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良、萧何、韩信后代子孙之境遇,有人当过皇帝,有人丢了性命
迪丽瓦拉
2025-07-21 11:33:40
0

张良、韩信、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直言,取得天下,全凭三人之功。

按时间顺序算,萧何最早追随刘邦,张良次之,韩信最迟。

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老乡,沛县丰邑人,曾经是刘邦的顶头上司。沛县起兵之后,萧何甘愿屈尊,辅佐起了刘邦。萧何是一路陪着刘邦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历经了三年灭秦四年击楚的战争。

不过,楚汉战争时,萧何一直在关中为刘邦经营大后方根据地,看家护院,治理巴、蜀、汉中及关中之地,提供兵马粮秣。

萧何就像是个大管家,除了种地打粮,还招兵买马。所以,正是有了萧何这个大管家,刘邦在同项羽的纠缠过程中才能衣食无忧,兵源不愁,底气十足,屡战屡败,屡败又屡战。

张良

张良是韩国贵族之后,祖父及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父亲张平去世后,张良家尚用家奴三百,优渥富裕可见一斑。

张良是一个视金为粪与挥金如土的人,韩国灭亡之后他变卖家资,只为求一位能够刺杀秦始皇的勇士。后来刺秦失败,隐居于下邳。反秦四力量起时,张良也组织起了一小股队伍。之后又偶遇刘邦,二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合力讨秦。

除鸿门宴上化解危机,张良还给刘邦出了许多良策,比如堪比“隆中对”的“下邑之谋”,平复功臣造反的“首封雍齿”,及建都长安等等建议。所以张良就像是一坐灯塔,指引着刘邦总能找到航向。

张良贡献了高超计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给刘邦带去了诸多惊喜,还让总能让刘邦绝处逢生。因此,刘邦始终将张良当作贵人对待。

韩信

项羽将天下分封完毕,刘邦受封汉王,率兵到南郑建都,韩信随后而至。之后,韩信在萧何的力荐之下做了大将军,并助刘邦杀回关中。刘邦东进关东后,韩信则分兵北进,一路上灭魏、代、赵,收服燕王臧荼,击溃齐王田广,潍水之战大破楚将龙且。

韩信有本事,联众百万,攻必克,战必取,刘邦又是欢喜,又是忧。喜的是建功无数,忧则是怕抓不手中的缰绳,致使韩信变成一匹脱缰野马。

韩信早年生活困顿,渴望富贵荣华,攻下赵国时做了相国,占领齐国后索封齐王,灭项羽不久被刘邦夺去王位。由于韩信始终幻想着能与刘邦共享胜利之果实,所以才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温水锅里的青蛙。

张良、韩信、萧何后代子孙的境遇

张良最让刘邦放心。如果把汉朝比作一个公司,那么张良就算是刘邦身边的一个顾问,没有任何股份。所以,张良过得很洒脱,刘邦当上皇帝后他只要了三百户的食邑,然后就上山练起了气功。

张良于公元前186年去世。第二年,长子张不疑承其爵位。次子张辟疆曾为汉惠帝刘盈之侍中。汉文帝时期,张不疑杀人获罪,之后被罚为修城墙的苦力。东汉时,张良的六世孙张皓重新光耀张家门庭,官至司空,其后世子孙也都为官为侯,显赫多尊。

如果再把刘邦比作是董事长,那么韩信就像是一个很有能力的职业经理。所以在韩信创下辉煌业绩之后,刘邦总担心他要么被别人挖走,或者去单干。如此一来,韩信必然成为刘邦的竞争对手。

所以刘邦害怕韩信。他曾坦言,一生最怕的人,除了项羽就是韩信。所以,刘邦在对待韩信问题上绝不允许自己有任何闪失。故此,刘邦曾经数次夺了韩信的帅印,带走了他的军队,唯恐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平定天下之后,刘邦先夺韩信齐王,之后又改封楚王,没过多久又贬为淮阴侯,软禁于长安,逐步将其操控在手中。

公元前196年,吕后与萧何联手,以“谋反罪”处死韩信,夷三族。所以韩信并没有直系子孙存世。但是有传言说萧何偷偷救下了韩信的一个儿子,之后几经周折弄到一偏远地区,隐姓埋名过活,并成功为韩信延续了后代。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一是当时的萧何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没有胆量搞这些小动作;二是吕后和刘邦不是好糊弄的,因为韩信一家在他们的监视下生活了近六年,因此,韩信的子嗣宗亲被摸的一清二楚,怎么可能有漏网之鱼呢!

萧何为刘邦操心最多,办了许多事情,经手的事儿也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也容易引起刘邦的猜忌。如果把刘邦比作董事长,那么萧何就是财务总监,所以刘邦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而萧何为消除刘邦的猜忌,可谓是煞费苦心,儿子送到前线陪刘邦打仗,家资充饷,最终还装出贪官的样子去自污。

公元前195年,刘邦的去世,于是萧何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仅两年之后萧何也病故。由于萧何在汉朝的地位及威望非比寻常,所以子孙后代备受荫泽。

萧何的后代很有作为,南北朝时,他的二十四世孙萧道成建立了南齐,成为开国皇帝。齐国改称梁国后,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衍被推举为皇帝。只是萧衍醉心佛法,动不动就跑寺庙里当起了和尚,所以弄出了不少笑话,也无政绩可言。总体而言,萧何子孙繁盛,到了明清时期还有他们的零星记载。

综上所述,萧何用忠诚为子孙换来了绵延不绝的惠泽,如果他在关中自立,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背离刘邦,最终造福了后辈;张良淡泊名利,明于世事,功成名就之后全身而退,所以刘邦出于补尝自不会亏待其子孙,至于他们的将来如何,也不是张良所能把控的,毕竟路在人走;韩信不懂明哲保身,看不透事物的实质,他一味地想保住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最终是空梦一场。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法... 你们为什么哭?难道你们曾经想象我可以永生吗?——路易十四 在世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有无数的伟人在...
原创 今... 往最深处想,沿着故事发展说,麻烦各位看官点击“关注”,更方便地和作者沟通、和读者分享,一起体味人间百...
中共中央南方局如何做军事工作 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军事工作作为全党军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侵略者不断对中国南方地区实行大规模侵略...
原创 诸... 魏延是三国里面蜀汉的一员大将。在蜀汉后期经历过襄樊之战和虎亭之战,蜀汉的精兵良将,经过长期的战争几乎...
原创 真... 晚清时期照相技术流传到我国,受到一些达官贵人和思想开明人士的追捧,图中的这位女子衣着华丽,打扮隆重,...
​美国能阉割日本,为何不能压制... 日前在国外最大的社交讨论论坛“Quora”上,有网友提出“为何美国能阻止日本崛起,为什么不能阻止中国...
原创 李...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霸业,与历代明君和贤臣有着莫大的关系。在秦君还未称王之时,...
原创 一... 1940年,苏北黄桥。新四军总部内,陈毅正埋头批阅文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报告陈司令!"...
原创 2...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在四川懋功地区,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主席提出要见见红三十...
原创 八... 提起清朝统治时期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相信所有国人都会感到气愤。而大家之所以会感到气愤,并不仅仅因...
原创 城...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战争,因晋军主动“退避三舍”而获得更大主动权,...
原创 少... 谁都有年少的时候,那时也许会做许多错事,但又会有多少人会记得呢?可是身为皇帝的他,曾经的过往全被记录...
原创 “... 不知道大家伙有没有碰到过这么一件姓氏怪相,就是爷爷辈的姓“阎” (阎锡山的阎) ,可到了孙子辈,就姓...
灞桥区东李小学开展铭记历史,纪... 阳光讯(记者 刘杰 通讯员 董彦军) 9 月 18 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安市灞桥区东李小学全体...
原创 李... 喜欢历史的人,一定对明朝不陌生,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众多朝代之中,算是比较精彩的一个,至今为止发生在...
原创 1... 兵变,这样的一个词语似乎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似乎只能在历史中才能寻找到一些这个词语的蛛丝马迹。 陈桥...
原创 倒... 他是清王朝的二品大员,为左宗棠抬棺西征立下汗马功劳,慈禧太后亲赐匾额,赏黄马褂,闻名朝野。 他是当时...
原创 1... 1993年,黄菊和妻子余慧文,女儿黄凡的珍贵合影,还是第一次见到,很难的。这年黄菊担任上海市长,他工...
原创 辽... 辽宁出土5000年大墓,墓主手持2只乌龟,专家:身份不简单! 在陕西省黄陵县的一个叫桥山的地方,有一...
原创 长...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终于在中原大地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在位期间创造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