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代文渊阁传奇人物-四朝重臣杨士奇
迪丽瓦拉
2025-07-19 22:02:54
0

杨士奇,名寓,以字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吉安泰和县)人。自幼丧父,游学四方,学习勤勉。建文初年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明太祖实录》。永乐帝即位,迁太子侍讲。永乐二年(1404年),任太子朱高炽的老师。杨士奇在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连续做了四十三年的内阁大臣,其中二十一年为内阁首辅,这在明史中是唯一的一人。

《明史》评价其为人德善器广,为臣忠诚谨慎,为官尽职尽责。

所谓为人德善器广,就是说杨士奇品德高尚,为人善良,胸怀宽广。有一次,广东布政使徐奇赠当地土特产与朝廷官员,有人举报这件事,把所谓的受贿名单呈给永乐皇帝。永乐帝见名单上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召来询问。他回答说:“徐奇去广东时,群臣作诗文饯行,我恰好生病了就没去,所以土特产就没有我的。”这样如实汇报,就推翻了所谓的行贿受贿的说法。杨士奇接着劝慰皇帝:“徐奇送点土特产,答谢给他送行的人,应该没有其他意思,再说也没什么值钱的。”于是永乐帝就烧毁了那份名单,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明永宣内阁有著名的“三杨”,就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溥。杨荣为人果敢坚毅,屡次随明成祖北征,但颇爱接受贻赠,当时边将每年都送良马给他。皇帝知道后,就问杨士奇该怎么处理。他则称:“杨荣通晓边疆事务,我等人不及,陛下不宜以此小错而介意。”明宣宗笑道:“杨荣曾经说你和夏元吉的坏话,你不报复吗?”杨士奇说:“愿陛下像宽容我一样宽容杨荣。”后来杨荣听到此话,惭愧万分,于是两人相处甚欢。

永乐帝一直都为立太子之事犹豫不决。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帝回到南京,召问杨士奇太子监国的情况。他称太子孝敬,并说:“太子天资高,有过错必知,然后必改。其存有爱人之心,绝不会辜负陛下重托。”永乐帝听后大悦。永乐十二年(1414年),永乐帝北征突然回来,太子迎驾迟缓,气得皇帝把东宫大臣黄淮等人下狱问罪。又召杨士奇问太子的情况,他回答:“太子孝敬如初。迎驾迟了,皆臣等之罪过。”

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帝北征返京,听说汉王朱高煦图谋不轨,就询问吏部尚书蹇义。蹇义避而不答,又问户部尚书杨士奇。杨士奇坦然回答:“臣与蹇义都是侍奉东宫的,外人没有敢跟我们说汉王事的。但是汉王两次被派往就藩,都不肯去,现在知道陛下将要迁都,又要求留守南京,请陛下仔细考察他的本意。”言外之意,留守南京是太子的事情,汉王这样做,其心已露。永乐帝听后默默不语,便回宫了。

在这场夺嫡之争中,才华横溢的解缙身死,而沉着老成的杨士奇拥立太子有功。不得不佩服他的谨慎和忠诚。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宣德帝亲征,平息叛乱。户部侍郎陈山上言汉王、赵王沆瀣一气,应一并擒拿。杨荣极力支持,但杨士奇坚决反对。他说:“事情应当如实,怎可欺骗天地鬼神耶?”杨荣厉声责问:“你要阻挠大计!现在叛逆之人都说他与赵王共谋,怎么能说是没有根据呢?”杨士奇却说:“太宗(朱棣)有三个儿子,皇上只有这两个叔父,有罪的不可赦免,但无罪的应当厚待,可疑则加以防范,何必加兵,伤皇祖在天之意呢?”

返回皇宫后,宣德帝又召问杨士奇如何处理赵王之事。杨士奇说:“赵王最亲,陛下应当保全之。”宣德帝称:“我把群臣的奏折都拿给赵王看,令其自己处理,给他个警告如何?”杨士奇说:“甚好,如能赐其一封陛下的书信,就更好了。”于是,宣德帝派人把诏书送到赵王府。赵王得书大喜,哭着说:“吾生矣。”这个永乐、洪熙两朝都没解决的赵王问题,终于得到和平解决。

洪熙帝上台,杨士奇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一次,明仁宗在内阁,夏元吉、蹇义奏事未退,老远看到杨士奇,就对两人说:“新上任的华盖殿大学士来了,必有正直之言,不妨一起听听。”杨士奇果然直言道:“皇上两日前刚下诏减免岁供,惜薪司就传旨征收红枣八十万斤,这违背了皇上的恩诏吧。”洪熙帝于是立刻下旨减免一半。

明朝废除元朝的行省,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上两京,这就是“两京十三省”。洪熙时,尚书李庆建议把军队剩余的马匹分给这些布政使司,就是分给各省,各省按年上缴马驹。杨士奇坚决反对:“朝廷选贤授官,是有大作用的,如果去牧马,是重牲畜而轻士任,如何示于后人呢?”仁宗没有回应,杨士奇再次上书力劝,仍未批准。之后,明仁宗在思善门召见杨士奇说:“我怎么会忘记你的谏言呢!朕听闻李庆、吕震等人不喜欢你,担心你被孤立而受中伤,所以不便因你的话而罢此事,现在有办法了。”说完,洪熙帝拿出陕西按察使陈智上奏的养马不便疏,命其草敕立即执行。

杨士奇历经五朝,辅佐四帝,深受宠幸,名声远播。然而公事繁忙,疏于管教子女。儿子杨稷行为不法,残害百姓,被明正典刑,其名声也受损。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病逝,享年八十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我党官方对于毛主席的身份定论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
原创 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春... 导语:郑桓公仍然实行的是“工商食官”政策。商人仍处于奴隶地位,是在监视看管下经商的,总监就是世子掘突...
原创 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沉浸在了民族解放的狂欢之中。然而,这场胜...
原创 他... 在清代,除爱新觉罗家族外,最著名的姓氏可能是满洲的八个姓氏。在汉族中,有许多大家族,但只有两个家庭可...
原创 卢...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问题是资本供给问题,中国的问题是分配的问题。资产的分布决定了人民的幸福。听听卢先生...
原创 李... 晚清时期,由于清朝奉行“闭关自守”,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列强迅速崛起,而此时的晚清还在认为西方...
原创 大... 大名鼎鼎却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它到洪武二十六年裁撤它仅仅存在11年,就被废除...
原创 汉... 如果说霍去病创造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奇迹。可在那个时代能创造奇迹的不止他一个,因为还有一个人,他所创...
原创 周... 周总理背后的家族荣光:周鼐的传奇人生 说起周总理,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领导人,他的智慧和才...
原创 丞... 前言 在悠远流长的华夏历史长河里," 丞相 "与" 宰相 "犹如 两条并行的脉络 ,同源而异流,一字...
原创 一... 太宗皇帝有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由无数代人组成,我们品读历史,既是...
原创 日... 我国近现代史绕不开去的一个事件,就是日本为何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清廷,正是...
原创 安... 安史之乱是盛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封建王朝开始走下坡路,西域丢失一千余年,清朝乾隆帝打垮了准...
原创 元... 谈到我们的中国,其实流传了非常多的奇书,这些书至今都无法被揭晓其中真正的奥秘,比如说《山海经》、《缺...
原创 古... 古中国和古埃及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列,并且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国都曾创造过闻名于世界的灿烂文化。 并且...
原创 揭... 在《三国演义》中,左慈以神秘自居,声称其能力源自遁甲天书,但这仅是小说情节。 那么,历 史上的左慈...
原创 她... 原标题:告别女师大——鲁迅之外的杨荫榆 《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的经典课文,开头比较抒情的几段还...
原创 大... 南宋名将岳飞从严治军、善于治军,所以岳家军战斗力很强,可以一当百。金人也佩服岳家军的战斗力,他们感叹...
逃到美国的中国人,末日危机来了... 选择移民美国的人,几乎相当于在广岛买房住上四五年。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句话有些夸张,但这是美国当前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