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前遍地都是的复姓,为啥后来变得稀有了
迪丽瓦拉
2025-07-19 13:03:23
0

在日常生活中,身边要是有个复姓的人都有一种莫名的厉害的感觉,说夸张点,有些名字如果换个复姓,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上了几个档次。

说起来,还是因为复姓的罕见。

然而在古代,尤其是先秦与两汉时期,复姓并不罕见,可以说到处都是,然而经过时间推移复姓却越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明朝,复姓就相当稀少了。

姓氏的起源

早期的“姓”与“氏”是分开的,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一开始,一大群人都住在一起,同一个姓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母系祖先,这也是最早的“同姓不婚”的由来。

随着家族宗族的壮大,为了对于各个支系进行区别,产生了“氏”,可以说“氏”是“姓”的一个分支的概念,姓是与生俱来的,而氏是后天可以自己改变的。

早期的“氏”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是职业,有的是地名,有的是封号,还有外号,因此刚开始的氏都千奇百怪,而这些千奇百怪的氏,就成为了最初的姓氏。

复姓刚开始非常普遍

由于早期的氏起源非常繁杂,因此有些氏并非单个的字,而是两个乃至多个汉字。

比方说以居住地取名的氏:西门、东方、澹台、闾丘、鲜于;比方说以职位取名的氏:司空、司徒、司马、亓官;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这些两个字的氏,与那些单字的氏同样发展起源,所以在姓氏文化发展的早期,复姓的数量与常见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单字姓氏。

先秦时代,复姓的人许许多多,孔子的徒弟里一大堆,诸侯国的名臣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了两汉时期,当时谁要是姓复姓,大家都司空见惯。

复姓的第一次衰落

晋朝时期,连皇帝都是复姓,然而晋朝也是复姓衰落的一个开始,八王之乱后北方的游牧族群染指中原,随后纷扰数百年的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开始。

北魏一统北方以后,孝文帝时期进行了全面汉化改革,他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移风易俗改变从前的鲜卑人文化,大量鲜卑姓氏变成了汉姓。

以前的鲜卑姓氏,与早期的汉姓类似,往往以地名起源居多,所以大多都是多字的,孝文帝改革时玩儿一刀切,将那些两个字三个字的姓氏全都改成单字。

不仅仅是鲜卑姓氏,许多汉字的复姓也受到牵连,莫名其妙变成了单字姓氏,北魏结束后中原的复姓相比较于之前就少了许多,但仍旧有相当的数量。

复姓的第二次衰落

隋唐时期复姓尽管比先秦有所减少,依旧不算少见,李渊的母族姓独孤,李世民的妻族姓长孙,此外还有上官婉儿、欧阳询、令狐楚等复姓名人一大堆。

两宋时期也是类似情形,可到了元朝随着蒙古人的南下,复姓也迎来了沉重打击。

倒不是元朝直接打击,而是当时很多在元朝统治下的中原人,主动或被动改成蒙古名字,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这样的事情深恶痛绝。

驱逐元朝以后,朱元璋下令大规模移风易俗恢复唐宋旧礼,在这个过程中,没啥文化的朱元璋也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将那些看起来像外人名字的复姓全都给禁止了。

除了少数像上官、欧阳一类的常见复姓,很多从前比较冷门的汉族复姓,在这场变革当中都受到牵连,数量锐减,有的复姓甚至于直接就消失了。

明末的大儒顾炎武曾评价当年朱元璋的改姓运动:氏族之紊,莫过于此。

目前国内的复姓登记在册仍旧还有人使用的只有八十多个,而在史料记载中曾出现过的复姓多达两千个以上,复姓的没落程度可见一斑。

除了复姓,国内还有一种“双字姓”,这种姓氏虽然也是两个字,但这种姓氏往往都是那种随便两个字拼在一起,特点就是没什么历史渊源,非常年轻。

比方说一对夫妻,一个姓张,一个姓韩,突然兴起就给孩子取姓“张韩”,并且让家里以后的孩子都姓“张韩”,而这样的姓氏与传统的复姓是不一样的。

总体来说,现在的复姓经过北魏的改革与明初的移风易俗,比起兴盛时期已经锐减,正是因为复姓的稀少,所以才让今天的我们觉得姓复姓的人好有感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而又引人深思的篇章。他通过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双管齐下,使秦国走上了强...
原创 康...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皇上的寿命也决定着在位时间...
原创 屈... 请您在阅读之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有一次,楚怀王让...
原创 魏...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 这是《旧唐书》中对唐朝...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的名字,成为了丢人堂前的常客,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他的一生,被人们形容为...
原创 二... 让我们来聊聊天,为什么会有二月份,还只有28天?这听起来像是历史课本里的冷知识,但它其实蕴含着一段颇...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变革的时代,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
原创 李... “千古词帝”李煜是一个有着悲惨命运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衰败,最终亡国被俘,不得善终。然而,正是在...
原创 历... 在很多学生眼中,历史绝对是枯燥无味的,那是你没有发现它所存在的精髓,在长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有着很多让...
考古部门首次公布红山文化积石冢... 中新社呼和浩特9月13日电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的老照片,仿佛是一本关于那个时代的史书,一页页翻开,展现出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勾勒着晚清社...
原创 古... 古代官员,是社会的精英和权力的代表,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享受着荣华富贵...
原创 清... 前言 “忠臣”“武将”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有很多是令人惋惜的。他们功成名就不假,可碍于皇帝手中的权...
原创 沙... 自从俄国不在蒙古的统治之后,四百年之内国土面积增加了400倍之多。长时间以来我们接触到的哥萨克骑兵是...
原创 吴... 和春秋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更大,各国之间的征战更加频繁,所以战国时期涌现出来的名将也比春秋时期更...
原创 苏... 作者:穆罕默德·阿尔布德里·斯利曼·巴希尔,喀土穆大学考古系助理教授。 博物馆的建立与重要性 苏丹...
原创 如...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
原创 契... 契丹和回鹘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重要少数民族。契丹人曾建立辽朝和西辽等重要王朝,深入影响了中国历...
原创 明... 大明朝国运276年,在位十六个皇帝。其中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应天府(现南京),第二任皇帝建文帝...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 ◆游太行泉城 逛邢州古街◆ 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持续受追捧 阅邢窑历史 忆大唐瓷都 “这件白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