之位,心中愤怒不已,决定效仿吕后毒杀太子刘奭,然而她并未成功。此时,霍成君加强了与外部势力的联系,包括她的父亲许平君的亲戚以及祖母家族——卫太子妃梁家。张安世机警地将这些家族安插到御林军中,掌握了军权。
汉宣帝并没有忽视霍家,霍光的长子仍被任命为大司马,但其没有兵权。而霍家的其他亲戚,也都面临被削弱职权的命运。最终,霍家的权力逐渐瓦解。就在此时,坊间开始流传关于霍显(霍光的妻子)毒死许皇后的谣言。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霍家意识到事态严重,纷纷召集心腹商议如何应对。
然而,刘询早已得知霍家的阴谋,还未等霍家采取行动,便已派兵围剿霍家。霍家的成员纷纷选择自杀或被杀,霍成君也在一片混乱中自尽。汉宣帝的雷霆手段瞬间平息了这一场政变。
在处理霍家的同时,汉宣帝并未抹杀霍光的忠诚。尽管霍光已去世,刘询仍尊崇其为国家的忠臣,并为霍光画了画像,作为对其功绩的肯定。而霍光的子孙则被一一铲除,彻底断绝了霍家的后代。甚至在东汉时期,汉章帝曾试图给霍光的后代封侯,却找不到任何直系后嗣。
与此同时,外部的威胁也未曾消失。匈奴虽然退守漠北,但依然心怀叵测,联合车师国进攻汉朝在西域的盟友乌孙,意图摧毁汉朝的西域势力。乌孙向汉朝求援,汉宣帝二话不说,立即出兵支持。这次出征规模庞大,汉朝调动了16万铁骑,兵分五路攻向匈奴。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匈奴彻底被击溃,南匈奴单于呼韩邪亲自投降,匈奴势力被彻底摧毁。
汉朝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成功。汉宣帝通过这一系列高明的政治操作,顺利完成了汉武帝未曾完成的梦想,成功实现了对匈奴的彻底征服,为西域的安定打下了基础。刘询的权力,不仅稳固了汉朝的江山,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