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靳辅:清代治河第一人,为治水患一日连上8道奏折,死后名垂千古
迪丽瓦拉
2025-07-20 05:03:07
0

2022年,古装历史剧《天下长河》在湖南卫视上映,这部以治理黄河水患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了治水能人靳辅的故事。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水患当做第一要务。清朝时期,黄淮水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水患。为此,生活在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可谓苦不堪言。

康熙亲政之后,将三藩、河务、漕运六个字,书写在宫中的柱子上。希望能够在他执政期间,彻底解决这三件大事。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完成这三个宏愿,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在康熙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名叫靳辅的人横空出世。

康熙十六年,原安徽巡抚靳辅被任命为河道总督,至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治水生涯,终成清代“治河第一人”。

但成也治水败也治水,靳辅在治理水患之时,曾因遭到康熙误会两度被革职。后来虽被重新启用,但却因年老体衰病死于任上。

那么,素有“清代大禹”之称的靳辅,人生有哪些传奇故事呢?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背后,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靳辅出生于明朝末年,祖籍山东历城。后来,祖上在明初时期被迁至辽阳,此后靳氏家族开始在当地落户。

靳辅的父亲官至通政使司右参议,为此他小时候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靳辅9岁时母亲去世,经历丧母之痛后,他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为人处事方面颇有小大人之感。

靳辅17岁时,以官宦后代的身份出任“笔帖式”,即低级文书官员。平时主要负责抄写、翻译满汉文,足见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

两年后,靳辅被调入翰林院担任编修。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外加在工作期间表现优异,短短一年后又被调至国史馆,负责编修一类的工作。

公元1658年,靳辅开始担任内阁中书一职。一段时间后,升迁至兵部员外郎,这个时期的靳辅官职虽不高,但却是一个踏实肯干之人。

康熙登基之后,靳辅在此后的十年中一路升迁,并成为了康熙的近臣。康熙十年,他被外调至安徽担任巡抚一职,领授从二品官阶。

靳辅在安徽履职期间,身为辖区内的军政首脑,一直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期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在当地的官声可谓人人称道。

康熙十六年,45岁的靳辅被康熙任命为河道总督,身为正二品封疆大吏,靳辅被康熙委以重任。自此之后,一直到靳辅因病去世的15年间,他始终致力于治河筑堤。

当时,黄河、淮河几乎每年都会泛滥,尤其是遇到雨季之时,河水暴涨、冲毁堤坝是常有的事情。因此,也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

治理黄河、淮河水患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操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在滔滔不绝的黄淮水域面前,人类简直渺小得不值一提。

毕竟,在生产力和技术,都十分落后的清朝时期,要想真正平息水患,不仅要有治水的真本事,而且还要是一个敢于为民谋福的廉吏。

诚然,靳辅绝非天生的治水能人,他到任之后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河道年久失修,外加缺乏专业治河人才。

而且,治理水患是一件非常耗费银两的事情,只有拥有充足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持,才能让治理水患从纸上落到实处。

上一任河督王光裕就是因为钱粮不足,所以根本没有动工。在这个紧要关头,康熙力排众议让靳辅担任河督,希望他能化腐朽为神奇。

靳辅的确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治水人才,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考察,并广泛地听取了来自多方面的建议。

历时两个月之后,靳辅上疏康熙:“臣到任后,深入走访了士、兵、民、工匠、夫役等,虚心采择各方建议,以期能完成治河大业。”

此后,靳辅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制定了将河道、运道合二为一,共同治理的治河思想。并认为黄淮水患的根本在于阻塞,以及因阻塞引起的河道迁移。

基于这种治河理念,靳辅几乎推翻了前任的所有治水经验,采用因势利导和随时制宜的方法,继而让治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实则,靳辅总结的治水方针,其实与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十分类似。当然,靳辅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治河方法,比如“寓浚于筑”等皆为创新。

康熙认为靳辅的治河方法可行,此后靳辅便开始主持治河工作。动工之后,靳辅命人清理黄、淮两河交汇处的淤泥,即欲想让下流畅通无阻,必须让上流先疏通。

康熙十七年,靳辅的治河之法颇见成效,此后又先后对漕运展开了治理。期间,靳辅十分重视改变运口,不仅缓解了黄淮淤堵的问题,而且也彻底解决了淤淀之患。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靳辅在治河期间,一边治河一边发生水患,继而引起朝野的巨大争论。无奈之下,康熙只能下令革掉靳辅的职务,但仍然让他负责监督治河。

四年之后,由靳辅督修的黄河又在宿迁徐家湾决口,继而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又传来了萧家渡决口的消息。

工部尚书萨木哈等人,纷纷上疏弹劾靳辅,并要求他赔偿萧家渡决口的损失。

面对这个天文数字,康熙深知靳辅无力偿还,于是他决定命令靳辅,即日赶回京师并当面做出解释。

此后,靳辅又历经了一次革职处分,但康熙仍然相信他的才能,只不过当他再度被启用之时,早已经不复当年了。

公元1692年,60岁的靳辅官复原职,但最终却因身体原因请辞。自同年七月二十六日后,一直处于高烧不退的状态,最终逝世于任所。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靳辅身为康熙朝的河道总督,他对康熙的知遇之恩甚为感激。客观地说,靳辅在治河期间,的确经历了一些挫折。

但最终被康熙誉为“治水第一人”的靳辅,顶住了压力并完成了治水任务,单凭这一点他就足以被后人所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4个近乎灭族的时刻,每一次危机都会出现一盖世英雄 咱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其中我们...
原创 被... 前言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走过时间长河,跨越山河走到如今,历经风霜剑雨,...
原创 李... 前言 古代历史上众多世家大族,有的皇帝需要依靠,有的到了一定阶段皇帝自然而然开始忌惮。 在隋文帝建立...
原创 武... 众所周知,在古代各个皇帝都有着自己独立的陵墓,而且还会有自己的皇后和嫔妃们同葬。但是在唐代有这么一个...
原创 当... 日本在近代敢于侵略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分析...
原创 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打响了对中国全面侵略的第一枪。这一事件不仅令中国陷入...
原创 曹... 刘备袭取益州后,开始觊觎有西川锁匙之称的战略要地汉中,曹操得知后大为惊惧,不欲刘备染指汉中进而威胁关...
原创 清... 1644年,吴三桂和多尔衮联手,在山海关之战打败李自成,李自成撤退,之后在北京称帝,便迅速离开北京,...
原创 华... (作者:赵辉)中国的夏朝是否存在?夏朝的国都究竟在哪里?夏朝的国都究竟是怎样的规模?长期以来都是困扰...
原创 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伪... 巾帼英雄陈修良 在战争时期,渗透与侦察都是相互的,毕竟了解更多信息就能为最终的胜利增添砝码,所以在新...
原创 关... 关兴和张苞是蜀汉将二代中的佼佼者,那么他们两人谁更厉害呢? 刘备发动伐吴之战时,为了争做先锋大将,张...
原创 殷... 大家好,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是,殷郊大婚,纣王抓住儿媳的手不放,太子妃的做法惊呆妲己! 我们都知道...
原创 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朝消灭其他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在讨伐六...
原创 明... 今天我们聊一聊「明朝败家子」穿越爆笑明史漫画。 「明朝败家子」根据上山打老虎额所著小说改编,一个21...
原创 列... 首先要强调的是,列宁在临终前察觉到斯大林将来可能出大问题,急着想要把斯大林从党的总书记位置上拿下来,...
原创 如...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历史如同一...
原创 元... 元朝当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的历史中,就能一目了然。 公元 12...
原创 巫... 南昌海昏侯汉墓的出土,使得刘贺这个同时兼有帝、王、侯三重身份的特殊历史人物,一时步入公众视线。他是大...
原创 梁... 梁启超的襟怀 文|陈鲁民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大导师,他们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