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之一的“围魏救赵“,究竟有多厉害?能让田忌和孙膑一战成名?
迪丽瓦拉
2024-11-01 12:08:31
0

原标题:36计之一的“围魏救赵“,究竟有多厉害?能让田忌和孙膑一战成名?

前言:

你是否曾想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被残酷折磨的年轻人是如何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成为震惊天下的军事家?一个被视为"疯子"的门客,又是如何与一位果断英勇的大将相携并肩,书写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传奇?

智谋之始:孙膑的不平之路

孙膑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投师于鬼谷子门下,向这位兵家大师学习兵法谋略。与他同门的庞涓,虽然也是一位出色的学生,但自知才华不及孙膑,心怀嫉妒。在那个重视门户的时代,庞涓作为门阀世家的子弟,自视甚高,看不起孙膑这个出身卑微的门生。

他眼红孙膑的过人才华,生怕自己的地位被孙膑取代,于是怀着嫉妒和恐惧,暗中密谋陷害孙膑。

就在孙膑学有所成之时,庞涓设计了一个阴谋。他编造罪名,将孙膑囚禁,施以残酷的刑罚——割去双足,在脸上刻字,企图永远掩埋这颗璀璨的明珠。

对于一个年轻的军事家来说,这无疑是最残酷的折磨,不仅摧毁了他的身体,更是严重伤害了他的尊严和自尊。然而,孙膑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咬牙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为自己伸张正义。

遭受如此折磨,孙膑却从未放弃。为了逃避追捕,他装疯卖傻,过着卑微的生活。在那个重视门阀的时代,一个被严刑拷打、身残志坚的"疯子",注定要遭受冷眼和歧视。但孙膑从未被这些阻碍打倒,他暗自等待着机会的到来,终于有一天,他借助一个前往魏国的齐国使者,向对方诉说自己的遭遇,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位聪明的使者立刻看出了孙膑的非凡,他秘密将孙膑带回了齐国,并将其引荐给当时的齐国大将田忌,孙膑就此成为了田忌的门客。尽管身残志坚,但孙膑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决心要为自己伸张正义,报复那些加诸于他的残酷折磨。

智勇双全:田忌与孙膑的绝佳组合

田忌乃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他英勇善战,统帅有方。作为齐国的军事领袖,他亲历过无数次血腥的战斗,见识过战场上的生死离别。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也体会过胜利的喜悦。正是这些经历,锻造了他果断英勇、临危不惧的品格。而孙膑则是一位兵法谋略大家,智谋过人。

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师从鬼谷子门下,学习了精深的兵法谋略。尽管遭受了残酷的折磨,但他的军事才能并未被磨灭,反而在艰难的环境中被无情锤炼,使他的智慧更加纯熟,判断更加精准。

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田忌看中了孙膑过人的智慧,而孙膑也被田忌英勇善战、谦逊有礼的品格所折服。他们彼此欣赏,相互信任,很快就形成了绝佳的合作伙伴关系。

田忌负责指挥作战,而孙膑则为他出谋划策,两人配合默契,可谓是智勇双全、相得益彰。正是这种完美的组合,为他们后来取得了震撼天下的辉煌战绩奠定了基础。就在这时,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拉开了序幕,为他们的智勇双全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战火燎原:赵国陷入危局

公元前354年,赵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卫国的领土漆及富丘。这一举动无疑是对邻国的挑衅,违背了当时诸侯之间的默契。作为一个新兴强国,赵国的这一行为无疑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警惕和不满。果不其然,这一举动很快就引来了卫国的盟友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出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企图通过武力手段制止赵国的扩张野心。

形势危急,赵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它的国力还不足以抵御魏国这个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强国的进攻。

如果不及时获得外援,恐怕很快就会被魏国吞并。为了求援,赵国派遣使者向齐国和楚国请求援助,寄希望于这两个实力雄厚的国家能够出手相救。

此时的齐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军队精锐。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由田忌、孙膑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去救援赵国。作为齐国的军事领袖,田忌当仁不让地担起了这一重任。而孙膑则是他最信赖的谋士,两人这一次将并肩作战,共同面对这场艰难的战役。

围魏救赵:孙膑的精妙策略

出征在即,田忌希望直接与魏军主力作战,一决高下。但孙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围魏救赵"。他认为,魏国内外交困,应该先声东击西,逼迫魏国撤军,然后才能解救赵国。这一策略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绝伦,体现了孙膑过人的军事智慧。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孙膑建议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尽管平陵城池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难以攻破。同时,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易受阻断。因此,攻打平陵只是一个诱饵,真正的目的是引出魏军主力,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

田忌深信孙膑的判断,果断采纳了这一计策。齐军分为两路,一路直接攻打平陵,另一路则派出轻装战车袭击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意图激怒魏军主力,诱使其回援。

这一行动体现了田忌出色的指挥才能,他将孙膑的策略付诸实施,并做出了精心的部署,确保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果不其然,魏军上将庞涓中计了。作为孙膑的旧识,他自负自己的军事才能,从未想到会被孙膑这个"疯子"所算计。为了解救大梁,他丢掉了辎重,急行军回援。

而孙膑早已在桂陵设下伏兵,成功擒获了庞涓和他的部队。这一精心策划的行动,不仅展现了孙膑过人的智谋,更彰显了田忌出色的指挥才能,两人配合默契,可谓是智勇双全、相得益彰。

智勇交织:决战的精彩瞬间

虽然庞涓被俘,但孙膑深知,如果杀害庞涓,可能会激怒魏国,遭受强烈的反击。因此,他建议田忌暂且留下庞涓的性命。田忌全然信任孙膑的决断,没有杀害庞涓。按照当时的战争规则,俘虏的将军一般也不会被杀害,以示对敌方的尊重,为日后的和解留下余地。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赵国终于摆脱了被包围的危局,而魏国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后来,魏国通过外交手段将庞涓引渡回国。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巩固了齐国在华夏诸侯之间的领导地位,更为孙膑和田忌赢得了无与伦比的声誉。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化解了一场危机,挽救了一个国家,可谓是宏图大计,功莫大焉。

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到孙膑和田忌的智勇交织、配合默契。孙膑凭借过人的智谋,提出了"围魏救赵"的精妙策略,而田忌则以果断的决心和行动力,将这一策略付诸实施,两人相得益彰,才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他们非凡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便遭受残酷的折磨,孙膑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就了不朽的功绩。

而田忌则以果断英勇的领导力,与孙膑精诚合作,共同谱写了这段震撼人心的史诗。他们的故事启示我们,只要怀揣梦想,勇敢追求,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一定能够最终获得胜利。

结语:

孙膑与田忌的故事,展现了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孙膑凭借过人的智谋,提出了"围魏救赵"的精妙策略;而田忌则以果断的决心和行动力,将这一策略付诸实施,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的困境,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洞悉问题的本质;同时也需要勇气和决断,去执行正确的决策。只有智慧与勇气并重,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取得胜利。

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相信只要怀揣梦想,勇敢追求,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获得理想的人生。就让我们一起为之奋斗,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最近有读者留言,想了解清代的宵禁制度。事实上,史料中并没有“宵禁”这一官方名称,通常被称为“夜禁”,...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他是与刘邦齐名的“平民皇帝”,出身卑微,最终却能凭借自...
闲说科学与世界史(14)三驳“... 【阅读本章之前,建议先阅读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 “西方伪史论”对古希腊文明真实性的诘难主要...
原创 济... 在济南战役中,我军意外捕获了一位名叫乔坤的菜馆老板,起初没人能识破他真实的身份,直到他最终曝露出来。...
原创 邓...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一些: --- 提到...
原创 1... 1946年,在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的主导下,一场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猿杂交实验悄然展开。这段历史几乎难以置...
承载历史的家传之宝:一枚中华民... 在江苏省宝应县,沈先生珍藏着一枚承载着深厚家族情感的传家宝 —— 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双...
原创 徐... 好的,我会帮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改写这篇文章,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但字数变化不会...
原创 汉... 夏侯婴,江苏沛县人,早年任职厩司御,随后成为滕公的随车侍卫,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滕公”。他与刘邦结下...
原创 清... 一、清朝独特的边疆治理模式以及康熙帝确立的中国版图 清朝的边疆治理模式独具特色,尤其是康熙帝在此基础...
原创 李... 李广之所以未能封侯,并非冤屈,历史背后的真相是卫青与霍去病在战斗中并未选择李广作为将领。你想知道为何...
原创 清... 有读者留言,询问为何清代御史衙门中,吏部官员的任职资格比其他部门更高。关于清代各部院衙门的任职资格问...
原创 老... 1957年,法国巴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旱冰鞋给汽车加油。 1957年7月7日,学校放假期间留在...
原创 清...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每段内容进行改写,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丰富且字数变化不大...
原创 清... 清代的巡抚是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名义上具有较高的权力,但其在不同地区的政治地位实际上存在一些差异...
原创 浅... 丁忧制度最早出现在两汉时期,虽然那个时候并没有叫做“丁忧”,而是称为“取宁”。真正使用“丁忧”一词的...
原创 浅... 一、保马法实施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要富国强兵,而其中加强骑兵力量,特别是提升战马数量,...
原创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担任总理的人选毫无悬念,大家一致推崇的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领导下的政务院...
原创 没... 满清入关后,许多支持满洲统治的学者为了给清朝的屠杀和压迫行为寻找“合法性”,不惜编造出一套套荒谬的理...
原创 洋...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口号最早出现在清朝末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逐渐成为当时许多军政人物的信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