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是个什么官职?绝非清宫戏里的带刀侍卫
迪丽瓦拉
2025-07-19 23:04:08
0

前言

在清朝官制的细微之处,隐藏着一位官职——“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的名字仿佛承载着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然而,与我们在清宫戏里熟悉的“大内侍卫”不同,这并非戏剧的虚构,而是清朝历史中真实存在的职务。

那现实中“领侍卫内大臣”

到底是一个什么官职

,对照现今的行政级别,又会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正一品之臣,权倾朝野却难逃厄运

我国历史上,正一品之臣向来寥寥无几。在古代帝王的疆土之上,能够达到正一品的官员,个个都是能够“专权天下”的存在。而在清朝这棵历经风雷的大树上,活跃着一类独特的正一品武官——领侍卫内大臣。

他们出身高贵,受命统领禁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作为保驾御驾的头号大员,领侍卫内大臣们在朝中威风八面,连宰相们都要为他们让道三分。

然而,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很难全身而退,大都在权力斗争中覆灭。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正一品之臣,他们的由来和命运又有何关联?

作为皇权的象征,领侍卫内大臣与皇权的兴衰似乎有着某些奇妙的关联。他们大都在皇权鼎盛时期崛起,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一旦皇权衰落,他们也往往難逃被斩立决的命运。

在清朝这棵大树快速衰败的过程中,领侍卫内大臣的命运无一例外,似乎预示了大清的最终覆灭。

鳌拜开创清朝领侍卫内大臣之先河

追溯清代帝王左右,我们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开创领侍卫内大臣之先河的鳌拜。1652年,在顺治九年,年仅21岁的顺治帝亲口任命鳌拜为首任领侍卫内大臣,标志着这个官职的正式设立。

作为满洲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人,鳌拜历来受到皇太极的信任。他曾跟随皇太极征战朝鲜、攻打明朝,屡建奇功。

鳌拜不仅是一员猛将,也是皇太极的心腹。正是这样的出身背景,让他在顺治初年便能迅速崛起,成为掌管皇帝安全的头号红人。

鳌拜武艺精湛,谋略过人,很快在顺治朝中成为第一重臣。有他坐镇中枢,顺治的龙椅似乎也坐得更稳当。然而好景不长,康熙六年,年仅17岁的康熙帝在鹿鼎记政变中夺回大权,鳌拜被指控谋害皇帝、意图夺权。

最终,他被革除官职,囚禁至死。作为清朝首位领侍卫内大臣的鳌拜,堪称开创了这个官职过河拆桥的先例。

从鳌拜的创举来看,领侍卫内大臣这个官职似乎与皇权的鼎盛紧密相连。鳌拜助攻明朝,击败李自成,是清朝平定中原的最大功臣。

然而一旦他图谋不轨,意图窃取皇权,便注定难逃灭门之祸。可以说,鳌拜的事迹预示了这个官职的兴衰命运。

皇亲国戚频任此职,身带权势却难保平安

鳌拜之后,清朝历任皇帝对领侍卫内大臣一职的任命,似乎都有着某种“模板”。大都会优先考虑自家的皇亲国戚以示信任。然而,这些既得权势的领侍卫大臣,也几乎人人难逃灾祸。

以康熙年间的索额图为例。作为皇后的亲叔父,他原本受康熙倚重。1675年,年仅25岁的康熙帝特意任命他为领侍卫内大臣,意在通过这位心腹大臣来巩固太子党的势力。

然而好景不长,1718年,皇太子胤礽不幸早逝,索额图作为太子党一员随即被囚禁在宗人府,不久便被赐死。他在位长达50年的领侍卫大臣生涯,就这样草草结束。

再看乾隆时期的富察傅恒。作为皇帝爱妃舒妃的妹夫,他深得乾隆的信任。1735年,年仅35岁的乾隆帝即位后不久便起用他为领侍卫内大臣。

然而就在富察傅恒远征缅甸时,他突然因病去世,终年仅50岁。作为皇亲国戚的他,虽然没有被灭族,却也没能善终。

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乾隆时期称霸朝堂的领侍卫内大臣和珅。作为淳亲王胤祐的孙子以及皇亲国戚的和珅,与乾隆帝也可说是一家人。

在皇帝的信任下,和珅迅速成长为“富可敌国”的一代奸相。就在和珅权倾朝野、金碧辉煌之时,乾隆帝也在1799年驾崩。随后,年仅56岁的和珅也在嘉庆帝即位后的第二年,被革职问斩,全族发配伊犁。

从康熙到乾隆,正值清朝皇权极盛之时,领侍卫内大臣们也沐浴着阳光,春风得意。然而一旦皇权开始转衰,他们便成为了最先倒下的“标杆”。

可以说,这正一品武官几乎成了清宫禁卫界中的一份“标配”。但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命运最能预示大清的兴衰。

领侍卫内大臣一职在清中后期沦为虚设

从顺治到嘉庆,清朝历任领侍卫内大臣的命运看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们大都以皇亲国戚的身份起家,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很难在错综复杂的皇室权力斗争中全身而退。可以说,这正一品武官几乎成了清宫禁卫界中的一份“标配”。

不过,随着清朝进入中后期,这一历来神秘而显赫的官职也逐渐名存实亡。尤其是在道光、咸丰时期,由于中央权力不断弱化,领侍卫内大臣的地位和权力也随之衰落。

到了晚清,这个官职已经沦为皇权象征下的摆设。再也没有了鳌拜、和珅当年的风光。

或许,这也正好印证了领侍卫内大臣与皇权的命运是如此紧密相关。他们的兴衰沉浮,直指大清盛衰的风向。而当这个官职名存实亡之时,大清的覆灭似乎也就指日可待了。

领侍卫内大臣曾是清朝神秘而特殊的一群臣子,他们大都强横跋扈,权倾朝野。然而也正因如此,这些正一品武官注定很难在权力争斗中安然退隐。抑或正是因为他们的荣辱成败,奠定了“神品之臣”的称号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宋皇陵:当中秋遇上丰收 9月16日,正值中秋假期,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永裕陵、永泰陵内玉米、花生、油葵相继进入收获期。置身皇陵,...
原创 太... 文/王国栋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共持续了十四年。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首领,洪秀全...
原创 陈... 陈乔年和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者,他们兄弟俩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
原创 顺... 前言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却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终也被新时代所...
原创 历... 今年是2021年,1500年前是521年,当时是南北朝时期。 历史可以分为上古和近古,一般地认为,夏...
原创 神... 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下穆斯林这一族群的由来,穆斯林是伊斯兰教的信徒,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原创 刘... 文/寂寞的红酒 李严和吴懿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两名重臣,两人都是蜀国东州派的头面人物,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原创 九...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九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中,下岗工人群体在这一过程...
原创 多... 清朝,虽然我们对于这个朝代有很多的话题,也有很多不同的评价,但是这个时代真的是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尤其...
原创 “... 从“奉祀君”、“宗圣侯”到“衍圣公”,孔子的后人在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世袭的“衍圣...
原创 关... 文|鉴史今说 编辑|鉴史今说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而蜀国大将关羽则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一生...
原创 做... 孙殿英和孙天义,这对父子之间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实在令人深思。孙殿英作为东陵大盗,以盗墓为生,经历...
原创 一... 01 1591年(万历十九年)六月,朝鲜国王宣祖李 晔 收到了一封令他瞠目结舌的书信,书信来自于隔海...
原创 明... 《明英烈》是单老以元末明初为时间背景创作的评书,历史上这一时期真实存在的人物多数被囊括其中,不过也有...
原创 北... 众所周知北宋的都城是开封,这给北宋带来了许多弊端,首先北宋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并经营西域,加之燕云十...
原创 一... 在战场上,有一句名言,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无能的将军,有的时候,也许指的是他的军事才能不行,...
原创 清... 前言 皇陵守墓人,消失的职业吗? 皇陵守墓人,曾经是令人向往的铁饭碗。清朝时期,守陵制度达到鼎盛,守...
原创 看... 北磐人攻打合县,梧帝放弃逃跑,和安国官员共守合县。 看懂丹阳王和梧帝合拟国书的原因,才知大结局里,一...
原创 一... 清代广东省有个读书人名叫谢启祚,家境优渥。从少年时起参加科举考试,考到98岁才中举。第二年进京参加会...
原创 “... 在说到古代王朝的时候,还这是有诸多的盛世王朝值得我们去详述,大秦王朝自然是不必说,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