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左慈以神秘自居,声称其能力源自遁甲天书,但这仅是小说情节。
那么,历
史上的左慈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这需要我们通过另一位后世知名人物来揭示。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道家学者、医学家和科学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被誉为小仙翁。葛洪著作丰富,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抱朴子》。该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20卷,主要探讨神仙方药、养生延年、驱邪去祸等议题;外篇50卷,则论述人间得失、世间珍品。葛洪巧妙地将道教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开创了先河,成为道家的重要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药学家屠呦呦正是受到葛洪《抱朴子》的启发,成功分离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朱军或许还记得,在之前的视频中提及左慈留在江东后,收了丹阳人葛玄为徒,而葛洪正是葛玄的侄孙。葛玄,字孝先,来自丹阳句容。作为左慈的徒弟,他亦非凡响,相传在江西葛皂山修道,精通符咒等诸法奇术。在宋朝时期,道家逐渐兴盛,北宋徽宗时,葛玄被封为冲印真人,南宋李宗时又被封为冲印福佑真君。后世道教尊称葛洪为葛仙宫,又称太极左仙宫。
据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记载,葛玄确实从师傅左慈那里继承了几部经书,但并非《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遁甲天书。
原文中提到:“于从祖先宫,又从元放受之,凡太清丹经三卷,即九鼎丹经一卷,金叶丹经一卷。”其中,“祖先宫”指的是葛玄,“元放”是左慈的字。这意味着葛玄从左慈那里继承了五卷经书,包括太清丹经、九鼎丹经和金叶丹经。这些书籍显然与道家炼丹术有关,而非什么神兽的上古奇书。通过这些信息,我们逐渐揭开了左慈真实历史经历的面纱。左慈,字元放,号乌角先生,卢江郡人,东汉末年著名方士。他从小居住在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同时勤奋学习五经。
左慈不仅深谙天文星象,更是一位道术高手。在一个月色如洗的夜晚,他仰望星空,预见到汉室将兴,天下即将陷入混乱
。他感慨万分,深知官位再高也终将微末,财富再多也难逃一死。因此,他选择在天柱山隐居,专心修炼道术。
传说,正是在这段隐居时光中,左慈在一个神秘的石室中意外得到了一部九丹金叶经。
据说,那天雷声隆隆,石壁被震裂,露出了这部遁甲天书。此后,左慈的修炼之路更加神秘莫测。
后来,听闻江苏境内的茅山与道教中的峨眉山、罗浮山有着神秘的联系,左慈便前往茅山修炼。
据说,他在那里得到了三株神灵芝,这段经历被记录在太平预览卷667中,引用了真诰的内容。
尽管三国演义中左慈自称在峨眉山修道30年,但这很可能是小说的艺术虚构。
裴松之在博物志中记载,曹操为了寻求方药和养生之法,四处招揽方术之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慈与华佗等人成为了曹操的座上宾。而曹植的变道论中提到,左慈的傍身才艺竟然是房中之术。这一说法在左慈徒弟的侄孙葛洪的鲍朴子内篇中也得到了印证,使得曹植的说法更具可信度。
关于左慈戏耍曹操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葛洪所处的晋朝。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左慈的徒子徒孙们为了洗刷他成为曹操座上宾的污点而创作出来的故事情节,用以掩盖左慈为了满足曹操某些方面的癖好而投靠他的事实。由于史书后汉书是在葛洪之后近100多年才成书的,因此它对左慈的记载可能也受到了前朝葛洪等人的影响,导致很多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
最终,左慈回到了江东,收下了丹阳人葛玄为徒,并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据传说,左慈最终活了134岁,成为了一位传奇般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