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梁启超力荐陈寅恪,是“引狼入室”吗
迪丽瓦拉
2025-07-20 08:33:14
0

梁启超的襟怀

文|陈鲁民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大导师,他们分别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戊戌变法领导人梁启超;哈佛大学博士、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这三位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唯独第四位导师陈寅恪,籍籍无名,鲜有建树,既无博士头衔,也无著作问世。

提名陈寅恪的是梁启超。清华校长曹云祥回复说:“陈寅恪一无著作,二无博士学位,怎能胜任国学研究院导师?”梁启超说:“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正因为梁启超不遗余力地推荐,陈寅恪才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刚满36岁。

也多亏梁启超慧眼识珠,全力推荐,才成就了这位后来在清华园里大显身手的“教授中的教授”,成就了他的辉煌学术事业,奠定了他国学大师地位。按常理说,有此知遇之恩,陈寅恪对梁启超即使不说是感激涕零,至少也应该谦恭礼让。

但是,情况却恰恰相反,陈寅恪不仅从没有对梁启超的引荐表示过谢意,而且还时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与梁争辩不休,唇枪舌剑,不肯稍有相让,有时还出言刻薄,火气很大,丝毫不给梁启超面子。

有一次,因为评价陶渊明,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激烈冲突。梁启超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动机,是当时世风颓败,斯文扫地,他又没力量扭转乾坤,那就洁身自好,拒绝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这也是传统的主流派观点。陈寅恪则针锋相对,认为陶渊明“耻事二姓”才是根本原因。同时,还批评梁启超 “取自身之思想经历,以解释古人之志尚行动”,因为梁也是两朝为官。不管是否有意,这个批评就有点过火且不够厚道。

有人因此嘲讽他引荐陈寅恪是“引狼入室”,他只是宽容一笑说:“无论是批评陈寅恪还是讥讽我的人,都把我们看得太小了。”不客气地把前来挑拨离间的长舌妇赶出办公室。并依然和陈寅恪保持良好朋友关系,切磋学问,互相砥砺。他这里说的一个“小”字所折射出的却正是大师的“大”字,气度之大,胸怀之大,格局之大!

梁启超与李鸿章是多年政敌,一个是维新派首领,一个是保守派头头,两人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但李鸿章病逝后,梁启超并未幸灾乐祸,反而深表悲痛,奋笔疾书,写出了著名的《李鸿章传》。充分肯定了他的贡献和才华,理解他的难处与无奈,书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引起朝野一时轰动,深为梁启超的宽容大度所折服。

最令人佩服的还是他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淡定与理性,大度与宽容。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住进协和医院。经透视检查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肿瘤。手术切除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原本可以不切除的。而且,术后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病情每况愈下。消息传出,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当标本看”。

梁启超虽病势日重,已无力回天,仍抱病执笔,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不久,梁启超便病逝了。

对晚生后学荐人唯贤,尽力提携,以德报怨;对政敌不计前嫌,不落井下石,敢于仗义执言;对误诊宽容大度,谅解安抚,力求客观公正。梁启超的胸襟与其学问一样博大精深,永垂典范,是个天地间大写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现... 揭秘!四川新发现撼动现代人起源理论,非洲起源说受冲击 长久以来,非洲起源说一直被视为现代人起源的权威...
原创 元... 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哪里看出宽松自由。后世学者一定要提防陷入历史迷惑主义,不要把落后文明的治国无方、束...
多地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18日)是九一八事...
原创 古... 经常看戏曲的朋友们相信都对武将的形象并不陌生。在很多戏曲中,古代的武将出场的时候,背上基本上都会插上...
原创 慈...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虽出自女人的口中,但是女人一旦狠毒起来男人应该也是相当惧怕的!慈禧就做到了“女人...
原创 比... 在我们的印象中,比干只是商朝的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但实际上他的身份一点都不简单。 比干原名子干,因封...
原创 淞...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就一步踏进了整整持续18年的战争里。无数的英雄男儿们离开家乡妻儿,...
原创 成... 文/客多 当恶人遇到比他更恶的人时,他就怂了。 西夏曾经欺负宋朝的时候,那可是毫不手软,西夏最猛的铁...
原创 刘... 这是迄今为止在汉长安城长乐宫内考古钻探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建筑遗址-六号遗址,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
原创 宋...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英勇无畏的行动和崇高的品质,矗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比如南宋末年的...
嫦娥奔月并非神话,背后隐藏了一...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天夜夜心。——唐 李商隐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月到中...
原创 元... 刘秉忠,河北邢台县人,天资聪颖,5岁一目十行,8岁日诵百言,23岁遁入空门,取名子聪。此时,海云印简...
原创 教...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因为一部剧而去了解一段历史。现在让我们以帅帅的王一博的这几部剧为线索,连起来了解一下...
原创 《... 《欧洲之心: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彼得·威尔逊著,王顺君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1月版...
原创 民... 民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大师辈出,传奇频现。今天来聊聊这些大师们的学历和毕业院校。 王国维。 人...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 魏忠贤臭名昭著,为何在三年得势期却能帮助大明压制皇太极? 先说结论:当然压着打说不上,但总体来说,大...
原创 他... 作为封建时代的畸形产物,太监没有人权没有尊严,他们服侍那些贵族,每天都要看脸色行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
原创 日... 引言 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薄命佳人》 古时候女子社...
原创 大... 人生的路很长,但决定你命运的,就是关键那几步,走好了人生便会一帆风顺,走不好磕磕绊绊一生不舒坦。 人...
金庸: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 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