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而不崩:巅峰时期的罗马军团竟如此强悍
迪丽瓦拉
2025-07-22 08:04:58
0

古往今来,军队在撤退时遭遇的危险往往都胜过进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己方士兵承受着巨大压力,还必然面临对手的穷追猛打。稍有不慎则秩序崩溃,乃至人群相互践踏的惨案事故。

因此,很少有军队可以在正面会战中从容后撤,巅峰时期的罗马人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另类。

风险巨大的失败案例

帝国后期 在内战中遭追击的步兵

事实上,古代军队的重大并不直接来自正面交锋,更多是在溃散后遭追杀所致。通常是其中的某方受限于体能、装备和士气,无法继续承受作战压力,又或是单纯被阵亡同伴所惊吓。结局自然是秩序全无,任由对方随意拿捏。

公元前200年,拜占庭希腊人与宿敌马其顿对垒。前者依然使用古朴的重步兵方阵,而后者则坚持以长枪方阵为主心骨。显然,杀伤距离更远的马其顿人占优,但场面吃亏的拜占庭人一直能苦苦坚守。直到无法再继续承受正面压力,才不由自主的后退失序,惨遭追兵大肆屠戮。

希腊人的伤亡大都不是正面交锋造成

类似案例也曾出现在中国。公元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三次进攻匈奴,却因为后方失火而被迫转入守势。经过一番折腾,他率军收缩到杭爱山,且沿途不断遭匈奴人骚扰。虽然汉军在先前的进攻中士气高昂,如今也只能被彻底包围。等到对手偷偷挖掘壕沟,再从侧后方发起总攻,便再无意志坚持下去。

此外,军队在非交战时的主动后撤,也有可能造成引火烧身效果。譬如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就源于秦军统帅苻坚的小聪明。因为是人数较少的东晋军进攻,他觉得可以乘势半渡而击。结果,撤退尚未完成就遭遇对手突击。以至于全面失序,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淝水之战的秦军死于盲目后退

公元1619年,明朝为镇压刚刚崛起的后金,出兵四路打响萨尔浒之战。由于其中的三路人马先后被歼,硕果仅存的南路李如柏部只能原路撤退。奈何被女真斥候发现,又遭哨山上鸣螺发出的冲击信号恐吓。由于判断后金主力抵达,明军上下皆惊恐溃逃,在自相践踏中死伤1000余人。

这些例子的年代跨度极大,前因后果也并不完全类同。但都向世人说明一个残酷真相:战场上的胡乱撤退无异于自寻死路!

萨尔浒之战

低开高走的成功案例

马拉松获胜的希腊重步兵

当然,浩瀚史海中并不乏成功的撤退者。他们大都拥有严格训练,对于可能出现的劣势有充分心理准备。故而能承受更大压力,甚至是将其作为克敌制胜的一种策略。

公元前490年,新崛起的波斯帝国向希腊本土发起远征。他们在马拉松平原被雅典军队阻拦,不得不以强攻手段寻求突破。尽管后者人数偏少,还一度在中路交锋过程中被完全压制,却始终没有失序崩溃。等到两翼同伴获胜,便轻易将波斯人包围歼灭。

马拉松之战的雅典中军 在撤退中维持着良好秩序

公元前216年,名将汉尼拔在坎尼之战中的部署,更是可以被看做马拉松案例的升级版。他将来自各地的杂牌军部署在战线不同区域,中路只有经受过严格方阵训练的北非步兵。而且故意呈楔形阵排列,让对面的罗马人误以为要貌似突进。实则掩盖数量劣势,顺便为计划中的假意撤退腾出空间。

果然,优势明显的罗马人首先同北非重步兵交手,而且顺利将他们压到节节后退。汉尼拔留在两翼的其他蛮族步兵,则是稍后才加入厮杀,并且在骑兵帮助下稳住阵脚。等到罗马人将全部精力陷入中路,两侧的形势开始渐渐不利于自己。最终,80000罗马大军化为尸山血海。

坎尼之战中的非洲步兵 一直在重压下稳步后撤

虽然在坎尼沦为反面牺牲品,罗马军队却比希腊和迦太基人更擅长应付各类型后撤。公元前168年,他们在皮德纳之战中同马其顿方阵狭路相逢,一度在密集的长枪方阵面前非常被动。有些人甚至因盾牌被长枪牢牢顶住而动弹不得,几乎要同时面临好几个方向刺击。哪怕没有失去秩序,还是渐渐向后方的山地转移。

由于地形逐渐破碎,行进中的马其顿方阵难以保持严密,自然割裂许多小缺口。罗马人趁机重组部队,临时构建出多个小型战术单位。然后化整为零,从这些缺口处突击。因为是由溃退迅速转化为进攻,庞大的马其顿方阵根本来不及反应。稍后在更加残酷的近身搏击中一败涂地,彻底断送掉整支军队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罗马人在撤退中的迅速反应 让马其顿人措施不急

罗马人为何不怕后撤

罗马军团的三列线部署

那么,同样训练有素且不十分担心后撤,为何罗马人的技战术可以更胜一筹?这就要从军团的组织结构安排着手。

通常来说,每个罗马百人队由60-80名士兵组成,由一名百夫长作为指挥官。这类百人队还会被编组为中队,乃至更高等级的大队,并安排有专门的军官节制,还可根据情况临时交给财务官、军团长调度。如若发生突然情况,位于最前线的百夫长可以临时扩权,号召其他分队与自己共进退。这种等级严密又不十分中心化的配置,可以使军团的战场反应相当迅速。

罗马人非常重视各级部队的指挥控制

公元前57年,凯撒刚率部结束一整天行军,却在扎营时遭纳尔维人袭击。这些蛮族事先埋伏守候,又成功利用到罗马人的警戒松懈,因此行动相当迅速。然而,罗马基层将士的应对更为迅猛。他们不等战旗升起,就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抵抗。因此在凯撒发出具体命令前,战斗已结束大半。

遭遇蛮族偷袭后处变不惊的罗马军队

不过,战术编组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来予以施展,罗马人恰好就以其严苛训练而著称。士兵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清闲,需要用体力劳动来维持锻炼,使用超重的教具锤炼搏击技艺。由于强度极大,曾被同时代的观察者秒速为“一场不流血的战争”。

最后,荣誉感也是能提高战斗力的小妙招,故而罗马人将本单位军旗易手视为奇耻大辱。公元前86年,苏拉率部同本都大将阿基劳斯在奥科美纳斯之战中相遇。由于本都军数量多达90000,还可以在空旷平原上运用骑兵,所以让只有25000人的罗马军团屡屡受挫。苏拉只能把一支鹰旗丢向敌军,引起后撤士兵的羞耻感,纷纷转身重新投入战斗。

鹰旗在罗马军中的地位 超过许多人的生命

正是这种集战术理念、严苛训练和士兵荣誉于一体的优势,让罗马人不害怕在会战中撤退。哪怕事先毫无计划,都不影响基层单位的临场发挥。等到这些优秀特质逐渐流失,属于他们的时代便迅速流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 中新网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
原创 梁... 梁山好汉威名天下,曾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八百里水泊水草丰茂,鱼虾丰足。 后受宋廷诏安,征大辽,灭田虎...
原创 王... 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一个传奇人物横空出世,他的人生如同开挂般精彩。他5岁时还不会说话,15岁辍学考...
原创 此... 这位将军不简单,他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老蒋的器重,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少校升少将,又用三年...
原创 欧... 据《世界多极化》所载:“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和国...
原创 唐... 初唐(武德年间)时,唐朝人的确吃过隋朝的存粮。 《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
原创 被...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就算是贵为皇帝的女人,她们大多也并不快乐。 因为皇帝拥有三宫六院...
原创 李... 引言: 《朱元璋“男耕女织”的理想国》中说:“男力耕于外,女力织于内,遂至家给人足。” 落后的清政...
郑和下西洋:皇帝吃饱却让其他人... 每当提起郑和下西洋,世人总会联想到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其中,赞扬者将重点放在体量和感官层面,认为三宝...
原创 假... 苏轼在词中提到: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如果让人们回头去想想的话,人们可能...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 9月21-22日,由四川大学、四川省历史学学会主办的“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司... 公元238年,魏国丞相司马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平定辽东。这片遥远的土地由公孙渊把持,已经成为魏...
原创 日... 日本历史上的“夜爬”文化:一段被遗忘的人口增长策略 在日本漫长而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鲜为人知却又...
原创 唐... 清史稿中有言,“百姓大害,莫过于贪官蠢吏”,可见,在朝为官者,当对得起“清廉”二字,否则,于国于民,...
原创 被... 忍辱负重一朝翻身:那些年成功反杀权臣的帝王们 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权力的化身,他们一言九鼎,...
原创 戴... 1951年的一个清晨,七位老农手持铁锹,站在戴笠墓地前,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任务...
原创 唐...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
《人民的珍藏》今晚开播,用藏品... 聚焦百姓珍藏,映射时代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诞在即,国庆特别节目《人民的珍藏》将于2...
原创 他... 民国惹人向往,除了新旧交织之时的趣史,更多的还是感念于当时自由的学术精神,感念于当时风华绝代的大师们...
原创 曹... 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绵长达两千余年,而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之中,就仿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史诗级的漫长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