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著《古文关键》 首推唐宋八大家
迪丽瓦拉
2025-07-21 13:34:30
0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或“唐宋散文八大家”。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不仅把唐宋两代的散文发展推向了鼎盛,而且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的推出,学界一般认为始于明初朱右选编的《六先生文集》,因朱右并称“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为一家,“六先生”实为“八先生”,因此人们认定朱右为首推“唐宋八大家”之学人。然而,此说与事实并不相符,因为早在朱右之前200年左右,南宋理学大家吕祖谦选编的《古文关键》,已基本构建了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的雏形。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吕祖谦为父母庐墓守丧时,曾两度居武义明招山讲学授徒,弟子多达千余人。《古文关键》是他在这段讲学期间根据当时科举考试的要求,选取唐宋两代八位古文家的散文并加以标抹、评点汇编而成的一本文集,目的是给学子科举考试提供范文,传授阅读、写作门径。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古文关键》二卷,吕祖谦所取韩、柳、欧、苏、曾诸家文,标抹注释,以教初学。”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云:“《古文关键》二卷,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余篇,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故谓之‘关键’。”

《古文关键》目前流行的版本主要有明刊本、《四库全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三种,各版本收录文章篇数略有不同,主要是有关苏轼的文选稍有出入。《四库全书》本比《丛书集成初编》本少选了苏轼的《留侯论》与《王者不治夷狄论》两篇文章,明刊本则少了《留侯论》。《四库全书》本《古文关键》,选取韩愈文14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文11篇、老苏(苏洵)文6篇、苏轼文14篇、苏辙文2篇、曾巩文4篇、张耒文2篇,共计61篇。所选文章基本为议论文,对此,吕祖谦在“论作文法”中明确提出“有用文字议论文字”的观点,认为议论文字最为实用,即对考生科举考试最具针对性。这是因为宋代科举考试“变声律为议论,变墨义为大义”(《文献通考·选举考五》),十分注重论体文的写作,每次科考必出议论文试题。

《古文关键》全书分上下卷,卷首冠以《古文关键总论》,每篇文选有简短随文评点文字,见解精辟,指向明确。总论部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看文字法、论作文法与论文字病,旨在传授学生如何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在论述“看文字法”中,吕祖谦主要对学生讲授了“看文”总原则:“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掌握四要领:“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并要求学生了解区分韩柳欧苏及诸家文法的各自特点,传授的是一种阅读方法。

根据陈振孙“标抹注释以教初学”的题解,吕祖谦《古文关键》原是一本有“标抹”的评点文选集。标抹是宋人读书时用线、点之类的记号于文章重点、句读、段落等紧要处标示的一些标志符号,目的是为了提醒读者注意,相当于现在我们读书时在文章中加的着重符号。它是一种超越文字的特殊的分析方式,其所含蕴的意义需要读者去仔细体会方能悟得。但后来印刷出版的《古文关键》已不存“标抹”符号,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测:“此本盖刊板之时,不知宋人读书于要处多以笔抹,不似今人之圈点,以为无用而删之矣。”

总之,吕祖谦《古文关键》是一本专门为学子应试传授文章章法结构与写作技法的辅导教材,无关所选文章的思想内容,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话说,就是“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该书的评点方式也与传统的文学批评有所不同,如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传统的文学批评形式是“有评无点,且自出心裁,发挥道妙,又且离诗与文,而别自为书”(章学诚《校雠通义·宗刘》)的理论专著,而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评点则是与所选文章紧密结合一起,三言两语,随文点评。因此,吕祖谦在明招山为门人学子学习科考之文而编选并评点的《古文关键》,竟无意间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评点文体,成为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现存最早的古文评点选本。

吕祖谦在武义明招山的两次讲学,缘于为父母庐墓守丧。其具体时间,第一次是为母亲守墓,时在乾道三年(1167)正月到乾道六年正月;第二次是为父亲守墓,时在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到淳熙三年(1176)十一月。在第二次庐墓守丧时,由于四方学子慕名负笈前来求学者不绝,铎音大振,闻于朝野,以致引出一些不良议论,急得汪应辰、张栻、陆九渊等师友先后致函吕祖谦,劝他遣散学子停止办学,专心守墓以尽“纯孝之心”。吕祖谦听从师友的规劝,于乾道九年(1173)年底悉数遣散诸生,停止办学。由此可知,吕祖谦的《古文关键》成书的时间范围当在1167至1173年之间。

吕祖谦的《古文关键》面世后,不仅博得了广大科考学子的喜爱,而且也受到了当时乃至后世文坛的推崇,不少学者相继效仿选编评点文章选本。如吕祖谦的门生楼昉《崇古文诀》,以及后来的真德秀《文章正宗》、谢枋得《文章规范》等,尽管所选作者范围有所扩大、所选文章有所增多,但无论是编选方法,还是所选相关文章,乃至评点用语,无不受其影响。

到了明代,先有朱右选编《六先生文集》,再有唐顺之选辑《文编》,其中唐宋文也与《六先生文集》一样同取八家,后茅坤承朱、唐二人之统,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至此,“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得以真正确立。而朱右的《六先生文集》选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与“三苏”共八人计320篇文章,与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相比,只是将其中的张耒更换成了王安石,并将文选由《古文关键》的61篇增至320篇。由此可见,《六先生文集》是在增益《古文关键》的基础上选编而成。因此,追本溯源,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对唐宋八大家散文经典的确立、对唐宋文统的推崇具有肇始发端之功,实开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之先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者荣耀里面很多英雄,都有着有趣的典故。比如百里玄策,就是唐朝神人——王玄策。他作为个毫不起眼的文官...
原创 原...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当时十停好汉去了八停,大和尚鲁智深也重伤坐化了,宋江先是给鲁智深上完香后,才想起自...
原创 在... 天国倾覆:从“军师”到“东王”杨秀清的权力迷局 1856年的天京城,笼罩在一股诡异的寂静之中,往日里...
原创 令... “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美国的空气更是比国内的香甜”正是出自美国留学生之口! 崇日、崇美、短短10年...
原创 浅... 前言 沃尔特·德·考文特是14世纪的苏格兰传教士,现如今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的出生日期,他的家庭或...
原创 赵... 谁没事去屠杀功臣呢?刘邦也没杀功臣啊,朱元璋杀,也不至于屠杀吧? 你以为杀功臣很容易?一个弄不好就被...
原创 皮... 鏖战太行战友情深 1943年8月,八路军第129师一部对侵占河南林县县城及其以南地区的伪军发动攻势,...
原创 公... 小时候,刘邦和卢绾常常一起在村子里奔跑嬉戏,他们像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兄弟,相互之间的默契在他们成长的过...
原创 井... 1928年4月28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大的革命领...
原创 为... 人类文明已经有着数千年历史了,期间无数个灿烂的文明孕育而生,按照历史学来说,延续一个民族的基本条件,...
原创 东...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只有当我们拨开迷雾,才能窥见真实的面貌。东周的开端,一直是中国历史...
原创 郑... 《中国史纲要》中有载:“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
原创 延...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整风运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场始于1942年的运动,不仅深刻影响...
原创 贵...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封建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每一次朝代更迭易主都意味着杀戮,一些皇帝的后代为了躲...
原创 他... 说起东野的一位悍将胡奇才,他的故事可真是戏剧化得很。人家打仗赢了,通常都是升官加薪,领导拍拍肩膀,说...
原创 史... 这也是一种投降派与主战派的争论,也是民众生命与民族大义的争论。小编在这里觉得,是否投降,一切根据历史...
原创 麒... 麒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麒麟的雄性为麒,雌性为麟,故而得名麒麟。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有诸...
原创 李... 陈赓大将和粟裕大将是我最钦慕的两员战将,尤其是陈赓大将真是精彩非凡,干过特科、救过校长、带出来将星云...
文化中国行:回眸百年 致敬科学 天津北方网讯:在保护中传承创新文博文化,这个周末,北疆博物院110周年特展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宣字款龙纹三足炉工艺与文化意蕴...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铜炉作为祭祀、焚香及取暖的重要器具,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以其精湛的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