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唯一一个以战争命名的时代,原因要从这几点看
迪丽瓦拉
2024-11-01 12:08:28
0

原标题:战国:唯一一个以战争命名的时代,原因要从这几点看

战国:唯一一个以战争命名的时代,原因要从这几点看

【引言】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灭亡都与战争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时代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改朝换代时期,大大小小的混战不断,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也不少。但只有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以战争命名。

春秋时期之后,各国林立,交战不断。战争频繁确实是战国的显著特点之一,但这并不是战国名字的主要由来原因。深究战国时期的特征,才能明白其内核。

战国时期的军队规模大,专业性也更强,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精锐部队,领导者也从原本的文武全才变成了更加专业的武将。

文武分工明确

春秋时期,百官们文武分工不明确。很多官员既要领兵打仗,也要做政治工作。战争中的领导者一般由各国贵族及士大夫兼任,比如说春秋时期的秦国。从亲身作战的秦献公,再到商鞅。大部分人对商鞅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他的变法,但他也同样领兵作战,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河西之战、固阳之战,都是由商鞅指挥的。《汉书·刑法志》将商鞅与吴起、孙膑以及孙武并称。除了商鞅之外,秦国的其他灵魂人物,张仪、魏冉以及甘茂等人,都是身兼数职,在战场与朝堂之间往来。

而说起吴起,第一次河西之战正是他率领一众将士将秦军赶到了洛水附近,阻止了秦国前进的脚步,壮大了魏国的势力。但吴起同样不能称作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大败秦军以后他留守河西,做了河西郡守。后又领导了楚国变法,比起军事家,他更像是一个多元工作的政治家。

这种情况在战国中后期得到了改变,文武分工逐渐明确。专业的武将阵前冲锋,文官则专注于国家的发展。越是在军事实力强的国家,越容易出现战争奇才,比如最著名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王翦。这四大名将中秦国、战国各占一半,其它五国却没什么出名的大将,这也是战国末期秦国雄起,其余国家没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业化的四支强军

除了文武分工,战国后期许多国家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军队。春秋时期,各国家军队储备量大,但是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问题。但为了应对战国时期强度高、频率也高的战争需求,许多国家都开始注重军队士兵的品质。

齐国在春秋时期就组建了一只专业化的军队,这给了其他国家灵感。秦国、赵国、魏国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强军,后世统称为“战国四大强军”。这四支军队中的士兵不同于春秋时期从百姓中随机抽调的普通士兵,他们是国家的常备军,经过系统的训练,战斗素质极高。为了激励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各国都出台了战争奖励机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待遇。

说起战国时期,各国对待战场俘虏的方式,许多人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残忍。春秋时期,各国对于在战场上中战败的敌军,一般都会用做祭祀,或者充入本国贵族家中,当作奴隶。更有甚者,会将这些俘虏送回敌国,以此换取金钱或者城池。

秦朝一扫六合之后抓到的俘虏大部分都收归己用,充入自己的军队,后世朝代也基本沿用这个方法。比如唐朝时李世民四处征战,就会将败军收入自己麾下,甚至是一些文官和武将,比如尉迟恭、罗成等人。有时这种收编甚至跨越民族,元朝时的蒙古军以及入关的清军都曾将汉人收为己用。

但战国时期却截然不同,公元前364年,石门一战,秦献公带领的秦军打败了三晋的联军,于石门斩首六万。后来又打败了魏军,同样就地斩首。俘虏成了士兵们屠杀的目标,战场再难有生还者。尤其是在战国的中后期,斩首人数成了战争输赢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秦国的战神白起被启用后,他将战场的伤亡规模推向了一个高潮。公元前260年,白起凭借长平之战一战成名,他力克赵将廉颇、赵括,使赵国军队四十五万人全部殒命长平,无一人生还,这场战争创下了古代中国单场战争杀敌人数。的纪录。在长平之战后,势如破竹的秦军进一步推进自己的统一计划,每场战争的杀敌人数都在几万以上。这使得战国有别于任何一个朝代。

军事家们系统的整理战争,分析战争,由此得出军事思想,并将它们编录成册。不会有哪个朝代会比战国时的军事家更多了,所以战国时期就是中国历史研究、思考战争的集大成者。

《吴子兵法》正是诞生于战国时期的五大军事理论著作之一,《吴子兵法》又称《吴起兵法》,其中论述了军队训练的重要性及方式,首次提出对军人也要进行分工,让他们能够发挥所长。这一段也运用到了魏国自己的军队上,战国四大强军之一的魏武卒就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除了《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墨子·备城门》以及《尉缭子》都诞于战国时代,极大的补充、完善了我国的军事理论。

【结语】战争的数量并不是战国名字的主要由来,战争的规模大小、军队和将领的专业化、以及军事理论的系统化才是它得名的主要原因。虽然残忍,但这正是推动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必不可少的一环。军事只是政治的手段之一,造成战国时期大规模战斗的是各国之间的对立和对国家利益的追逐。周王朝的分封制,导致各国林立。数百年的分离,是各国之间没有认同感,才会让战争肆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战争命名的朝代就此诞生。

《史记》

《商君书》

《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往往出现在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名将纵横沙场,百家争鸣;汉末三国,群英荟萃...
原创 隋...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而这一强盛的背后,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强大的军队。那...
原创 真... 一提起汉朝打匈奴,谁不是先想到卫青、霍去病?一个七战七捷收复河朔,一个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那 “匈奴远...
明代发达的雕版印刷与公众阅读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明赓续的重要途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延续至...
原创 北... 前一阶段,学者金灿荣对古希腊及亚里士多德的文明提出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甚至他因此被批评为...
原创 早... 陶汉章将军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传奇。在红军、抗战,甚至美军的军事圈中,他都以“老...
原创 从...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这样您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与分享,同时及时阅读到最新内...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蜀国猛将,不仅生擒了孟获,还击败了魏延,令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然而,在诸葛亮去世后不...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有四位著名的箭术高手,他们分别是太史慈、吕布、黄忠和赵云。那这四位大神箭手该怎么排...
原创 秦... 秦昭王时期是秦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发生在战国末期,是秦国逐步崛起为强国并最终统一六国...
原创 历... 唐末,天下动荡不安,英雄纷纷崛起。梁太祖朱温,原本是砀山的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勇武逐渐崭露头角,脱...
原创 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与皇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皇帝主宰国家政务,而皇后则肩负着管理后宫的责任,象征...
原创 秦...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水源短缺,村民们纷纷开始挖井寻找水源。然而,正是这一看似平...
原创 不... 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明清两朝的历史故事,例如明朝的三大营、清朝的京营八旗等等。今天...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曾在生前立下誓言,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句话意味着,想要成为汉朝的皇帝,必须是...
原创 关... 在汜水关前,关羽以“温酒斩华雄”的壮举震惊了天下英豪。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关羽出手的那一刻,现场竟...
原创 接...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总统。然而,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他都不被视为“自己人”。黎元洪多...
原创 分... 在中国的北部和俄罗斯南部之间,存在着一个完全独立的内陆国家——蒙古国。而我国的内蒙古地区,地理上与蒙...
山东大学博物馆:讲述文物故事 ...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校馆弦歌】   黄海之滨,鳌山湾畔;黄河南岸,泉城之中。山...
原创 关... 关羽和赵云,都是蜀汉的五虎上将,在《三国演义》中堪称超一流的猛将,他们分别排名三国24名将的第四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