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传庭: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为何他死后,崇祯没有追封反而怨恨
迪丽瓦拉
2025-07-20 13:02:35
0

前言

难道忠诚已不再是美德吗?那为国捐躯,何曾有过善终?为了捍卫王朝的尊严,曾经有过多少人拼尽全力血战到底?

可是最终他们得到的回报却只有冷遇和背叛。

在明朝走向覆亡的最后岁月里,

一位名叫孙传庭的将领挺身而出

,他用臂膀和生命为王朝力争最后的喘息。身旁的同袍或被杀或被困,就连先前的功勋也无人过问。

然而,

他那颗赤诚的心难道就应该被永远掩埋吗?

让我们再次追溯这个不平凡的人物,看看他是如何在那个动荡年代中谱写了传奇的一生,看看他的忠诚和勇气是否值得我们永世铭记。

叛乱狂潮中的明珠

大明王朝建立300多年,一度辉煌灿烂,可是到了崇祯年间,当朝紧锣密鼓之声在京师不绝于耳。农民起义如同燎原野火一般在全国各地燃烧蔓延,

每每都让朝野人心惶惶

就连曾经作为固若金汤的边陲重镇陕西,此时也风雨飘摇了。流寇成群肆虐,连陕西巡抚都被杀害,形势危急到了极点。面对这种危机,崇祯帝也着实捉襟见肘,当世已然人才凋零。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

一个叫孙传庭的人物主动请缨

,要求出任危机四伏的陕西巡抚职位。崇祯帝见他如此勇气可嘉,内心不免一振,居然拿出6万两白银作为"丧葬费"付给了他。

对啊,外人看来,这不过是在送孙传庭去陪葬罢了。但谁也没想到,

短短几个月后,孙传庭就已经在陕西组建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大军

,更是出其不意地击溃了当地最凶悍的农民军头领高迎祥,将其生擒并囚赴京师。朝野震惊,莫不认为孙传庭乃是奇迹之人。

卓越智勇下的殊绝身手

后人总是觉得奇怪,孙传庭到底靠什么法宝,才能在陕西如此迅速地集结重兵?不少人听信了谗言,认为孙传庭不过是养寇自重罢了。但实际上,孙传庭用的是一个绝招,

那就是在当地施行了

"打土豪分田地"

的政策。

从前陕西一带曾是明朝重要的镇守边疆的根据地,那里的军户虽已解体,却留下了大批曾经久经战阵的老兵。他们多年未领俸禄,被迫只能在家乡的农庄落草为民糊口度日。

孙传庭一到任,就立即拿出重金,买通了富户手中的田产

。接着,他将这些土地和物资重新分给了那些久困农庄的老兵,手起家钱换取了他们对自己的拥护。更有一批在地儿的彪悍农夫汉子也被招收编入军队,经孙传庭短期锻炼就成了精锐。

有了这支天然优秀的军队在手,孙传庭对付农民军头领轻而易举,不过是如反手乾坤。短短两年时间,不仅肃清了陕西境内的流寇,更是在几次遭遇巷战时,每每都是以精悍的枪法,打得敌众我寡之下还是大获全胜。后来更是会同洪承畴,把当时最为淫威的"闯王"李自成在战场击溃,只剩下18人遁入重围。

这实在是一段了不起的战绩。当时孙传庭没有一件精良的军备,也无任何宦官显贵手下指令,他只是依靠自身的智勇和谋算,发挥出了最大的战斗力。这正如同《明史》所赞叹的:

"前无代师之资,后无权贵之赖,独尽心力于是役。"

短短数年,陕西大区就成为这位忠臣的巍巍战功。

昏君独裁下的冤孽深重

在外人眼中,这位

"奇才"

显然已经赢得了皇帝的信任,接下来准会被重用起来。可是孙传庭自己却清楚,在崇祯朝那特殊的环境中,等待着他的只有更多的冤屈和迫害。

事实上,在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入援北京解围之时,虽然他和洪承畴两人同样立下赫赫战功,却惹来了当权者杨嗣昌的艳羡和嫉忌。杨嗣昌是个心术不正的奸佞小人,看不惯孙传庭的名声在朝野扬扬,就想方设法陷害他。

最终,在杨嗣昌的诽谤诬蔑之下,孙传庭被无端下狱,整整关了三年之久。

身陷囹圄,他也曾在黑暗中无数次痛苦地反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的勇猛精忠岂不正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面对朝纲萧规的纷乱混战,他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是非呢?

幸运的是,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起义军占据中原,朝廷已无可用之人,这才命人打开地牢,把因遭酷刑早已失聪的孙传庭重新释放出来。可是即使重见天日,崇祯对他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不信任和猜忌。

当孙传庭上书陈说手下新募这支军队尚缺乏战阵历练,打算先严加训练时,崇祯置之不理。

他是个慷慨的暴君,头脑发热般强令孙传庭速战,结果让这支新军很快就在汝州一战中被击得溃不成军。

看到孙传庭如此狼狈失败,朝野中人更是纷纷加入攻讦的行列,认为他是在陕西养兵自重、铸起私怨。

壮烈一决,了却孤勇

面对如此怀疑和压力,即使把心中每一个郁结都挚诚吐露,恐怕也难以改变命运的乖戾。孙传庭深知自己的处境,但作为一个将军,他终究还是咬牙选择了最后的殊死一搏。

崇祯十六年十月,农民军大举逼近潼关。此时孙传庭已是一无所有,就连那支曾经令诸敌胆寒的新军也在前阵残破不堪。眼看局势已然无可挽回,他对战事前程心知肚明,却仍旧矢志不渝。

"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

在临阵之际,铁骨铮铮的孙传庭是这样透露心中所想的。于是,这位遍体鳞伤的将军只带领着自己亲随的那几百骑兵,临危奋勇,亲自入阵与农民军决一死战。

他是拼尽了全力,可惜力有未逮。就在孙传庭的腰身被一支长矛穿腹,一蓬热血淌下的刹那,潼关失守了。

农民大军如同洪水般汹涌向京师,冲决了大明王朝最后的堤坝

。孙传庭的爱马在纷飞的箭雨中仆倒,他整个人被深深地掩埋在了战火的硝烟里。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谁也不知道他最后时刻是一副怎样的神情。

结语

孙传庭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帝国最后的余燄拼搏到底,可怜崇祯帝注定是个昏君,不懂得珍惜这颗明珠,反而予以猜忌和冷落。当孙传庭英勇殉国的消息传来朝野时,那昏君竟然认定他是诈死逃走,不但不追封其功勋,反而连最后一点人道尊严也没给予。

而这种幽怨和悲凉,正是大明王朝覆亡前最后的景象。传闻当时朝野将士见此无不为之扼腕痛惜,因为孙传庭的悲剧正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他们自己在明朝的凄惨命运。于是再也无人甘心站出来为这个王朝效死了。

这位明末最可歌可泣的将领啊,他的一腔孤勇和忠心被人刻意无视和亵渎。

但终有一天,他的事迹和精神将在大明覆亡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绽放出不朽的光芒。那一刻,他就是永恒的骄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若...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明朝和清朝作为两个重要的大一统王朝,分别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
原创 朱... 作为皇帝,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着臣民的生死大权。可以说,他可以杀死任何他想要杀的人。如果有一个...
原创 隆... 人们常说:自古帝王家事多,这句话用来形容晚清皇帝也恰如其分,比如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不幸福的婚姻,也成...
原创 雍... 在最近几年热播的清宫电视剧中,雍正的三阿哥弘时都是一个很悲惨的人。 特别是在《雍正王朝》中,弘时被刻...
原创 此... 一入皇宫深似海,皇权斗争自古以来就是残酷无情、尔虞我诈的“斗争”,每个朝代的皇权斗争中,一些皇子或多...
华垦乳业集团|唐代骆驼养殖,如... 骆驼这种独特的动物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确成为唐代的一种象征符号,从国家、社会到精神层面,我们都能看到...
近代史上,老美最崇拜的三位中国... 第一位孙立人 这位名将,可是一位全能型的将领,在没有就读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之前,孙立人以优异的成绩...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 南开大学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以庄严姿态护卫国旗走至升旗台。宗琪琪摄 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
原创 谁... 2021年8月24日,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宣布,与邻国摩洛哥断绝外交关系。 此消息一出,就如一颗...
原创 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首都伦敦的地铁,身穿镶钉皮夹克的摇滚乐手自豪地向摄影师炫耀自己的纹身。 伦敦...
原创 格... 01 名为“张楚”,实为自立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900余名戍卒被征往渔阳戍边,行至蕲...
“简”述历史 “牍”懂中华 “简”述历史 “牍”懂中华 ——我们为什么要策划《简牍探中华》 慎海雄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社会的发...
原创 黄... 一个时代的终结:黄埔军校停办的原因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开创性学府,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
原创 清... 在读物和影视剧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四个字就是 “封疆大吏”, 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就是皇帝分封在外的...
原创 清... 清末贫富差距旧照,在清朝老百姓的日子真的很困难,比电视剧中的还惨,图中老百姓家里吃饭,5个人才吃2个...
原创 资...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102卷!海西公下 太和五年(庚午,公元三七零年) 原文:二月,癸酉...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考古新发现...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丙寅年造”红绿彩碗。 透过载人潜水器舷窗看见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
原创 魏... 前言 权力的游戏,到底谁才是赢家?在明朝这场朝堂之争中,一名资质平平的宦官魏忠贤竟自许"九千岁",而...
原创 2... 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史上,发生在公元1803年到1804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交...
原创 郭... 前言 都说“功高盖主”后肯定是“狡兔死,走狗烹”,但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也不是没有例外发生。 安史之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