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匡胤的宿卫亲军统领-张琼杨信,曾向死神呲牙,终向皇权低头
迪丽瓦拉
2025-07-19 13:32:26
0

宿卫亲军

一、张琼杨信

张琼,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

杨信,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县人。

公元954年,张琼、杨信加入禁军,经过严格选拔,同时成为赵匡胤的亲兵。

赵匡胤

两人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二、射杀敌将

公元956年春,赵匡胤跟随周世宗柴荣远征南唐。

周世宗柴荣

一次,在和南唐军的水战中,赵匡胤的坐船被敌舰团团包围。

南唐一员大将,左手持盾,右手持戟猛冲而来,阻挡之人都被他劈杀。

危急时刻,张琼张弓射箭,一箭将之射杀,南唐军退却,赵匡胤转危为安。

三、忠心护主

公元957年春,赵匡胤跟随柴荣,攻打寿春。

柴荣

赵匡胤乘坐一艘羊皮筏,在城墙下的水面上督战。

突然,城头上床弩齐发,矢大如椽。

为了保护赵匡胤,张琼毫不犹豫地用身体阻挡箭矢。

赵匡胤

结果,大腿被射中。

箭簇深入肌骨,坚不可拔,张琼疼得昏死过去。

抬回营地,死而复醒的张琼要来一杯酒,痛饮之下,令军医破骨拔箭。

血流数升,他却神色自若。

四、宿卫亲军

陈桥兵变

赵匡胤登基称帝,建立宋朝。

张琼被任命为宿卫亲军统领。

赵匡胤对身边人说道:“宿卫亲军如狼似虎者不下万人,非张琼不能统制。”

张琼能够担任宿卫亲军统领,凭借的正是他高超的武艺,和数次救赵匡胤于危难之间,对赵匡胤有救命之恩。

赵匡胤

五、石汉卿

张琼虽然位居高位,却是个脾气暴躁、没有心机的人。

性格直来直去,待人接物也是大大咧咧,无所顾忌,但凡看不顺眼的人,张口就骂,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赵匡胤通过兵变上位,对带兵的将帅防范极重,时常派人刺探军中动向。

赵匡胤

石汉卿,是赵匡胤的心腹耳目,经常将宿卫亲军的一举一动告知赵匡胤。

张琼因此对石汉卿不满,经常借故羞辱他,并公开骂石汉卿是“巫婆”。

两人结下切齿的仇恨。

六、被逼自尽

赵匡胤

公元965年8月,石汉卿向赵匡胤密告道:“张琼私下养家丁数百人,意图不轨。”

赵匡胤大惊,下令将张琼抓起来,当面讯问。

谁知张琼性格刚烈倔强,自认为有功于朝廷,拒不认罪,还用言语顶撞赵匡胤。

张琼

赵匡胤大怒。

石汉卿趁机煽风点火。

赵匡胤赐张琼自尽。

此时,距离张琼担任宿卫亲军统领仅仅五年。

七、冤杀张琼

赵匡胤

张琼死后,派去调查的官员向赵匡胤汇报道:“张琼家无余财,家丁也只有三人。”

赵匡胤方知冤杀了张琼,责问石汉卿道:“你说的家丁数百人,如今何在?”

石汉卿狡辩道:“张琼的家丁,每一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壮汉。”

赵匡胤面露懊悔,下诏为张琼安葬,并对张琼的家人予以抚恤。

赵匡胤

八、杨信

张琼自尽后,杨信被任命为宿卫亲军统领。

不同于张琼性格张扬,杨信为人谨慎本分。

虽没有张琼那样,以一人之力,数次救赵匡胤于危难,却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深得赵匡胤信任。

黄袍加身

张琼是如此的耀眼。

杨信是如此的普通。

如果没有张琼被冤杀,或许杨信一辈子也不会有超越张琼的机会。

九、哑巴

杨信

公元966年3月,刚刚成为宿卫亲军统领的杨信突然染上了怪病,变成了哑巴。

赵匡胤听说后,亲自登门探望,并赐给他二百万钱以示慰问。

杨信虽然不能说话,但是身边有一个家仆能准确读懂他的意图,替他传达军令。

于是,赵匡胤便让杨信继续担任宿卫亲军统领。

宋太祖赵匡胤

十、血战

公元969年2月,赵匡胤御驾亲征,二征北汉。

杨信率宿卫亲军随行。

赵匡胤引汾河,水淹北汉都城——太原城。

赵匡胤

太原城下是一场血战。

先是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恶性勃发,抓过一面大鼓,一顿猛敲,之后一把扯掉盔甲,跳上小船,直奔城墙,结果被城头上的乱箭,射杀。

之后,诬陷张琼的殿前都虞侯石汉卿,手持兵器,跳上小船,直奔城墙,结果中箭后,栽下小船,被洪水冲走淹死。

东西班都指挥使李怀忠,率部驾着小船,冲向城墙,中箭但是没死,奄奄一息地被抬了回来。

攻打太原城

十一、撤军

将校伤亡惨重,更遑论士卒。

宿卫亲军,这是一支极其勇悍的宋军。

面对死亡,每个人都敢对着死神呲牙。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下令撤军,将士们都不理解。

赵匡胤对将士们说道:“你们都是我亲自训练的,我知道你们都能以一敌百,所以才用你们护卫左右。我们休戚与共,我宁愿不要太原,也不能再让你们去送死了!”

将士们先是愕然,接着所有人都哭了。

赵匡胤

十二、田重进

大军从太原城下撤回。

十月,赵匡胤在一次狩猎后,察觉有人图谋作乱,当晚便召杨信进宫。

在杨信的指挥调度下,图谋作乱者,全被擒获、诛杀。

赵光义

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也是晋王,位居宰相之上。

赵光义赏识宿卫亲军将领田重进的武勇,便让人给他送去了酒肉。

田重进拒绝道:“我是个粗人,心中只有皇帝,怎么能吃他人送来的酒肉?”

赵光义知道后,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田重进。

宿卫亲军,能征善战,且忠心不二,显然杨信这位宿卫亲军统领做得十分称职。

赵光义

十三、忠臣

一日,赵匡胤在皇宫中操练水军,喊杀声传到了皇宫之外。

杨信的府衙就在皇宫附近。

听到皇宫内有喊杀声,杨信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拿着兵器,带着士卒,就往皇宫里冲。

赵匡胤

赵匡胤看着匆匆赶来的杨信,说道:“朕正在训练水军,没有其他事情。”

杨信就率领士卒离去。

看着杨信远去的背影,赵匡胤赞叹道:“真忠臣也!”

宋太祖赵匡胤

十四、赏识

公元976年,赵匡胤暴毙于宫中,享年五十岁。

赵光义登基称帝,开始撤换赵匡胤的亲信旧臣,提拔自己的班底人马。

当许多前朝旧臣都被撤换时,杨信这位宿卫亲军统领却继续担任原职。

宋太宗赵光义

一个哑巴将军怎么会连续受到两朝天子赏识?

新帝怎么会允许前朝旧臣继续统率宿卫亲军?

或许就是因为杨信不会说话,勤勤恳恳,谨慎安分,让两位天子放心。

十五、诧异

赵光义

在赵光义的手下,杨信一如既往地履职,尽职尽责。

公元978年,杨信油尽灯枯,生命走到了终点。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杨信临死的前一天,多年的怪病突然消失,就像当初患病时那样来得迅速。

哑巴杨信,开始说话。

宋太宗赵光义

消息报至宫中,赵光义十分诧异。

片刻后,赵光义哑然失笑道:“没想到一个武夫,竟然有如此心思?竟然装哑,装了十二年。”

赵光义决定去杨信家中探视,见见这位装哑的宿卫亲军统领。

赵光义

十六、病逝

望着赵光义戏谑的目光,病榻上的杨信不断表达着自己感念两朝天子的知遇之恩,说到激动处,泪流满面。

赵光义心有所触,一面好言安慰,一面厚加赏赐。

第二日,杨信病逝于家中。

赵光义追赠杨信为侍中。

宋太宗赵光义

十七、鲜明对比

杨信和张琼相比,无论武艺,还是战功,都相差很远。

然而,张琼担任宿卫亲军统领仅仅五年,就被冤杀。

杨信担任宿卫亲军统领十四年,历经两朝天子,最后寿终正寝,得以善终。

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武将

是时代造就,还是性格使然,抑或是两种因素交织导致?

张琼性格张扬,死得虽然冤屈,却也痛快。

杨信性格谨慎,活得虽然漫长,却也憋屈。

性格张扬的武将

十八、呲牙低头

宋朝建立,赵匡胤深知武将危害,重礼法而讲秩序,最痛恨武夫悍将专横跋扈,以武犯禁。赵匡胤采取抑武重文的国策,希望息天下之兵,谋求国家长治久安。

赵光义登基称帝,则更进一步,采取重文轻武、以文统武的国策,武将不受重视,地位一降再降。

两朝天子都对武将采取强力抑制措施,身为武将的杨信自然是看得通透。

赵匡胤和赵光义

言多必失,张琼的悲惨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出于自保,杨信装起了哑巴,而且一装就是十二年。

赵匡胤在位时,他谨小慎微、尽职尽责。

赵光义登基称帝,他不是亲信,却继续得以重用,长期执掌宿卫亲军的权力,这让他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心中痛苦、憋屈、难受。

终于临死之前,开口说话,一吐为快。

赵匡胤黄袍加身

不发一声,安分守己的杨信,成为了宋朝武将羡慕的榜样。

只是十二年装哑,内心的痛楚,又有谁知道?

有人说:“宋朝,是文人的天堂”,但又何尝不是“武将的煎熬”呢?

《清明上河图》

他们曾向死神呲过牙,却最终向皇权低了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根据我们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每以次的朝代更替都会出现一些分裂。因为古代的时候对于天下有这样一句古话叫...
原创 关... 在三国诸将当中,蜀国大将关羽的粉丝应该是人数最多的。这名红面美髯公战斗力简直无敌,有胆有谋,再加上赤...
原创 如... 靠山王杨林是小说里的一个经典人物,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上没有这个人,但是大家还是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类似杨...
原创 朱... 正文:在明朝历史上,朱瞻基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尽...
原创 日... 自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彼时的日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 先下华...
原创 美... 在美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神秘的女预言家,她的名字叫珍妮·迪克逊,她曾经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总统的寿命,...
原创 沙... 民族主义,一直充斥在俄国的历史当中。那么俄国的主体民族,究竟是哪个民族呢?现在说起来,自然是俄罗斯人...
原创 清... 康熙皇帝不仅很高寿,而且子女也是一大堆,为此皇位争夺也是异常激烈,就连他封过的太子胤礽,也因两度废立...
原创 此... 此皇帝比朱元璋还心狠,一天杀了70名大将,全被称为是千古名君 说起古代最心狠的皇帝,当然就是朱元璋...
原创 为... 三国时代,天下英雄辈出,如吕布、赵云、关羽、张飞、颜良、文丑、马超、黄忠、许褚等名将更武力值爆棚。不...
原创 清...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更是当时摄政王载沣的长子。在19...
原创 清...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这标志着统治了近三百年...
原创 美... 嘿,历史迷们!今天我要邀请大家一同穿越时空,深入探寻那些在美国历史书中引起无数好奇的中国历史人物。是...
原创 古... 古代有些皇帝会做得比较风光,但是有些则会混得无比凄惨,就算自己在皇宫嫔妃无数,而且跟前还有上百个孩子...
原创 清... 古时候皇帝就是整个社会的最中心,一切都要以他的意愿运转,包括他的婚姻也都是全国上下的大事件,皇后的人...
原创 大... 1922年,京城大街上到处是乞丐和难民,百姓们连活下去都成问题,此时婉容正兴高采烈地打扮自己,一场奢...
原创 关... 关羽,可以说是忠义二字的代表,即便是千年后的今天,无论黑白两道,国内国外,仍有无数人将关羽视为偶像,...
原创 考... 一项探索巴尔干地区基因组历史的研究揭示了第一个千年期间安纳托利亚和斯拉夫人口的深远影响,通过考古遗传...
原创 关... 关羽死后刘备以泪洗面,张飞死后刘备一个举动,让众人万分心寒! 文|明明读历史 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
原创 古...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十四十五岁的这个年龄其实就是一个小孩子,并且也没有什么独立的能力。但是在古代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