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叶
编辑|昭明
1661年,满清入主中原的首位皇帝顺治驾崩。据史料记载,顺治6岁登基上位,在位18年,24岁时就命丧黄泉。
皇朝兴盛时期,却只活到24岁,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那么,顺治帝到底为何而死?历史上众说纷纭。
可大家看看他的生活状态,就知道能活到24岁就已经是一种奇迹了。
一、被多尔衮掌掴的童年
1626年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就此继位,此时的多尔衮正值壮年,在兄长皇太极的指挥下,率军四处征战,期间立下众多战功。
然而,1643年皇太极突然病逝,临终前并未指派继承人,致使满清皇室开始了凶险而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多尔衮在多年的征战中,早已笼络了众多亲信,再加上他在军队中威望极高,争夺皇位自然是底气十足。
不过,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虽然没那么多功绩,但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他是当时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
豪格多年来跟着皇太极征战四方,不到三十岁就已被亲封和硕肃亲王,如此表现继承大统自然说得过去。
但权势滔天的多尔衮自然是不容忍豪格继承皇位,双方展开了竞争。
最后孝庄太后看不下去了,在其斡旋下,多尔衮退让一步,提议让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这一方案得到八旗贵族的一致认可。
当时福临才不过6岁,正处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就已成为天下之主。但继位后的顺治帝并没有实权,朝中大权落在了叔叔多尔衮身上。
当时多尔衮为了巩固地位,以各种手段铲除异己,逼迫顺治帝加封自己为皇父,将顺治帝的印玺收为己有,出行时的仪仗规格堪比皇帝。
后来,多尔衮干脆自己发号施令,替代顺治帝颁布各项法令,年幼的顺治就此成了一枚棋子。
权势滔天的多尔衮,很快又被传出和孝庄太后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得知母亲为自己委身多尔衮,顺治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多言。
正是在多尔衮的掌掴下,童年的顺治倍感屈辱,饱受精神折磨,每天都会被噩梦惊醒,其健康也遭受了影响。
二、呕心研读,损伤身体
孝庄遭受了屈辱后,将全部希望都放在了儿子顺治身上,她希望儿子能够钻研国事之政,研读经史子集,早点强大起来,摆脱“皇父”多尔衮的控制。
尽管顺治帝不懂得母亲为何委曲求全,可他知道唯有多多学习,掌握治国理政的能力,才能摆脱多尔衮的控制。
因此,他每天起早贪黑,天不亮就开始背读诗文,翻阅诸子百家,苦心研读,以至于伤了身体,曾有一次读书读到呕血。
年幼的顺治帝,本该多多休息,才能保证身体更好的发育,但他却承担了那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结果身心健康进一步被摧残。
直到1650年多尔衮“突然暴毙”,顺治帝这才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如果不是多尔衮意外死去,恐怕顺治帝一生都难以“亲政”。
顺治帝掌权后,第一时间稳固皇权,待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后他,他迫不及待开始了对多尔衮一党的打击和清算,过去对他嚣张跋扈的罪臣全都得到了惩罚。
他还宣布了多尔衮的14条罪状,剥夺其一切封典,为了解恨,更是下令对多尔衮“毁墓掘尸”。
然而,因长期不理朝政,顺治帝掌权后常常任性妄为、独断专行,还纵容太监干政。
这种大喜大悲的性格,让年轻的顺治帝精神状态比较差,身心并没有得到恢复,反而加速摧残。
三、纵情过度
顺治帝虽然最初时只能当个傀儡皇帝,可为了延续其血脉,孝庄太后早早就为其挑选了不少妙龄女子,充实其后宫。
尽管顺治帝对这些女子并没有什么感情,但长期受到压抑的他,开始用这些女子发泄情欲,释放心中的烦恼。
顺治的长子牛钮1651年出生,这一年他才不过14岁,身体正是发育的关键时期,顺治却已游走在女色之中。
据了解,顺治亲政后不受管教,做事唯我独尊,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则完全放纵自己,其后宫数量也在不断扩张。
据了解,顺治亲政的8年时间里,先后册封了超20个妃子,再加上没有名分的宫女,其总人数多达50余人,这段时间的放纵对其身体造成了严重损伤。
在顺治帝19岁那年,遇到了一生所爱董鄂妃,这个女子的到来让他灰暗的内心世界中迎来了光明和希望。
董鄂妃是大臣鄂硕之女,顺治13年时就被选入宫内。和其他女子不同的是,她从小就酷爱读书,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且身上具备着江南女子的温婉,让顺治帝对其一见钟情,册封其为皇贵妃。
为了表达对董鄂妃的喜爱,顺治帝还在册封当天大赦天下,这可是只有皇后才有的待遇。
有了董鄂妃,顺治帝的情感世界得到了依靠,他恨不得每天都陪在董鄂妃身边。而董鄂妃却劝他“雨露均沾”,这样才能多生一些子嗣。
正是董鄂妃的善解人意,使得顺治帝在短暂的一生中诞下14位子嗣,分别由不同嫔妃所生。
四、悲伤过度,死因成谜
董鄂妃入宫次年就生下了皇子,为顺治帝的第四个子嗣。顺治对其十分宠爱,每天都会陪着其玩耍。
但让人意外的是,皇四子出生不到一年就夭折,这让董鄂妃深受打击,不幸染上了疾病,结果一病不起,要不了多久就香消玉损。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十分悲伤,将其追封为皇后,并为其举办了超规格的葬礼,还将皇四子追封为和硕荣亲王。
没有了董鄂妃,顺治也就失去了精神依靠,对俗世万念俱灰,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身体也愈发消瘦,一年后也随之驾崩。
可以说,从顺治帝的生活状况,就可发现他能够活到24岁就已是奇迹。但顺治帝的离世,在历史上也众说纷纭,没有准确答案。
一种说法是,董鄂妃离世后,他悲痛欲绝,为爱出家。至于为何,还因史书对顺治帝病逝的记载只有“崩于养心殿”寥寥几字,这可非常不正常。毕竟史书对任何皇帝的生平都会详细记录,更何况顺治帝是大清盛世时驾崩的帝王。
《清史稿》上也只是记载“上不豫”三字,也没有说明明确的病症。
仔细查阅史料得知,董鄂妃去世后,两个月后顺治帝就有了“削发为僧”的想法,最后在禅师玉林通琇的劝诫下才未实行。
在清康熙年间,康熙对白云寺一直奖赏有佳,这座普通寺庙为何能享受皇家礼仪?民间猜测顺治帝可能在此皈依佛门。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帝得了“天花”而死,毕竟在“顺治皇帝大事年表”中就有相关记载,只是从患病到去世才只过了五六天,未免太快了些。
历史学家猜测,顺治帝心力憔悴,身体十分虚弱,病毒趁虚而入,以至于他在生理、心理的多层打击下就此驾崩。
“欲戴皇冠,先承其重”,顺治帝作为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却因在童年时承受太多的折磨和压力,身心早早被摧残,这才使得其英年早逝,不得不说他的短暂一生太过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