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朝灭亡后,其后裔都去了哪里?南方的安徽有重大的考古发现
迪丽瓦拉
2025-07-21 05:02:20
0

3500年前,中原大地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鸣条之战。此战,夏朝末代帝王桀战败,商汤取得胜利。此战,标志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夏朝战败之后,夏朝的后裔都去哪里了呢?大部分夏部族向西迁徙,他们退守西北,和戎狄相处,周人就是其中一支。而夏朝的国王桀则带领军队转战到了南方……

一,桀奔南巢,南巢在哪里?

关于夏朝的灭亡,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但是《史记》并没有写明白桀被流放到了哪里。不过其他史料弥补了这个短缺,《尚书·商书》载:“成汤放桀于南巢。 ”《竹书纪年》更是较为详细地记载:“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鸣条之战地图(出自《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桀和商汤进行了两次大战。鸣条之战中,夏桀战败,逃到了三朡。随后,商汤大军追来,发生了郕之战,夏桀被俘虏,于是被流放到了南巢。可见商汤并没有杀夏桀,而是将之流放。当然,上古史料多有隐晦,这里的流放也可能是夏桀逃了。

1994年,上海博物馆在香港文物市场购买一批竹简,被称为上博简。其中有一篇为《容成氏》,记载了许多有关夏朝的内容。《容成氏》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商汤灭夏的过程。根据其记载,商汤先是进攻夏朝都城,“桀乃逃之历山氏”,汤又继续进攻,双方战于鸣条,夏桀失败而“逃之南巢氏”。商汤想赶尽杀绝,又继续进攻,夏桀继续逃到了苍梧之野。

上博简记载

《容成氏》记载夏桀最初失败逃到了历山,《太平御览》卷八十二皇王部引《尸子》谓“桀放于历山”,可见古代的典籍的确会将这种逃亡美化为被胜利者“流放”。根据《容成氏》记载,夏桀中间逃到了南巢,但是商汤力图“一勿遗”(清华简),于是夏桀又逃到了苍梧之野。上古时代将南方未开发的森林地带称为苍梧之野。

那么南巢在哪里呢?在商朝,南方有一个叫做巢的方国,该国直到西周还存在。《尚书· 周书》记载周武王时“巢伯来朝”,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有关于“巢”的卜辞与铭文,例如周原的甲骨文有“征巢”二字,西安张家坡西周墓中出土铜鼎铭文有“彖侯获巢,俘厥金胄,用作旅鼎” 的字样。可见西周和巢国也发生了战争。

巢湖

春秋时期,巢国最终被楚国所灭。根据《左传》的记载,巢国地处于楚国和吴国之间,和钟离国是邻国,可见其大概位置在安徽。《汉书· 地理志》记载“庐江郡居巢县”,高诱在古书中注释: “南巢, 今庐江居巢是也。”如此说来,这里的南巢氏,当时安徽合肥一带,正好是巢湖所在位置。

二,三官庙遗址——南巢遗址?

2019年,考古学家在安徽省的肥西发现了一个夏商之际的青铜遗址,叫做三官庙遗址。该遗址入选了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为何三官庙遗址如此重要呢?因为它和二里头遗址有神似之处。

三官庙遗址出土了石器200多件,陶纺轮近100件,青铜器18件,还有一些鼎、罐、豆、缸、鬶(guī),陶爵、陶斝(jiǎ)等。考古人员秦让平介绍说该遗址的青铜器主要以兵器为主,如铜箭镞、铜戈、铜戚、铜钺等,而礼器主要是铜铃、铜角形器。而这里出土的铜铃的造型和二里头遗址的“石舌铜铃”是一个类型的。

三官庙遗址出土青铜器

而这些兵器,基本都出现了弯曲变形。秦让说:“比如说铜戈,有相当一部分出土时,我们发现它有变形的现象。有的是弯折了,有的是断裂了,或者是扭曲”。可见,此地发生过战争,而这些兵器可能是战败者留下的。

此外,此地还发现了村落遗址,而这些村落遗址有红烧红烧土地面,证明被大火毁灭。此外,在房屋遗址中还发现了两具人的骨骼,而附近的地方有打到在地的植物种子的堆积。根据考古学者推测,这里的人骨没有得到安葬,而是被士兵杀死,这个村庄被烧毁。这也证明了此地发生了战争。

三官庙遗址

而经过碳十四的测量,三官庙遗址的时间是3500年前,正好是商汤灭夏的时间。因此,三官庙遗址被视为南巢,是桀逃亡的地方。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古书记载的可靠性。

那么夏桀为什么逃到南巢氏呢?根据《左传》《史记》记载,大禹曾经在涂山大会诸侯,而大禹的妻子就是涂山氏之女。根据考证,涂山氏位于安徽淮河一带,这里的涂山很有可能就是历山氏。而最早的会稽实际在也在安徽淮河流域,少康曾分封庶子在此镇守,后来迁徙到浙江,是越国的来源。可见,夏朝和安徽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得到了安徽各部落的支持,大禹才能建立夏朝。

而夏桀南逃南巢,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商朝军队的锋芒,另一方面就是寻求支援。不过夏桀还未稳定下来就被商汤追剿,最终只能逃到苍梧之野。

三,夏桀最终逃到了哪里?江西有大发现

苍梧之野,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其原文为:“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舜曾经南征三苗,最终葬身于苍梧。而叔均是西周始祖稷的侄子,他为何也藏在苍梧之野呢?

伏鸟双尾青铜虎(大洋洲遗址出土,存世最大的先秦青铜虎)

上古时代的苍梧并非现在的苍梧,而是古人对南方森林地区的称呼。战国时期的楚国曾经在湖南设置苍梧郡,因为对于楚国而言,此地就是最南的了。汉朝时期,又在珠江流域设置苍梧郡。可见苍梧之名也是不断南移的。而远古时代的苍梧,当是三苗北部的丹江一带。

商朝,苍梧之野应该比夏朝更加靠南,因为这里的苍梧之野已经在南巢氏的南方了。自从夏桀逃到了苍梧之野后,商汤也感到鞭长莫及,于是放弃了南征。那么夏桀到底是逃到哪里了呢?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了一座商代晚期大幕,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8.22米。墓葬中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器,是江南地区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方。这些青铜器大多数都是大型青铜器,制作水平高,大气美观。而且在墓葬中还出土了大型的斧钺,这在上古时期可是王权的象征。在大洋洲遗址附近,还有著名的吴城遗址、牛头城遗址,三者之间联系密切,时间也接近,可以确定是一个国家创造的。

江西先秦青铜遗址分布图

当时的东南一带尚未开发,青铜冶炼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中原。而江西竟然能够突然出现如此辉煌的青铜文明,实在令人惊讶。我认为,这里的青铜文明当是夏朝后裔创造的。夏桀南迁苍梧之野后,在江西一带稳定了下来,于是重新建立了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国家已经初具规模,青铜冶炼技术也得到飞越的发展,因而才能制造如此精美的青铜器。但是古代文献并没有对此国作任何记载,因而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了。

兽面纹虎耳扁形虎足方鼎

在商朝建立后,不断对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最远都在江汉地区的盘龙城建立了据点。商朝为什么要不断南征偏远的江汉地区?许多学者认为是商朝为了获取南方的铜矿,我却认为这是商朝想远征夏朝的残余势力。不过,战争结果到底如何,我们已经难以知晓。在西周时期,吴城文化就走向了衰落。同一时期,越国从安徽迁徙到了浙江,楚人祖先从河南迁徙到湖北,这或许也是为了躲避商朝的锋芒。

中国上古史充满大量的谜团。如果单纯从古代史书中寻求答案,我们只能是一头雾水,我们只有将最新的考古学发现和古代史料相结合,才能发现其中的历史信息。目前,有关夏朝的信息还非常少,希望考古界能够出现重大的发现来完善我们的历史记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庆... 范闲王启年等人顺利从北齐将言冰云接回来后,返途中遇到了二皇子代表谢必安等人。按照二皇子的意思:如果范...
原创 明... 1343年,也就是元朝至正三年,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百姓艰难求生,许多人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
原创 世... 世界上的地名都是由无到有的,而名字只是人类为了进行称呼和区分的工具,很多的地名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原创 张... 张飞一生比关于还高傲,除了刘关之外只佩服4人,1位名将3位军师!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都会想起里面...
临朐:古村遗梦,洛阳铲下的回响 临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自西汉置县迄今两千余年,赋予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底蕴...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美国人张伯林在晚清1909年拍摄的珍贵人物老照片,本组旧照非常详细的记录了110年前的社会...
原创 全... 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经历过很多的朝代,也更换过很多的皇帝,每个皇帝死了之后都是会修建皇陵的,然...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奥地利摄影师雷蒙德·斯蒂在晚清年间拍摄的人物老照片,清朝时期并没有彩色胶卷。如今我们所看到...
原创 与... 黄兴,中国近代知名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与孙中山并称为“孙黄”...
原创 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原本复姓夏侯,沛国谯县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
原创 为...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而且这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第一句话,无论...
原创 明... 在明朝历史上,有两个特殊机构: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相当于特务机构的存在,另人们谈之色变。这两个机构之...
清朝亲王下场悲惨,将38个儿女... 他出身尊贵,血脉里流淌着帝王家的荣耀,自幼便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习武练剑,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曾心怀赤...
原创 明...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十六位皇帝,不过这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很奇葩。比...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晚清朝廷重臣于1896年访问美国的留影老照片,彼时的李鸿章已经到了73岁的余暮高龄,再加上他...
原创 山...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非洲是当今世界上相对落后的一块大陆。即便到了今天,许多非洲地区的人们还陷于战乱冲突...
原创 抗... 一颗子弹连杀数名日本兵,两三个人可以端掉日军一个连队,甚至还有飞檐走壁手撕鬼子的神奇画面,一些抗日神...
原创 山... 自从小学时期,大家就开始学习《百家姓》,这本著作,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姓氏。 不管是多么千奇的姓氏,...
原创 晚... 书法,乃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它由劳动人民所创造,从最开始的图画记事,经过上千年的锤炼,才成为如今...
原创 邱... 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三卷:长春真人西游记 第二十四章 长春真人西游记(14) 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