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
迪丽瓦拉
2025-07-19 13:03:34
0

在中国历史上自有文明开创以来基本上都是男权社会主导的,所以我们可以知晓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男性,不过在这其中也有女性皇帝,就比如女皇武则天,而除了武则天如果说还有什么掌握实权的女性统治者,那当属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

对于慈禧太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对于她的事迹和故事也是广为流传,不过基本上都是唾弃指责她的,因为慈禧太后虽然没有名义上登基称帝,但是实际上垂帘听政掌控着清朝末年的真正的政权,光绪皇帝和溥仪都是傀儡皇帝,不过是她实行统治的工具罢了。

慈禧太后掌权期间并没有发展壮大清朝,反而闭关锁国,阻止王朝改革,这也导致清朝走向灭亡,所以慈禧太后在人们眼中就是臭名昭著的人物,不过慈禧太后也是有着身为统治者的不易,就比如慈禧太后最后一天,早上还在处理光绪皇帝的后事,到了傍晚自己就突然感觉大限将至,最后口含夜明珠离世,那慈禧太后在这最后一天都在干什么呢?

人们眼中以及历史记载中的慈禧太后

对于慈禧太后可以说每一个国人都知道她,而她出名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特殊的地方,也不是因为有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她奢靡享乐,还垂帘听政独断专横导致清朝走向灭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甚至被西方列强侵略还同意签订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条约,正因如此慈禧太后被后世之人唾弃指责,遗臭万年。

要说慈禧太后是怎样的奢靡享乐,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她用膳要吃一百零八个菜,当然不是她多大胃口还是摆着好看,因为她是太后又是清朝实际统治者,所以有这样的待遇她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且为她服务的后宫之中的奴仆将近千人,可见这是怎样庞大的服侍团队,仅仅就是为了她一个人,这样的奢靡已经不需多言了。

其次就是慈禧太后昏庸无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仅不知变革还反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措施和改革,拒绝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阻止戊戌变法等其他的改革活动的开展,所以这也直接导致清朝末年制度体系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的提高,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毫无还手之力。

她还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地位寻求与外国侵略者达成割地赔款的协议,就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等,这也致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遭受了千百年来从未遭受的耻辱,所以总的来说慈禧太后无论在人们的记忆中还是在历史的记载中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庸统治者。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样的?

慈禧太后在1908年离世,而在她去世的前一天就是光绪皇帝去世的日子,虽然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眼里无非就是个傀儡皇帝,但是光绪多多少少还是掌控着很多的事情,所以光绪皇帝一去世很多事情就交到了慈禧太后手中,与此同时她还要筹备光绪皇帝的后事,毕竟光绪怎么也是皇帝的身份地位,自然要好好处理他的后事,不能失了皇室的面子。

所以第二天一早慈禧太后就紧忙处理光绪皇帝的后事,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慈禧太后让早就准备好的下一个傀儡皇帝也就是溥仪继位,这样的话她就可以继续统治清朝,待忙完所有的后事已过正午,慈禧太后用过膳后就感觉身体不适,起初她以为是这两天太过劳累,加上自己已经上了年纪,自然会有一些身心疲惫,于是便叫奴仆退下自己稍作休息。

可是随着慈禧太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连呼吸都感到困难,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也是大去之期不久矣,所以立刻召集群臣设立自己的遗嘱以及自己死后葬礼的规格和规模和与之陪葬相关的陪葬品,就这样慈禧太后刚刚安排完光绪皇帝的后事就要草草安排自己的后事,真是世事无常。

慈禧太后对于自己的丧葬规模那肯定要按当时最高规格布置,毕竟虽然不是皇帝的身份,但是有着皇帝的地位,自然要享受最高的规制,而陪葬品自然也是物尽其极,据说慈禧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价值不菲,还有其他金银财宝。当年孙殿英盗取慈禧陵墓时其中的金银财宝足足拉了30个马车。

可见慈禧陵墓中究竟有多少陪葬的财物,而在这其中最贵重的要属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因为在古代的丧葬礼仪中讲究在死人的嘴里放玉石之类的东西,所以夜明珠就成为了慈禧口中所含的重要陪葬品。

慈禧死后所立遗诏中三大事件

慈禧在死之前肯定要安排好国家大事,就如其他帝王那样安排好后事

在离去,慈禧作为真正的实权统治者自然也要这么做,在慈禧的遗诏中有这样三件重要的事情安排,这第一件自然是安排新的皇帝溥仪继位,这个前面已经讲到了。

并且让其父亲摄政辅佐,毕竟这样偌大的清朝不能没有人统治,那样的话祖宗流传下来的千百年江山基业就可能毁于一旦,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设立新的皇帝掌管清朝,而皇室之中只剩下溥仪这个血统纯正且符合规制的皇室后裔了。

这第二件事就是宣布女子不能当政,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自己否定自己,或许也是慈禧意识到自己一生昏庸无能,并没有带领清朝走向繁荣反而濒临灭亡,知道自己的曾经所做的一切很多都是错误的选择,不想有下一个自己重蹈覆辙。

这第三件就是禁止宦官太监干政,这个规定可以说是从她身边的太监李莲英身上吸取的教训,因为当时的李莲英有慈禧做靠山,势力权倾朝野,在朝廷之中也是位高权重的身份地位,所以慈禧害怕自己死后李莲英会夺取政权,威胁到大清王朝的江山政权。

所以从上

数可以看到慈禧太后在临死前很多事情安排

的还是比较明智的,对于自己的平生的所作所为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这样看来慈禧太后也并不是真的昏庸一辈子,也是有着一定清晰的认知,可惜她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太晚了。

结语:

对于慈禧太后总体来说还是贬低的评价为主要,毕竟慈禧太后所做的事情大多数都是违背历史和时代发展潮流的,而且处处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下腐朽没落的气息。

说她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也不足为过,不过从她身处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待慈禧有这样的行为表现也情有可原,所以还是要多角度来评判慈禧太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而又引人深思的篇章。他通过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双管齐下,使秦国走上了强...
原创 康...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皇上的寿命也决定着在位时间...
原创 屈... 请您在阅读之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有一次,楚怀王让...
原创 魏...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 这是《旧唐书》中对唐朝...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的名字,成为了丢人堂前的常客,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一生,被人们形容为...
原创 二... 让我们来聊聊天,为什么会有二月份,还只有28天?这听起来像是历史课本里的冷知识,但它其实蕴含着一段颇...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
原创 李... “千古词帝”李煜是一个有着悲惨命运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衰败,最终亡国被俘,不得善终。然而,正是在...
原创 历... 在很多学生眼中,历史绝对是枯燥无味的,那是你没有发现它所存在的精髓,在长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有着很多让...
考古部门首次公布红山文化积石冢... 中新社呼和浩特9月13日电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的老照片,仿佛是一本关于那个时代的史书,一页页翻开,展现出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勾勒着晚清社...
原创 古... 古代官员,是社会的精英和权力的代表,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享受着荣华富贵...
原创 清... 前言 “忠臣”“武将”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有很多是令人惋惜的。他们功成名就不假,可碍于皇帝手中的权...
原创 沙... 自从俄国不在蒙古的统治之后,四百年之内国土面积增加了400倍之多。长时间以来我们接触到的哥萨克骑兵是...
原创 吴... 和春秋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各国之间的征战更加频繁,所以战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名将也比春秋时期更...
原创 苏... 作者:穆罕默德·阿尔布德里·斯利曼·巴希尔,喀土穆大学考古系助理教授。 博物馆的建立与重要性 苏丹...
原创 如...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
原创 契... 契丹和回鹘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少数民族。契丹人曾建立辽朝和西辽等重要王朝,深入影响了中国历...
原创 明... 大明朝国运276年,在位十六个皇帝。其中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应天府(现南京),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 ◆游太行泉城 逛邢州古街◆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受追捧 阅邢窑历史 忆大唐瓷都 “这件白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