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华夏大地上流传的神话故事,将无从考证的时代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虽说这些神话故事并不可信,但是它们让历史更具有传奇色彩。
数千年朝代的更替,出现过很多出色的君王,他们南征北战,不断开疆扩土,造就了强大的王朝。
对于很多明君后人都有所了解,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被大加赞扬。现如今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版图面积较大的国家,可是在最鼎盛的朝代,国土面积比现在还要大得多。
此外还有很多附属国,这些国家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并且效忠于中原的皇帝。
后来随着战争的不断发生,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土面积在一定范围内缩小,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雄鸡”。
唐朝时期,日本曾是我国的附属国,韩国也曾是我国的附属国。而在伊朗发现的一件文物,曾让欧洲学者感慨:这里曾是中国管辖的一个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伊尔汗国的创建
元朝时期,蒙古人曾经发动过三次西征,在1253年7月,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蒙古西征,也正是这一次西征,伊尔汗国政权得以创建。
此次西征,蒙古军队的目标是西亚的阿拔斯王朝,他们一行人在这里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战斗。最终打下了伊朗和伊拉克等地,并且建立在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尔汗国。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蒙古军队骁勇善战,可谓是“战无不胜”。因此旭烈兀带领的军队也很勇猛,他建立的伊尔汗国包括了伊朗和阿塞拜疆,在当时是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旭烈兀不仅有优秀的父亲,还有两个优秀的哥哥,他的祖父更是了不得。
他的父亲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托雷,两个哥哥则是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正是基于这层血缘关系的存在,伊尔汗国和元朝的关系十分密切。
此外,蒙古人还建立了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但是这两个汗国对于元朝的命令则是阳奉阴违,并没有十分信任元朝皇帝。
二、伊尔汗国使用汉字玉玺
1266年,伊尔汗国的创建者旭烈兀去世,众人推崇旭烈兀之子阿八哈登基。但是阿八哈内心有所顾虑,因此迟迟不肯登基。最后经不住朝臣们的再三询问,阿八哈才透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他说伊尔汗国是元帝国的附属国,自己要登基成为君王,必须要得到伯父忽必烈的任命,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此后他们立刻派人前往元帝国,将这个消息告诉忽必烈,希望得到他的一纸委任书。后来忽必烈收到消息之后,便立即派使臣前往伊尔汗国,随着使臣一同前去伊尔汗国的,还有忽必烈赠送的玉玺和委任书。
并且这块玉玺上面刻有“辅国安民之宝”的字样,由此可见伊尔汗国确实是元朝的附属国。阿八哈收到委任书之后才肯登基,而此时距离旭烈兀逝世已有4年之久。
此后伊尔汗国所有的文件,都需要盖上忽必烈赠送的玉玺,可见元朝对于伊尔汗国的影响之大。
三、伊朗出土文物,正是曾经的附属国地位
大概在20世纪中期,一位欧洲学者在伊朗境内发现一件文物,这件文物更是直接证明了伊朗之前的附属国地位。
这是一封写在羊皮纸上的信件,送信人是伊尔汗国第四任君王阿鲁浑,收信人则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
信件的主要内容是,希望法国可以派兵帮助伊尔汗国夹击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并答应事成之后将会以耶路撒冷相赠,而伊尔汗国的国王也会接受基督教的洗礼,成为忠诚的基督教徒。
这位学者对于信件的内容并不感兴趣,反而被其上的玉玺印所吸引,因为上面盖章的内容竟然是汉字。他很好奇为什么伊尔汗国的书信会出现汉字,于是便翻阅相关资料找到了答案。
也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伊尔汗国实际上是元帝国的附属国。并且当时伊尔汗国的国王并不称呼自己为大汗,取而代之的是波斯总督的称号。
由此可见,伊尔汗国是自愿对元帝国俯首称臣,这也让过往的历史再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结语
古代社会我国曾十分强大,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清政府的昏庸使其没落,甚至是弄丢了很多领土。
好在现在国家逐渐变得强大起来,这一切都少不了革命先烈的付出,希望青年一代能够担负起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