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复日入,寝饭但默默。堪哀笼中鸟,欲去飞不得。 —李蕃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无所依,尤其是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后,我国正式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
那时候我国处于极度混乱的时期,简直可以用内忧外患来说也不为过,外有列强的强取豪夺,内有人民不满政府暴政起来反抗。
就在百姓流离失所之际,清政府的王公贵族却依旧过着荣华富贵的奢靡生活,还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好幻想中。其中有一个人过着更加令人难以想象的富贵生活那就是慈禧,作为最高权力掌握者,她始终都在过着她的锦衣玉食的铺张生活。
慈禧作为最高掌权者,她手中握着无数人的性命,可以说她一个念头就可以定人生死,而步入老年的她更是固执的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个固执的人还是握着别人命运的人。
晚清时期作为第一美人的四格格,身份尊贵但命运却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如提线木偶般,所有的生活都在慈禧的掌控里。
被视作吉祥物的最美格格
庆亲王奕劻本人极会溜须拍马,奉承慈禧,因此最得慈禧的赏识,成为当时的一大红人。他非常会看慈禧的眼色,一心放在歪门邪道上获取富贵。
庆亲王的第四个女儿,人称四格格,从小长得甜美可爱,也特别会说话,嘴巴特别甜,因此很得慈禧另眼看待。
庆亲王看到慈禧挺喜欢他的女儿,为了巩固恩宠,他直接将自己年幼的女儿送入宫廷中,当作笼中鸟般为了给慈禧取乐。就这样,四格格成为了她父亲用来换取富贵的工具。
四格格从小便特别听话懂事,可能是因为她早就认了命,很早就知道享受了富贵就要付出代价的道理,于是乖乖地为家族而付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慈禧越发的固执,其他的格格妃子都不愿意陪伴慈禧,毕竟伴君如伴虎,什么时候没了性命都不知道,千方百计躲着慈禧,只有四格格乖巧的待在慈禧的身边。
果然四格格没有辜负她父亲的期待,十分受慈禧的宠爱,平时有什么特殊的小玩意,慈禧都会第一时间让下面的人送过去给她。
后来,相机流传进来,慈禧看到相机的神奇非常喜爱,经常穿着华丽的服装,周边围着一群人,簇拥着她拍下她满意的照片,其中必不可少四格格。
慈禧很享受作为焦点的感觉,也喜欢留下她的华贵状态给人看,她觉得她的照片适合用来流传百世。每一张照片上四格格都非常显眼,她原本就极为美貌,再加上精心设计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站在慈禧身旁的四格格尤为炫目。
笼中鸟的悲哀
四格格作为慈禧身边最受宠的格格,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始终高兴不起来,毕竟一个花季少女被关在这看不见天空的深宫里,哪里还能真正的幸福。
终于等到四格格长大后,她以为嫁了人后她就解脱了,
从此可以过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显然她想错了,即使嫁人后,她还是逃不开慈禧的掌控。
四格格嫁给了直隶总督的九儿子,原以为这是他幸福生活的开始,但事实证明她想错了。四格格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与丈夫非常恩爱,但没多久早已习惯她陪伴的慈禧再次将她召回了宫中,从此一待就是一辈子。
慈禧向来都是以自己的喜爱为主,完全不会顾虑别人的想法,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压迫下,别人只能服从。四格格亦是如此,本是恩爱夫妻,谁愿意分离,但没办法,他们没有办法反抗慈禧。
就这样,四格格再次回到了宫中,日常陪伴慈禧说话取乐,还为了满足慈禧的爱好,经常按照她的想法换上她要求的服饰,玩角色扮演,陪慈禧拍照。
四格格丈夫因病去世时,四格格都没能陪伴在侧,因为她在宫里陪着慈禧。收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四格格连忙回家守灵,年轻丧夫守寡对她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再加上与丈夫感情好,四格格的悲痛可想而知。
但谁知慈禧并没有体谅她的痛苦,就在她守灵期间,慈禧命小太监匆匆忙去招她回宫。四格格以为宫里是有什么非常要紧的急事,连忙收拾一番,收敛悲痛跟随着小太监回宫。
却没想到这只是因为慈禧想要拍照,需要美丽的“演员”为她的照片增添色彩,所以不顾她刚丧父的状况,要求她穿红着绿陪她玩乐。
四格格一生虽是享受着荣华富贵,但她也是一个极度悲剧的人物,她一生都受人摆布,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属于自己的生活。从小因长得可爱甜美,于是被父亲当中阿谀奉承的工具,用来换取家族的利益。
送入宫中的她更加不是她自己了,她从身体到心灵都属于这个深宫,属于这个手弄权利,搅动风云的人物。四格格的一言一行都按照掌权者的要求进行,陪伴在掌权人身边她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活着,从没有过自己的舒心生活。
原以为嫁人后就可以跳出火坑,真正的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但她太天真了。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社会背景下,即使已经嫁人的她以及她的夫君一家也只能乖乖听从慈禧的命令。
恩爱夫妻不能相守本就是一种悲哀,谁知命运无常早早生死两别。在掌权者的掌控下,就连为丈夫守灵,陪伴丈夫最后一程都无法做到,她虽然是晚清第一美人,虽然生来尊贵,却也只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万幸社会不断进步,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已经逐步被消除,我们不再受到封建社会的荼毒,不用再经历相似的悲剧人生。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让我们有了更多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我们的人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