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李白,才华横溢,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迪丽瓦拉
2024-11-01 10:39:00
0

原标题:“富二代”李白,才华横溢,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出现了一颗“太白金星”,照耀着整个唐朝诗坛,为唐朝繁荣的文化增添了绚丽浓重的一笔。而这颗启明星的力量,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为之歌颂,赞叹。

这颗耀眼的明星,就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毫无疑问,在当时,李白的出现是与众不同的。他才华横溢,却不像其他文人那样苦读十年寒窗,只为金榜题名;他好结交文人雅士,思想却与当时社会主流截然不同;他寄思念之情于诗句中,却始终在外漂泊,后半生不曾见他回过故乡。

李白在当时名气这么大,奇怪的是大家对他的出身都记忆模糊。就连现在的文学、历史研究者们对李白的身世有极大的兴趣,为此争论不休。

有人说过:杜甫可以复制,只是复制的程度不尽相同,但李白不能复制。我深表赞同,因为李白在当时看来实在“另类”。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家庭环境对他有深远的影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李白。这其中,其父亲李客的功劳最大。

李客是一个神秘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至今都没有找出其生平事迹的准确记载,生卒不详,就连李白也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

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才能造就李白这么一位盖世天才呢?

李白

李客是外国人,皇室后裔还是避祸逃犯?

在遥远的西域碎叶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小城镇。李白便诞生于此。现在看来,远在中亚,已经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但在1300多年前还在唐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它仿照长安城而建,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按照现在的国土来看,李客很有可能是异族人。

再看“李客”这一名字,觉得甚是奇怪。没有人会呼自己的名字为“客”,所以“李客”并不是他的真实名字,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迁至碎叶城,客居于此。而“李客”正是当地居民对他的称呼,久而久之他就用作汉人名字。在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看来,李客就是胡人。

在众多公众场合中,李白都很自豪地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称自己是陇西成纪人,为飞将军李广第十六世孙李暠的后裔。

另有相传,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手足霸占了皇帝之位,连兄弟们的全家老小都不放过。

作为皇室同宗,由于李白的爷爷和太子李建成的关系走的比较近,玄武门政变免不了受牵连。所以,还没等李世民杀上门,李客就带着还未成年的儿子以及全家一路狂奔,向西域逃去,从此过着隐居的生活。

以上描述都间接地说明了他与唐太宗同宗同族。但是,在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唐朝,无人能考证其真实性,人们也爱沾沾皇族的贵气,鬼才知道李白是不是在吹牛呢?

我其实挺认同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当时除杜甫外,还有一个“大粉头”,名叫魏万(也叫魏炎)。他历经千山万水,只为一睹偶像诗仙的真面目。

在《李翰林集序》中,魏万如是描述:“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骚蕴藉。”细细想来,怎么也不像中原人,似乎也只有新疆或以西的人才会有这么的长相基因。由此可见,李客是胡人的几率很大。

有胡人特征的李白

李客从事什么职业?

李客的职业也让人非常好奇。他在碎叶城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到底从事什么职业?隐士?地主?侠客?还是商人?

我认为,虽然无从考证,但可以从李白身上窥得一二:

公元724年李白从父亲那里得到第一桶金,踏上了游历江山的生活。我们也知道,李白为人十分慷慨,对友人时常解囊相助。其出蜀川后的生活也十分奢华,简直就是豪华旅游。

在扬州一年多时间,李白把他的第一桶金:三十万金挥霍一空。可能大家对“三十万金”没有什么概念,当时的一斗米十五斤,大概二三十钱,三十万金可买米近三十万石。当时一个县官一年收入也不到五万金。

这么一对比,李白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不努力,是要回去继承亿万家产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当时李白的生活信条。

李白

可以见得,李白能这么肆无忌惮的“拼爹”,还是因为其父财力雄厚。细想下来, “富可敌国”,也只有商人可以做到。

其次,李白在游历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并不只是单纯地游山玩水、寻仙问道。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他利用自己的才华,以及广交朋友的豪爽性格,让自己名声大振。

那段时间,他为自己积累了一大波粉丝,为他以后的仕途埋下了很深的伏笔。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有没有感觉像今天的热搜榜?

他自己就是一个营销团队,靠超前的营销手段成功地为自己打广告。我相信,这也是他从商人父亲的身上学到的“经营手段”。

再者,李白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为花光了第一桶金而终结。没有做官,没有地位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除了他独特的炒作方式外,他的生财之道也让人倍感兴趣。有人说他家大业大,除了父亲从商之外,自己也经商,但我觉得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善交友的李白

纵观李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除了诗歌外,他的应用文居多。在这些应用文中,有一类,是给达官贵人写的,另一类,是专门给寺庙写的。为什么他喜欢给达官贵人和寺庙写文呢?无非就是挣高额润笔费(即稿费)。

达官贵人不用说,自然出手阔绰,对李白慷慨大方。而信仰道教的李白频频给佛教寺庙写文,正是因为当时的寺庙有钱,能给得巨额润笔费。

李白写文为了重酬,寺庙又需要名气大的如李白一般的文人写文,双方一拍即合。由此看出李白的商人眼光以及“务实精神”让他财源滚滚来。

另外,才华横溢的李白没有经历过科举。虽然李白傲然说过天才是不需要通过科举来证明自己,但这实在是让人很疑惑。

其实,熟悉唐朝科举制的人也很明白,在当时,基本上每个男性都能参加科举,两类人除外:一、罪人;二、商人家族。所以,从侧面可以看出李白出生在商人家庭里。

在寺庙的李白

李客对李白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李白的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看来,李客与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的父亲不同,他在用一种超前的方式教育儿子:儒家尊崇“独尊儒术”,在儒家思想的大潮流下,李客却并不阻止李白去阅览学习其他思想,并不扼杀儿子的兴趣爱好,自己肯定也博闻强识。

只有家里藏书丰富,才能使其儿子“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儒家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李客似乎并没有给李白灌输这一概念,不然就不会出现霸气豪情的“高公公,给爷脱靴!”这么不羁的话语,也不会在皇帝面前也能喝的烂醉如泥。

儒家尊崇“舍小我,成大家”,李客却没有扼杀掉儿子的天性,任其发展,造就出一个天性浪漫,豪爽洒脱,乐观积极的李白。

洒脱的李白

其他诗人身上往往都被封建礼教的沉重枷锁给压制着,或抑郁、或哀伤、或感叹,在人生道路上举步维艰。唯独李白的思想并不局限于传统儒道思想。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既想象丰富,又意境奇妙;既语调轻快,又跳跃宕荡。其创作风格突破陈旧规矩的束缚,与同时代诗人的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悲观厌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白的作品,犹如茫茫黑夜里那颗最明亮,最闪耀的启明星,照耀在诗坛大地上。上下中华五千年,诗仙仅李白一人而已。

如果没有李客的教育,就没有 “诗仙”李白。如果没有李客的深远影响,就没有豪情仗义,朋友满天下的李白。如果没有李客的开明,就没有豁达潇洒,乐观积极的李白。

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肯定是异类,为人所不齿。但不可否认,李客是一位很成功的教育家。能教育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李白,仅李客一人。

喝醉的李白

很遗憾,由于李白极少提及自己的父亲,我们能得到李客的信息少之又少。每每说起父亲,他总是闪烁其词。李白到底是故意隐藏自己的身世,羞于提及自己的父亲,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能从李白的只言片语、细枝末节推断或者猜测出李客是什么一个人。希望有一天在历史考古界能有关于李白身世的重大发现。但是毫无疑问,李客绝对是一位不简单的传奇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扒... 日本,曾经是亚洲的霸主,东亚的无敌强者。 19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受苦...
原创 成... 毛主席在《沁园春》一词中提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话足以看出毛主席对成吉思汗...
原创 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风风雨雨,但却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苏联对罐头有多狂热?50年开发... 全文共2756字 | 阅读需6分钟 苏联解体后,我们曾经看到俄罗斯食物短缺的一幕。所以很多人就会逆推...
原创 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韩信 这句来自韩信的名言,揭示了即便是聪明的人也难...
原创 九... “历史从不沉默,只是等待被发现的那一刻。” 考古学家在湖南里耶古城的一口古井中,意外地发现了三万...
原创 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其他两场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在官...
原创 冈... 这张照片可能会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不适,但它却记录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成千...
原创 朱...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变成皇帝的故事早已在民间传开,几乎每个那个时期的人都听说过他的传奇经历。朱元璋的这一...
原创 华... 三国演义中的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堪称经典。这个情节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忠诚与曹操的聪明机智,也成...
原创 杨... 虽然刘少奇和彭德怀之间的争执很快平息了,但这件事却引发了广泛而深远的反思。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不同领...
原创 白... 说到白刃战,很多人都会想到“抗日神剧”。这些剧中最让人吐槽的情节就是像“手撕鬼子”这样夸张的描述。虽...
原创 临... 袁世凯的一生堪称惊天动地,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瞩目的英雄人物,也有不少被视为反派的角色,而袁世凯恰恰是一...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被誉为“锦马超”,而在羌人眼中,他更是被奉为“神威天将军”。他首次出场时便表现得...
原创 关... 三国的各方势力中,刘备出身最为平凡,虽然他一直挂着“汉室后裔”的名号,但这只是他在江湖上混日子的一个...
原创 你... 照亮印度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
原创 赵... 赵括是一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特别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中,他的名字被广泛提及。到底赵括是一个军...
当年韩信不过一介无名小卒,夸夸... 从底层崛起的全能型选手。 1 在萧何赏识韩信之前,韩信可不是无名小卒,他此时已是治粟都尉,是汉军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当... 中新网新疆和田10月29日电 (陶拴科)今年是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发掘出土30周年,曾...
原创 为... 古代的冷兵器战争通常是面对面的激烈肉搏,真刀真枪的较量。因此,冲在最前面的人往往会面临很大的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