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极有研究价值的帝王。
他出生在人民思想觉醒的年代,被民主的浪潮颠覆,后来又在民族动荡时期沦为了日寇的傀儡,最后成为了新中国一名的普通市民。
他的一生,经历了寻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他身上笼罩的神秘色彩,也成为了人们一直想要探究的对象。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跟随在溥仪身边侍奉的一些人,开始将溥仪过去的生活公诸于世。
例如有人揭秘,溥仪曾经日日给自己注射雄性荷尔蒙,以求增加生育力。
结婚五次,未育一子
近年来,清朝宫廷戏成为了电视上的常客。剧中的清宫妃子数以百计,为了博取皇上的欢心,她们用尽心机争奇斗艳,甚至暗下杀手。
这种戏码多了,就会给人一种清朝皇帝多享受齐人之福的感觉。
但溥仪却没有这种快乐。
溥仪登基的时候,大清已经是风雨飘摇。朝堂上的控制力远不如全盛时期,也无力支撑后宫的巨大开销,所以溥仪的后宫实际上只有五个女人。
第一位就是大家熟知的婉容格格,她是大清的最后一位“皇后”。因为容貌出众、家世显赫,于1922年嫁给了溥仪。
二人成亲后相敬如宾,也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和婉容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到了清朝末期,婉容甚至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夫妻二人的关系也就此破裂。
后来清朝灭亡,婉容跟着溥仪在战乱中辗转,最终因毒瘾发作而去世。
溥仪的第二个女人是文绣,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她和婉容同时进宫,但由于家世平庸,只能被封做妃子。
文绣性格坚韧,不似婉容那般温柔婉约,尤其是清朝灭亡之后,文绣接受了现代思想的洗礼,拥有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主权。
她主动提出与溥仪离婚,逃离了那片禁锢了女人一辈子的宫墙。
溥仪的第三个女人叫做谭玉龄,她是溥仪毕生所爱。
谭玉龄容貌清秀,17岁时被溥仪选中成为妃子。二人成婚后溥仪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谭玉龄身上,独宠她足足五年。
惜的是,谭玉龄22岁那年不幸感染风寒去世,她死后溥仪悲痛不已,将她的照片随身携带,直至死亡。
第四位妃子李玉琴的资料并不多,她是在谭玉龄死后作为替代者被选入宫的。溥仪对她并不怎么喜欢,甚至还曾将她当做是日本人的奸细。
新中国成立后李玉琴与溥仪离婚,又与一位工程师结为夫妻,并在婚后迅速生下两个儿子。
第五位李淑贤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溥仪重新迎娶的妻子,她陪伴溥仪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是溥仪临死前的最后一丝温情。
虽然溥仪前后共有五位妻子,但却没有一人为溥仪诞下过子嗣,除了婉容之外,其他四人甚至都不曾怀孕过。
但不知为何,当初婉容怀孕时溥仪表现得十分愤怒,直接认定婉容出轨,并不允许婉容生下这个孩子。
溥仪奇怪的表现引起了后世的猜测:难道溥仪并没有生育能力吗?
曾经的侍从,道出隐私秘密
溥仪去世后,很多曾跟随过他的人写下回忆录追忆这位末代皇帝,其中一位名叫爱新觉罗·毓嵒的老者就亲自讲述了他早年为溥仪打雄激素的往事。
毓嵒是清朝宗室子弟,溥仪的堂侄。
伪满洲国期间,溥仪心里十分清楚日本人只将他当成傀儡,因此他也在暗地里培养了一些自己的下属。
1936年,溥仪挑选了一批皇族子弟作为伪满洲国的内院学生,并传授他们“为臣之道”,吩咐他们“处理国事”。
毓嵒自然也在这批人之中,并且他因为老实听话,成为了溥仪最喜欢的仆人。
根据毓嵒所说,自从溥仪得知男性激素的存在之后,就一直要求自己为他进行注射。
伪满洲时期,毓嵒每日除了要处理溥仪布置的公务之外,还要在每天晚上等待溥仪的召唤。他日日都要提前将注射器消毒,然后在溥仪需要的时候为他注射男性激素。
一开始溥仪并没有频繁地进行注射,那时他对西医的疗法并不是特别信任,但随着注射的次数增多,且身体没有其他不适,溥仪也不再有疑心。
谭玉龄去世后,溥仪的性情愈发极端,对新迎娶的李玉琴并不十分喜欢。但奇怪的是,自从李玉琴入宫之后,溥仪注射男性激素的次数增加了不少。
毓嵒说,某日夜里溥仪对他说:“毓嵒,今夜你晚点睡,等我睡着你再睡。”
毓嵒恭敬的应了一声,不敢有任何的耽搁。他一直在屋里等到了深夜十二点多,溥仪才姗姗来迟,这时的他刚刚从李玉琴的房间出来。
注射完毕后,溥仪询问毓嵒今日的注射剂量,之后便陷入了沉思。等毓嵒为他整理好衣服后他才开口说:“明日起我得睡得更晚点儿,你也得完事后再睡觉。”毓嵒则赶忙答应下来。
从那时起,溥仪每晚都要注射一次。
后来毓嵒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溥仪亲自给他选了一门婚事,从订婚到结婚,一路监督。后来在大婚前几日,溥仪将毓嵒叫到跟前,问他:“你结婚要回老家办吗?”
毓嵒老家在天津,按规矩应回老家办婚事。毓嵒闻言后思索了一下,他知道溥仪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他回老家办婚礼,那谁来为溥仪打针呢?
于是毓嵒连忙说要在北京结婚,溥仪听后脸上立刻露出了微笑。可见他真的很重视注射激素这件事。
溥仪出生在封建社会,从小就受到封建迷信的熏陶,虽然后来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封建的帝王。
当年他最爱的谭玉龄重病缠身,有位日本医生希望能够用导尿管为她导尿,溥仪思虑再三仍旧拒绝了。
按照溥仪的想法,如果他愿意接受注射激素,那么说明他的生育能力真已经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
真相如何,众说纷纭
溥仪为何不能生育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线索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溥仪曾经写过一本回忆录,名叫《我的前半生》。在书中溥仪回顾了他荒诞的帝王生涯,并谈到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溥仪尚幼时精力充沛,夜里总是吵闹,经常睡不到一会就会起床,闹着要喝水上厕所,服侍他的太监往往夜不能寐。
那时候的大清王朝早就没落了,大部分的太监都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经常会在夜里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或者聚堆赌博。
但溥仪一直吵闹,太监们就无法分身,为了省事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侍女们陪着溥仪。
溥仪那时候还小,刚刚懂得男女之事,宫女们都比溥仪年长一些,而且由于卖身入宫,不能如寻常女子般出嫁,所以一有空隙就应了太监的请求,去溥仪的寝室里纠缠溥仪。
久而久之,溥仪觉得身体有些吃不消,就去找太监们要补药。
太监们为溥仪寻了许多滋补之物,但这些却不是真正的补药,里面或多或少添加了利于男女的药物,这样溥仪就无法骚扰太监们赌钱行窃。
在这样的环境下,溥仪慢慢失去了生育能力。
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溥仪的自传中也有记载,但这是否是导致溥仪不孕的原因,还不能完全肯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溥仪在成年以后,是无法与女性发生关系的。
溥仪的第五位妻子李淑贤与溥仪结婚时是37岁,而溥仪已经56岁。二人婚后,溥仪一直恪守礼仪,不与李淑贤过分亲近。
李淑贤最初觉得溥仪不对女性动手动脚,是个正人君子。可是久而久之,溥仪对李淑贤始终没有行动,甚至不肯同盖一床被褥。
李淑贤对此心有怀疑,于是向溥仪追问,溥仪这才如实相告,称自己“有问题”,以前他不敢说出实情,就是担心李淑贤会离他而去。
除此之外,‘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也曾讲述他伺候溥仪的经历,说到了另一种观点。
孙耀庭在皇宫里的时候听到了很多传言,说溥仪不与女性发生关系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性取向有问题。
溥仪从小在宫中长大,身边只有宫女和太监,而太监独特的生理结构也让他们的心理有了变化,溥仪在皇宫里待得时间长,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溥仪对谭玉龄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
谭玉龄死后,溥仪不仅随身携带她的相片,还在背面写了八个大字:「我最亲爱的玉龄。」
若溥仪不喜欢女性,又怎会对谭玉龄情根深种呢。
身患癌症,临终前得到幸福
李淑贤得知溥仪的问题后,最终选择了原谅了他,没有与他离婚,而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在溥仪的记忆中,这段时光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没有重振王朝的压力,没有做傀儡的心酸,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过着平静温馨的生活。
不过好景不长,婚后的第二年两年,溥仪突然出现了尿血的情况。他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前列腺炎,溥仪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于是带了一些药物回家休养。
谁知疗养非但没有痊愈,反而尿血加重,又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医生告知溥仪,他的肾脏里长了两颗肿瘤,是肾癌。
之后溥仪通过手术将左肾切除,不但元气大伤而且也没能根治,此后三年,溥仪一直在家和医院来回奔波。
溥仪的回忆录里记录着,他一直对自己的生育能力颇为在意,这也导致了他的个性变得多疑、多愁善感,使他在爱情上得不到长久的快乐,从而间接地导致了他的悲惨一生。
与李淑贤的婚姻虽然维持到了溥仪去世,但二人的日常生活也称不上美满,随着溥仪病重,他们的生活也愈发艰难。
尽管如此,溥仪仍然很珍惜这份关系。在他看来,李淑贤能够在这时候依然陪伴在他身边,比任何一种爱情都要深刻。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结束了他充满悲情色彩的一生。
直到死亡,他的怀里依旧揣着谭玉龄的相片。
那是他这辈子最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