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1927年8月1日,蔡廷锴率第十一军第10师也参加了南昌起义。但仅仅三天后,也就是8月4日,正当起义部队刚刚抵达贤县时,蔡廷锴率其全师直接脱离了大部队,转头向东进入余江县,而后通电宣布脱离起义部队,并和张发奎、陈铭枢取得联系。并开始听命于南京国民政府。而后进入福建。
第10师(有五千多人)在当时是起义军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部队,战斗力在全军中十分强劲。蔡廷锴率部逃脱,使起义部队大受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动摇了军心,那么,蔡廷锴为什么要在途中脱离南昌起义部队呢?
首先,在南昌起义爆发前,叶挺身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兼任24师师长,直接率领第10师,第24师以“东征讨蒋”的名义开进南昌。身为第10师师长的蔡廷锴对此毫不知情,也并不在南昌。起义爆发后,蔡廷锴才后知后觉。此时他内心肯定是不愿意起义的。但此时他的部队已经参加起义,没办法,他为了重新掌握自己的部队。他只得被迫对叶挺表示,自己愿意参加起义。而在南昌起义胜利后,他来到了南昌,重新掌握了自己的第10师。而后,他就开始找机会率部逃脱,8月4日,蔡廷锴在第10师中驱逐了所有共产党员后,投向了蒋介石的怀抱。
还有一点就是,蔡廷锴的第10师是归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旗下的,因张发奎和陈铭枢关系不和,而蔡廷锴又是陈铭枢的亲信,因而使得蔡廷锴想脱离张发奎的领导。
关于为何脱离南昌起义部队,蔡廷锴在日后也简单明了地说出了原因:政见不同、党派不同、立场不同。怎相为谋?
蔡廷锴是陈铭枢一手提拔起来的,长期以来也都是陈铭枢的属下,因“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知恩图报”。蔡廷锴对陈铭枢唯命是从。而陈铭枢在南昌起义时,已成为蒋介石的部下了。而这也是蔡廷锴脱离部队后投靠蒋介石的重要原因。
总结:蔡廷锴率部逃脱虽然很令人气愤,但也只是脱离。他并没有调转枪头,攻击起义部队。即使在自己第10师任职的共产党员,他也只是遣散,并没有屠杀。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是有本质区别的。毕竟是立场不同,我们也没必要强加于前人。
现在我们提及蔡廷锴,更多是将其评价为
抗日名将
。因为蔡廷锴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的表现实在是太亮眼了。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蒋光鼐、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迫使日寇四易主帅,伤亡万余人。蔡廷锴也因此一战成名。单凭这一点,蔡廷锴就值得被评为
“民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