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开始下江南,要夺取荆州,进一步平定南方。事实上他差点做到了,当时刘表已死,其长子刘琦在外,二子刘琮为继承人,但他已投降,并献出荆州。刘备眼见如此,只得离开荆州,带领大军逃亡。
然而,刘备在逃亡时,带走的不止军队,还带走了十多万的老百姓。
这段故事在正史中也有,并非罗贯中虚构,而且基本与演义中一致。彼时,曹操令五千精骑火速追赶刘备。而多年征战的刘备,也不可能不知道,带着这么多老百姓,日行不过十余里的后果——他很可能被曹军所杀,或者被活捉。
那为什么刘备还要带着这些“累赘”逃亡呢?
有些人认为,刘备是个伪君子,他之所以愿意带着这些百姓,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做炮灰,延缓曹操的大军,为自己争取逃亡的时间。刘备是乱世枭雄,他想成就帝业,为了保全自己,做出这种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呵呵,如果这么想,只能说明你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刘备,而是内心深处的自己,或者是被厚黑学影响的自己。
事实上,刘备之所以携百姓逃亡,恰恰能够证明他是一位仁君。这个结论,并非胡扯,可以用以下三件事来证明。
第一件事:老百姓自愿跟随刘备
刘备在稳固自己的地盘之前,其实很怕曹操。每次他听说曹操大军来了,就吓得要跑路,有时候根本顾不上老婆孩子和部下。但这次他逃跑时,他没有抛弃部下,而且老百姓都是主动跟随他的,相反,他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多亏了赵云保护阿斗母子周全。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三国志》
陈寿说得很明确,是“归”先主,可见这些人是主动的。刘备若要拉老百姓当炮灰,老百姓又不傻,他们必然不愿意,除非刘备胁迫他们,事实上刘备并没有,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第二件事:为何老百姓自愿跟随刘备
是的,老百姓为何不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而是要冒着全家老少的生命危险,跟随刘备奔波逃亡呢?主要有两点。
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有屠城的记录,最厉害的当属两次屠徐州。根据《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徐州被屠后,泗水为之不流。但具体杀了多少人,有说几万人,有说几十万人。当然,曹操所屠的远不止徐州,还有雍丘、邺城、柳城、河池、大陵、兴国等等。
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备很仁义。刘备原本在河北就有名声,到了南方,诸葛亮劝他趁机夺了荆州,他于心不忍;路过刘表的墓时,他还祭拜刘表。这些行为,让他迅速获得了民心,所以士子百姓都愿意跟他。
第三件事:刘备宁可自己死,也不放弃百姓
有人说,刘备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怎么会愿意跟老百姓一起同生死?他又不傻!
是的,谁不怕死呢,刘备也怕,刘备不但不傻,还很聪明,他怕自己全军覆没,所以只留下一部分军士保护百姓撤离,而叫关羽带领部分人乘船去江陵了。显然,刘备是怕鸡蛋都打烂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劝他放弃百姓时,刘备反而不愿意,他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可见,刘备才是真正的仁义君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