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朝乱世终结者,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一生
迪丽瓦拉
2025-07-20 07:32:53
0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开启了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乱世,在这个历史轮回中,无数英雄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势力攻伐不断,最后是隋文帝杨坚出场,结束了乱世,建立了隋朝,中国从此又回到大一统时代。

而这一切都要从隋朝建国四十年前的一个夜晚说起。

杨坚的出生

541年,六月十三日晚上,在西魏冯翊郡同州城的般若寺里,一个女子产下了一个婴儿。

这时候院子里被一团紫气笼罩,似乎预示着这个孩子未来定是不平凡。

这个孩子的父亲叫杨忠,母亲叫吕苦桃,杨忠为他的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坚,希望他以后能坚定、坚毅。

在一家人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位叫智仙的比丘尼来到般若寺,她对杨忠夫妇说:你们孩子不是一般人,不能在凡间抚养,我佛慈悲,就把孩子交给我抚养吧。

杨忠夫妇本来就是忠实的佛教徒,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她,在府邸中单独开辟一处地方,改建成寺庙,供智仙居住。

就这样杨坚在智仙的呵护抚养下慢慢长大,一直过了13年。

杨坚的青年时期

13岁的杨坚离开了比丘尼智仙,进入太学读书。

在这里,杨坚结识了一帮好友,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这些人脉在日后都派上了用场,很多人都成了隋朝的开国功臣。

又过了几年,杨坚16岁的时候就结婚娶妻了,娶了比自己小两岁的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她是独孤信的女儿,而独孤信同样非常出名,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

因为他有三个女儿成了皇后,其中,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

独孤信还是西魏的高级将领,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宇文泰创建了府兵制,以八柱国体系为核心,还有十二大将军,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这十二大将军之一,他们都是西魏的高级将领,可谓强强联合。

但是这段婚姻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幸运,在他们大婚当年,西魏丞相宇文泰病逝,西魏也随之灭亡,第二年,北周建立,宇文泰的长子宇文觉登上皇位。

此时的宇文觉仅仅15岁,顾命大臣宇文护执掌了朝政,他开始对元老大臣开始打压,独孤信被逼自尽,独孤家族成员也被贬流放,家族风光不再。

对独孤家人人都避而远之,但是患难见真情,杨坚丝毫没有嫌弃独孤伽罗,反而更加呵护。

杨坚的仕途

北周建立后,宇文护的权势极大,甚至到了能废立皇帝的地步,宇文觉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废杀,然后宇文毓即位,同样不过三年就被废杀,之后宇文邕即位,走马灯式的换皇帝。

557年,杨坚17岁,宇文护开始拉拢他,给了他一个右小宫伯的职位,主要工作就是宫廷宿卫。

其实,宇文护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杨坚在他和皇帝之间站队,如果选择了宇文护,就要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汇报给宇文护。

这让杨坚左右为难,他去咨询父亲杨忠,得到的建议就是哪边都不站,和稀泥。

杨坚的这种态度让宇文护很不满意,但是他父亲毕竟是十二大将军之一,还是要给点面子,所以没有撤销杨坚的职务,但是小鞋还是要穿的,就不再升迁他的职务。

杨坚在宫廷宿卫的职务上一干就是八年,一直到565年,25岁的时候,新的任命下来了,杨坚晋升为大将军,出任随州刺史。

在随州没多久,杨坚又被调回了长安,之后,他的母亲病重,他就辞去了职务,守在母亲身边,这个孝行为他赢得了好名声,在京城广泛流传。

三年之后,父亲杨忠病逝,杨坚便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

572年,北周朝堂变动,北周武帝宇文邕杀了专权的宇文护,进入周武帝时代。

很快,宇文邕就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杨坚表现亮眼,是重要功臣,被任命为定州总管。

定州是河北第一军事重镇,是战略要地。

之前有无数的暗示,相面,昭示着杨坚的不凡身份,在定州,杨坚就不断招揽人才,扩大自己的集团势力。

但是,没过多久,宇文邕开始猜疑杨坚,于是,十个月后,就把杨坚调离定州,改任南兖州总管。

权臣杨坚

578年,宇文邕兵分五路,征讨突厥,但是,大军刚出发没多久,宇文邕就病倒了,之后就驾崩了。

太子宇文赟登基,因为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嫁给宇文赟做了太子妃,现在自然就成了皇后,杨坚成了国丈。

于是,杨坚马上就被调回了中央,封为上柱国、大司马,执掌军政大权。

宇文赟是个昏庸又残暴的君主,武帝宇文邕下葬后,他就要求大家换下丧服,穿上常服,然后将后宫嫔妃据为己有,还对父亲留下的大臣进行杀戮。

由于长期受到父亲的严格管教,宇文赟不喜欢别人来教育自己,不喜欢别人提意见,而恰恰在这时杨坚认为刑罚太重,上书建议减轻刑罚。

要不是杨坚是国丈,估计就被杀了,但是从此之后就被冷落,然后大女儿杨丽华又惹恼了宇文赟。

杨丽华为人宽厚,宽容,不争宠,有一次,喜怒无常的宇文赟对她发怒,但是杨皇后不申辩,不求饶,非常平静,这让宇文赟更加愤怒,逼迫她自尽。

最后是独孤伽罗进宫求饶,磕头磕的头破血流,才饶了一命,但是此后对杨皇后态度非常差,经常说要杀她全家,杨坚从此也非常谨慎,生怕再出差错引来杀身之祸。

就在这个时候宇文赟突然驾崩,杨坚的老同学郑译联合其他大臣以“侍疾”名义把杨坚召入皇宫,杨坚便下令秘不发丧,矫诏任命自己为辅政大臣,总领中外兵马事。

就这样杨坚矫诏辅政,成了北周权臣。

三总管之乱

杨坚知道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地方上还有很多北周宗室和勋贵,他们有威望,有军事力量,一旦联合反叛,自己地位不保。

于是,杨坚找了个理由,以宣帝宇文赟的名义征召五位藩王入京,五位藩王到达京城后才发现皇帝已经驾崩,杨坚已把持朝政,但是为时已晚,杨坚以造反的罪名抓捕诛杀了五位王爷,清除了北周的宗室势力。

很快,周宣帝驾崩和五王被杀的消息就传开了,杨坚根基不深,那些元老勋贵自然不服,相州总管尉迟迥第一个站了出来,宣布起兵讨伐杨坚。

然后,他的侄子青州总管尉迟勤也起兵响应。

尉迟迥起兵之后,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随之起兵,这就是北周末年的三总管之乱。

他们的统治辖区占了北周领土的一半以上,来势汹汹,但是他们各自为战,所以,杨坚兵分三路,各个击破。

在大战之前,杨坚首先争取到了并州总管李穆的支持,李穆是跟随宇文泰打天下的元老级重臣,有威望,又有精兵强将,有他在,京城长安就多了一道屏障。

两军开战,由韦孝宽和高熲率领的中央军跟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率领的关东军在沁水两岸对峙。

中央军在河上搭建浮桥,准备开始进攻,尉迟惇也有对策,他在上游扎了木筏,用火点燃,想冲毁浮桥。

高熲又让士兵在河中筑起一个个土狗,就是形状类似狗的土堆,用来独挡木筏。

很快浮桥就搭好了,大军以最快的速度过了桥,并且烧毁了浮桥,背水一战,士气高涨,尉迟惇的军队大败,狼狈的逃回了邺城。

尉迟迥率领十几万大军亲自出战,与韦孝宽的大军激战,尉迟迥军逐渐占了上风。

就在这时旁边的山坡上聚集了从邺城来观战的百姓上万人,中央军中的宇文忻出奇招,命令士兵朝山上射箭,受到惊吓的老百姓纷纷往邺城跑,正好与尉迟迥的军队冲在一起。

宇文忻大喊“贼败矣”,这边的士兵都想建军功,纷纷往前冲,而尉迟迥那边本来就被老百姓冲的有点乱了阵脚,听到喊败了之后,一部分人就开始逃命了。

就这样,中央军打下了邺城,尉迟迥最后被逼无奈,拔刀自刎。

而另外两路大军进展要顺利的多,没费什么力气就平定了另外两个总管。

杨坚平定三总管之乱,铲除了地方勋贵势力,为他做皇帝铺平了道路。

建立隋朝,开皇盛世

581年,杨坚41岁,以李穆为首的大臣开始劝杨坚登基,当然杨坚还是要礼节性的推辞一番。

在二月十四日这天,九岁的周静帝宇文阐禅让,杨坚接过玉玺,正式登基,国号为隋。

虽然杨坚之前就处死了宇文五王,宇文氏已经对他没有威胁,但是斩草除根,登上皇位后,杨坚就将北周宇文氏的子孙全部处死,这也招致了后世骂名。

登基之后,隋文帝开始了国家建设,在官僚体制方面,他推出了三省六部制,这在中国古代官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影响了此后一千多年。

然后,又进行了律令改革,颁布了新法令《开皇律》,减轻了刑罚,废除了很多酷刑,然后又简明律法。

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当时的州郡泛滥,地方官吏太多,隋文帝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全国508个郡全部取消,以前的州郡县三级改为了州县两级,第二步是合并州县,减少数量,第三步是将地方官吏的任免考核权收归中央吏部,加强中央集权。

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隋朝逐渐强大了起来。

大一统时代

隋文帝虽然建立了隋朝,但是还没有完成大一统,他平定了北方的突厥隐患,消灭了附属政权西梁之后,就剩下南方的陈朝了。

588年3月,隋文帝宣布讨伐陈朝,杨坚集结了51万大军,分成三个集团军,分别由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率领。

陈朝后主陈叔宝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根本没把杨坚放在眼里,就在他跟众人喝的酩酊大醉的时候,隋军已经突破了长江天险,从建康城的三个方向合围而来。

陈叔宝才着急了起来,但是最后的方案就是由大将萧摩诃带领十万大军主动出击。

萧摩诃带领十万陈军出城后,队伍南北排列,首尾不能相望,犹如一盘散沙,最终被贺若弼的八千人击败,主帅萧摩诃被俘。

隋军进入建康城,陈叔宝抱着两个爱妃躲到了一口深井里,被隋军抓获,陈朝灭亡。

这一年是589年,标志着分裂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完成了大一统。

结束了平陈战争后,隋文帝就开始推行休养生息的国策,要求士兵解甲归田,避免劳民伤财,然后减轻赋税,使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也迅速增长。

但是,隋文帝在位后期发生了转变,他耗费巨大修建了仁寿宫,他的性情和治国政策也发生了转变,盛世景象已不在,甚至有衰落迹象。

604年,隋文帝杨坚驾崩于仁寿宫。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与割据,建立隋朝后,内整制度,外服四夷,完成了大一统,他建立的制度影响后世千年,所有的这些都值得上一个“千古一帝”的称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期却能帮助大明压制皇太极? 先说结论:当然压着打说不上,但总体来说,大...
原创 他... 作为封建时代的畸形产物,太监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他们服侍那些贵族,每天都要看脸色行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
原创 日... 引言 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薄命佳人》 古时候女子社...
原创 大... 人生的路很长,但决定你命运的,就是关键那几步,走好了人生便会一帆风顺,走不好磕磕绊绊一生不舒坦。 人...
金庸: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 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
原创 美...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从贸易到科技,从人权到台湾,从南海到香港,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发生摩擦...
解放军有多少个山头? 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在见到陈士榘时,笑着打趣了一句:“要说山头,我们还是一个山头的哩,都是井冈山的...
原创 “... 清朝末年,因为清政府无能导致国人被列强践踏,因此后世人对晚清的腐败非常痛恨。 溥仪作为满清最后一个皇...
诗歌背后是活泼泼的生命 如果中国也有桂冠诗人,我想,那个人必定是白居易。 翻阅他的年谱,有一个时期格外引人瞩目,那就是令当时...
原创 毛... 让猫吃辣椒的智慧:新中国初期的经济策略大揭秘 咱们来聊聊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的事儿。那时候啊,咱们国...
原创 原... 只要有文化的地方,都无可厚非的出现了各种不一的政权,而多数政权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政权寿命的不等,有...
原创 “... 历史爱好者们,你们可能对清朝最后割让的领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面积相当于1.3个香港的土地。清朝,这...
原创 毛... 我党官方对于毛主席的身份定论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
原创 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春... 导语:郑桓公仍然实行的是“工商食官”政策。商人仍处于奴隶地位,是在监视看管下经商的,总监就是世子掘突...
原创 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全中国人民沉浸在了民族解放的狂欢之中。然而,这场胜...
原创 他... 在清代,除爱新觉罗家族外,最著名的姓氏可能是满洲的八个姓氏。在汉族中,有许多大家族,但只有两个家庭可...
原创 卢...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问题是资本供给问题,中国的问题是分配的问题。资产的分布决定了人民的幸福。听听卢先生...
原创 李... 晚清时期,由于清朝奉行“闭关自守”,错过了西方的工业革命,西方列强迅速崛起,而此时的晚清还在认为西方...
原创 大... 大名鼎鼎却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它到洪武二十六年裁撤它仅仅存在11年,就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