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虽然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政权,但是军阀们始终不忘民族大义,没有任何军阀割据自立,而北洋政府也因此成为了1912年以来实际控制华夏疆域最广阔的政权。
北洋政府绘制的中国地图充分的体现出了他们的爱国之心以及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在中国总图中标注了吉林旧壤和黑龙江旧壤,并且在西北画出了新疆旧壤;他们在世界总图中则标注了中国旧壤和中国的千年藩属国。
1912年,藏地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在英国的鼓动下宣布“藏地脱离华夏版图独立”,他不仅派藏军攻占了整个藏地,而且还派藏军东侵,攻占了川西各地。
四川都督尹昌衡听说藏军东侵的消息后,决定率领川军西征,他先电告北洋政府,建议北洋政府允许他率领川军收复故土,得到了北洋政府的批准。紧接着,尹昌衡率领川军西征,他指挥有方、军纪严明,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收复了被藏地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攻占的川西及藏地共计近150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为华夏大地永远牢牢的保住了藏地及川西的宝贵土地。
同样是在1912年,新疆督军杨增新平定了哈密的叛军,将新疆东部的大片土地成功收复;不久,杨增新与伊犁的军政府达成了统一共识,将新疆西部的大片土地也成功收复;至此,杨增新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继左宗棠之后又一个收复天山南北166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的民族英雄,为华夏大地永远牢牢的保住了天山南北的宝贵土地。
1913年,沙俄企图吞并阿尔泰(今阿勒泰地区),杨增新察觉到了沙俄的野心,于是便派兵到阿尔泰驻守;沙俄听说这个消息后,也出兵进入阿尔泰,并以强硬的态度要求杨增新撤兵。杨增新不惧沙俄,誓死守卫阿尔泰,坚决不肯撤兵;沙俄见杨增新意志坚定,而从沙俄调更多的兵力进入阿尔泰又比较麻烦,因此沙俄便主动撤兵了。至此,杨增新成功为华夏大地保住了阿尔泰这块近12万平方公里的宝贵土地。杨增新以坚定的意志迫使沙俄从阿尔泰撤兵,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使沙俄屈服的民族英雄。
1919年4月17日,徐树铮提出《西北筹边办法大纲》,主张“取消外蒙古自治,同化外蒙古王公及百姓,使外蒙古永远不会再脱离华夏版图”。他的这一主张非常好,但“同化外蒙古王公及百姓”这一条并未得到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的重视,不过徐世昌同意了他收复外蒙古的主张。
1919年6月底,徐树铮出兵进入外蒙古,以此来给外蒙古“总理”巴德玛多尔济及外蒙古王公们施压。1919年10月23日,徐树铮从北京启程,前往外蒙古首府库伦。
1919年10月29日,徐树铮抵达外蒙古首府库伦,当即对外蒙古的王公们施压,并于11月14日晚上来到了掌控外蒙古实权的“总理”巴德玛多尔济的住所,徐树铮通过强硬的话语要求外蒙古“总理”巴德玛多尔济同意取消“自治”、无条件回归民国。他对巴德玛多尔济说:“宽限一日,夜晚须解决,否则拿解者不止一佛(指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执事虽老,亦当随行!”。巴德玛多尔济被徐树铮强硬的话语吓得战战兢兢,在当天晚上就同意徐树铮提出的要求。
第二天,巴德玛多尔济将外蒙古取消“自治”、决定无条件回归民国的呈文交给了徐树铮,徐树铮当即派人将呈文送到北京,交给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
徐世昌于11月22日批准了外蒙古“总理”巴德玛多尔济的呈文,至此,外蒙古开始归民国直接管辖,同时也标志着徐树铮成功收复了外蒙古及科布多共计156万平方公里广阔国土。徐树铮在一夜之间兵不血刃就完成了使外蒙古及科布多回归华夏版图的壮举,这在中国近代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在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及科布多的这一年,北洋政府出兵收复了唐努乌梁海。同样是在这一年,北洋政府配合英、法、美、日,共同出兵西伯利亚,北洋政府想趁此机会一举收复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及乌苏里江以东共计10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故土。虽然后来随着英、法等国的撤兵,北洋政府也从西伯利亚撤兵了,但至少其为收复故土做出努力了,北洋政府对故土的态度值得称赞。
1924年5月31日,在时任北洋政府总统曹锟和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共同努力下,北洋政府与苏联签订了关于待议地区的条约,使华夏大地在清朝末年失去的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共计100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伊犁西部的共计51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成为待议地区,为日后收复华夏故土奠定基础。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于1928年覆灭,没来得及将151万平方公里的待议地区收复。
我是品读历史与名著,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在今日头条创作精彩的历史与名著方面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