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文化的地方,都无可厚非的出现了各种不一的政权,而多数政权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如政权寿命的不等,有的能做的“数百年”,而有的仅仅几十年,甚至几年就走向了陨落,这里可以参考李唐与秦朝。又比如兴盛程度的不等,有的能走向兴盛,被称为盛世王朝;而有的永远都是积弱状态,每一次想起这个政权,都是一副病秧子的感觉,如大汉与南北朝。
当然这些政权似乎也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共性,诸如多数的建立者都是汉人。汉人王朝确实是建立在足够依据上的,而随便列举下发现汉人统治确实居多,如商周再到汉唐。而只有极少数政权似乎与汉人无关,如果就大一统意义来看,似乎只有元朝,以及满清符合这样的定义。
可能他们都同属少数民族,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都曾一度做到了兴盛,尤其是元朝。但是兴盛的同时我们发现他们又存在些许差异,如满清确确实实做到了“长寿”,这种长寿足足是以三百年为基础的。而反观元朝,与满清相比下,他似乎要短命的多,差点都没撑到百年。那么,到底是什么差异造成两个如此相似的政权,却又那么的不同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两个王朝对待权力的态度,这种态度分为集权与分权。我们能看到,元朝似乎对权力方面不存在特别明显的概念,由此才会诞生一种制度,而此制度确实某些方面是超前的,那就是行省制。但是超前的同时,却又忽略了某些弊端。这种弊端就包括只在意到中央,却忽略了行省,尤其是南方的行省。当时对诸多行省的要求只有纳税,似乎只要纳税了,那么什么稳定和贫富等都和中央无关。
而反观满清,似乎他们更重视“控制”,当然这种控制也体现在多方面,诸如经济与政治。当然最明显的还是文化,因为彼时的另一种文化政策我们是极其熟悉的,那就是文字狱。显然满清是聪明的,因为他们明白文化对于某特定政权的意义。
接着就是对待本族百姓的方式,我们发现两个政权下也有明显对比,甚至是差别。如明朝,按任何统治者来看都应该照顾本族百姓,但是蒙古人似乎一点没有受益。没有受益就算了,甚至当元岌岌可危时,多数蒙古人身份地位要比当时的汉人还低。由此,整个蒙古族就不会想着怎么稳固这个王朝,毕竟他们没有受益。
反观满清,从八旗制度伊始,我们都能看到满人在彼时到底是怎样的“尊贵”。而同时期的汉人似乎就要难过很多,这些能从诸多作品里都可体现。正因为满清能把本民族百姓利益放在首位,那么自身统治才会有阶级基础。
最后就是对于汉文化,他们似乎存在态度上的差异。先是元朝,我们都知道在那时流行着人的等级划分,而看看最后一级,好像就是汉人了。最后一级就算了,似乎元对于儒学也是极尽的“刻薄”。对自己划个等级其实都不会太介意,但是一下子把我们的儒学埋没了,那肯定就有反对声了。
再看“聪明”的满清,他们似乎一直在做的都是怎么融入与更好的汉文化接轨。当然他们也做了些极端,如“八股取士”等,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的根本学习。而他们的根本学习就是沿用前朝,不创新制度,直接用了明朝的,百姓对于制度熟悉自然不会产生不适应。
注: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上一篇:诗歌背后是活泼泼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