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平生最无奈的一计,四个儿子只能立刘禅为太子,诸葛亮大喜!
迪丽瓦拉
2025-07-20 07:33:21
0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的知名度极高,蜀汉的第二任国君,他任蜀国皇帝时,一事无成,蜀国灭亡后又乐不思蜀,因他小名阿斗,在民间,故有“扶不起的阿斗”的歇后语。刘禅,也成为庸君的典型代表。很多人更是疑惑不解,刘备只有刘禅一个儿子吗?当然不是,刘备有四个儿子,但是只能立刘禅为太子,这其中包含刘备最无奈的一计,而诸葛亮在得知刘禅为太子之后大喜。

在东汉末年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刘备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创建了蜀汉政权,让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而刘备对于曹操和孙权,他的起步可以说是最低,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就是朝中得势的宦官,而孙权也不差,父亲孙坚是长沙太守,在讨伐董卓时甚至被封为战神,有着很高的名气。父亲去世之后,哥哥孙坚带着几个老臣打下了江东这块地盘,轮到孙权时他马上继承了父兄基业。

相比之下,刘备的境遇可以说最为凄惨,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他的境况也就是个织席贩履之徒,凭借平定黄巾起义的军功也就当上了一个小小的平原县令,而正是这份遭遇也让刘备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曹操更是评价刘备为“枭雄”对于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刘备,选择这样的无能懦弱的继承者,刘备的心中也有说不出的无奈。

刘备有四个儿子,分别为刘封、刘禅、刘永和刘理,不过刘禅却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对于刘备来说,之所以要立刘禅为太子,主要还是出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考虑。通过这一方式可维护皇权稳定,以免出现兄弟阋墙的悲剧。这就要求继承人既是嫡出的,又是长子,唯独刘禅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在东汉年间,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度的原则从来没有被取代。帝王世系大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以先天的出生定序摈弃后天的人为选择。而若是选择立幼废长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政权的颠覆,例如袁绍与刘表在当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当时虽然刘备名义上的长子是刘封,但他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实际上只是刘备的义子。与刘备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所以不管怎么样刘封都已经被排除在外,建安十六年,刘备攻进益州的时候,刘封正值壮年且作战勇猛,在义父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不少功绩,怎奈他连刘备的庶子都算不上,名不正言不顺,不仅如此,刘封最后的结局也十分凄惨因为没有救关羽被斩。对于诸葛亮来说,杀刘封也是他的主意,封刘禅更是他的主意,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控制整个蜀国!

另外在当时刘备备刚刚建立蜀汉政权时就立了太子,此时刘禅不过14岁,他的两个弟弟年龄太小,压根没有竞争力可言,所以理论上只要刘禅没有什么太大过错,皇位自然就会是他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东汉末年的几位皇帝都是因为年幼登基才沦为奸臣傀儡,皇权名存实亡,所以为防止再度出现大臣把持朝政的局面,三国时期的统治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措施。

最终刘备经过“夷陵之战”一病不起,临终将刘禅与蜀汉的江山都交给了诸葛亮,而这也正中诸葛亮的心意,但是刘备在临终还是要最后制约住诸葛亮。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刘备临死之时,想要稳固皇权,必须要取得控制军队和政权多数的派系支持,而当时刘备身边的人都属荆州派系,诸葛亮又是荆州派系的核心人物之一。诸葛亮即是辅佐朝政最有力的人选,也是对朝政威胁最大的存在。此外,刘备死前还设计了复杂的权力制约结构,对诸葛亮进行实质的限制。他将权力分给三个派系,让尚书令李严“同为辅命大臣”,统领内外军事,并给了原从派系的代表赵云一定的权力,让他们互相进行牵制,以避免一方权势过大,生出篡权之心。

但是让刘备没有想到的是,他最后想要三方制约稳住诸葛亮,却没能起到作用,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赵云就更加不用说,刘禅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从诸葛亮的人事安排就可窥见一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侍郎是尚书台的属官,而侍中衔更是因为亲近皇帝而加封的殊荣,如此几位皇帝本该最为亲近的私人助理却也由丞相来任用。刘禅完全就成为一个摆设,刘备在世之时,只给诸葛亮一个丞相名头,并没有让他开府治事,而刘禅登基之后才让诸葛亮真正开府掌权。

面对诸葛亮的大权独揽,刘禅有多种选择。但是刘禅清楚,自已无论是从能力还是权术的应用上,都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即使从权力上看,他这个皇帝也不如诸葛亮这个丞相大。他除了委曲求全,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为保住皇位,也为了祸及黎民,刘禅只能一次次松开紧攥的拳头,维系与诸葛亮这间表面的君臣关系,并慢慢养成谦恭、忍让、理智的性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期却能帮助大明压制皇太极? 先说结论:当然压着打说不上,但总体来说,大...
原创 他... 作为封建时代的畸形产物,太监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他们服侍那些贵族,每天都要看脸色行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
原创 日... 引言 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薄命佳人》 古时候女子社...
原创 大... 人生的路很长,但决定你命运的,就是关键那几步,走好了人生便会一帆风顺,走不好磕磕绊绊一生不舒坦。 人...
金庸: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 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
原创 美...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从贸易到科技,从人权到台湾,从南海到香港,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发生摩擦...
解放军有多少个山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在见到陈士榘时,笑着打趣了一句:“要说山头,我们还是一个山头的哩,都是井冈山的...
原创 “... 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无能导致国人被列强践踏,因此后世人对晚清的腐败非常痛恨。 溥仪作为满清最后一个皇...
诗歌背后是活泼泼的生命 如果中国也有桂冠诗人,我想,那个人必定是白居易。 翻阅他的年谱,有一个时期格外引人瞩目,那就是令当时...
原创 毛... 让猫吃辣椒的智慧: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策略大揭秘 咱们来聊聊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的事儿。那时候啊,咱们国...
原创 原... 只要有文化的地方,都无可厚非的出现了各种不一的政权,而多数政权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政权寿命的不等,有...
原创 “... 历史爱好者们,你们可能对清朝最后割让的领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面积相当于1.3个香港的土地。清朝,这...
原创 毛... 我党官方对于毛主席的身份定论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
原创 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春... 导语:郑桓公仍然实行的是“工商食官”政策。商人仍处于奴隶地位,是在监视看管下经商的,总监就是世子掘突...
原创 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沉浸在了民族解放的狂欢之中。然而,这场胜...
原创 他... 在清代,除爱新觉罗家族外,最著名的姓氏可能是满洲的八个姓氏。在汉族中,有许多大家族,但只有两个家庭可...
原创 卢...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问题是资本供给问题,中国的问题是分配的问题。资产的分布决定了人民的幸福。听听卢先生...
原创 李... 晚清时期,由于清朝奉行“闭关自守”,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列强迅速崛起,而此时的晚清还在认为西方...
原创 大... 大名鼎鼎却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它到洪武二十六年裁撤它仅仅存在11年,就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