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修筑滇缅公路,亲历者回忆:每天都有人死去,工棚附近遍布坟堆
迪丽瓦拉
2025-07-15 08:02:47
0

据《云南公路史》记载,修筑滇缅公路而死于塌方、坠崖、爆破、疟疾等原因的人数不少于三千人,其中包括8名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平均每公里死亡三名民工。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1公里,其中中国境内长959.4公里。这条公路要越过高大的横断山脉,一路穿过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等崇山峻岭,还要跨过澜沧江、怒江等湍急的河流。

全路段超过百分之八十都是崇山峻岭,可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修筑这样一条公路难度有多大。美国公路工程处的权威人士断言:滇修筑缅公路至少需要三年。

但是从1937年12月开始,云南20多万百姓仅靠着最原始的工具,只用了9个月便凿通了抗战时期最重要的滇缅公路。

一、抗战生命线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全面开战爆发,华北、华东地区相继沦陷,日军切断中国的出海口,妄图把中国变成一座孤岛,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此时处在祖国西南的云南省变成了抗日大后方,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向蒋介石建议:修筑滇缅公路,把国际援助的物资直接由缅甸仰光上岸,通过火车运到腊戍后,直接运往昆明。

龙云与蒋介石

当时的中国重工业非常薄弱,大炮、汽车、飞机都造不了,而且连最基本的枪支、弹药生产量都非常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前线部队的需求。可以这么说,当时正面战场不靠外援是不行的。

而滇缅公路的作用就是,当所有出海口都被日军封锁后,国际援华物资还能从缅甸运往中国,为中国战场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所以说滇缅公路是抗战的生命线。

1937年9月12日,蒋介石在看了龙云的建议后,非常支持,当即批准了修筑滇缅公路的计划。并且电示龙云,修筑滇缅公路一定要快,中央拨款经费200万元,劳工均由云南省内负责,限期一年内完成。

二、伟大的筑路百姓

云南省主席龙云给各县发出十万火急的通知,沿途各县负责修筑境内的区段,严令各县县长加以督导,务必在工期内完成。

从1937年12开始,滇西各县的民工陆续到达各自的区段,这其中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人以及妇女儿童。因为青壮年优先考虑征兵,所以修筑滇缅公路的民工中青壮年不到百分之二十,修路的主力军是老人以及妇女儿童。

在修路大军中,很多都是祖孙三代一起上路,他们翻过崇山峻岭,劈山开路。而且吃住问题都要自己解决,不仅自己要携带口粮,而且被褥、锄头、镐、锤子等修路工具都要自己从家里携带。

云南省龙陵县的何开枝就是当年的筑路工人。在1938年的1月,马上就要过春节了,龙陵县何开枝家里却接到了征派民工的通知,当时年仅13岁的何开枝便被派去修滇缅公路。

何开枝说当时征调民夫修路叫做尽义务,不仅没有一分钱,还要风餐露宿。而且修路过程中充满了危险。当时何开枝被分配到修筑惠通桥的工地,他清楚地记得,架桥的两岸山崖叫做猴子崖,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猴子能上去的山崖,非常险峻陡峭。

当时筑路队从保山找来一个炮手,从山崖顶上由绳子吊下去打炮眼。何开枝对于那一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炸药响起的时候,那个炮手连同炸开的石头,一同掉入了怒江峡谷底部。

由于没有现代化的筑路器械,老百姓只能想土办法,民工们制作了一个个三四吨重的石碾子,用它来压实地面。这个办法在平地上确实好用,当年修筑云南驿机场就发挥奇效。

但是在山路上用时,这个石碾子就会变得异常危险,因为山路经常是上下坡,一旦石碾子没拉住,滚下坡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当时修路期间,经常有被石碾子压死、压伤的情况发生。

比起石碾子,夺走更多生命的是疾病。何开枝回忆,当时修路的工地上没有医生也没有任何药品,工地上每天要出工12个小时,风餐露宿,生病在所难免。小病抗一抗就过去了,严重的话也只能找懂的人去挖草药来吃,治不治得好,全听天由命了。

冬天的工地上还好,最要命的是夏季,不仅是高温难耐,而且原始的丛林中会爆发一种可怕的疾病——疟疾。

在当时没有可靠的办法来对抗疟疾,恶性的疟疾甚至能在一天内就夺走人的生命,每天都有人因此死去,在工棚附近的荒地上每天都会堆起新坟堆,那是一个个倒下的筑路工人。

据滇缅公路公路管理局局长谭伯英回忆:工地上每天都有人倒下,这里面有工程师也有干活的工人,人变得越来越少。

《大公报》记者萧乾在亲历了滇缅公路的现场后写道:昆明到畹町每天都有十多万人摆成950多公里的人路,饥饿生死都负重在这条路上,其中有两三千人都做了路鬼,只能魂飞回他们亲人的梦中。

1938年8月31日,艰苦的修路工作终于完成了。经过云南各族百姓凭借一双手,硬是在崇山峻岭、峡谷急弯之中凿开了一条抗日生命线。

1938年9月2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滇缅公路修完了》,即刻这个消息便响彻海内外。

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这个消息深表怀疑,直到美国驻华大使詹森从滇缅公路走过一遍后,他才相信这个事实。

三、写在最后

当时还是少年的筑路工人何开枝说,他也不知道当时修这条路的意义是什么,只知道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出工是为国家尽义务。

这与当时的绝大多数筑路民工一样,他们可能并不理解什么抗战大后方、交通补给线之类的大道理。他们只知道是为了打日本,为了救中国!

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心中的家国情怀,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

最后,向修筑滇缅公路的20余万劳工致敬,为死去的同胞默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创伤的血泪史,在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侵略下,无数的中华好儿女赶赴战场最前线,用数...
原创 刘... #三国风云录#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本应该继承荆州的基业。可是由于后母蔡氏以及她身后的宗族势力作梗,少...
原创 原... 在我国有两个传承很久的家族,第一个是孔子家族,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孔子的嫡长孙被称为“衍圣公”,直到民...
原创 人... 在十八世纪下半叶 ,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理查德·普莱斯和托马斯·潘恩预言了英国因国家破产而毁灭。...
原创 原... 全国十个将军县,江西占了三个,其中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里从1955年至1965年,共计诞生...
原创 三...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几百年来由于人们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让“三国”时期成为了最著名的时...
原创 民... 1927年4月12日 ,叛变革命的蒋介石对着曾是同盟的共产党开枪了! 中国革命猝不及防的进入转折时...
原创 三...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五...
原创 原... 剧情悬疑古装剧《风起陇西》正在热播,三国时期的这一段历史,无疑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富有魅力的篇章。 在这...
文化中国行丨史前岛民生活画卷 《海南日报》2024年8月26日B02/B15版版面图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惠 实习生劳兰婷 ...
原创 位... 位及人臣的李鸿章为何对这座寺庙情有独钟,直至最后死在此处? 在晚清的历史上,李鸿章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
原创 魏... 魏忠贤是明朝天启年间最有权势的人,他号称九千岁,在全国各地建生祠,并且迫害了不少忠臣良将。整个明朝朝...
原创 清... 自晚清曾国藩以来,湖南龙蛇起陆,涌现出一大批人才。除了耳熟能详的我党开国元勋,有一位湖南省株洲市茶陵...
原创 武... 武则天又名武曌。她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代皇帝,后自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唯一一位女皇。 武则天被唐太宗...
原创 从... 随着西晋的统一,充满了各种传奇故事的三国时代也正式宣告结束。然而,西晋的建立不仅没有带来中华民族的又...
原创 从... 1、 中国人是怎样移民美国的? 1834年,美国迎来了第一位中国人。 在报纸上,她被称为“朱莉娅.福...
原创 叛... 毛主席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话在战争年代是很受用的,要么和敌人达成一致,达到阵...
原创 元... 封建帝制时期,男尊女卑是社会的主旋律,无论是谁,想要跳出这个圈子,都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不过在人类历...
原创 7... “中国必须重视培养科技人才,这才是中国站起来后避免再次摔倒的关键。” 面对江青的发难,李政道慷慨陈词...
原创 苏... 现在虽然很多人对那种言辞犀利的人颇有微词,但是在很久之前的战国,有许多人都是以此为生的,他们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