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代“身份证“的发展与变迁-鱼符,出入各地的“通行证“
迪丽瓦拉
2025-07-22 12:34:17
0

现今社会人们对身份证的需求无处不在,大家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那张能证明自己居民身份的卡片,身份证已成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物品,没有它将会让你在这个社会中寸步难行。

不仅是我国,在国外也是如此。那么身份证制度是否早已在古代出现过?身份证制度又是始于何时?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事实上,早在隋唐时就出现了一种特别的"身份证"。状似鱼,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穿有小孔,便于官员们随身佩戴,其名"鱼符"。

一、"身份证"的发展与变迁

1."身份证"的身世

唐代官员的"身份证"叫鱼符,那什么是符呢?其实,符就像是古代领导发给官员们的派任务或者是同意将军调兵遣将的信物,是一种传达命令的工具。

符并不是一个整体,它被一分为二,一半保存在官员们的领导——皇帝手里,一半留在被任命的打工仔们的手里。

传说"符"是姜子牙发明出来的,其大多是以青铜为原材料铸造的,因为它的形状像是老虎,所以人们把它称为"虎符",有时也称"兵符"。

虎符的左右两半都刻有铭文,两半的铭文完全相同,其右半部分由中央,即朝廷保存,左半部则分发给行兵打仗的将领。

将领在需要调动军队的时候,必须集齐左右两符,将其相合后才能表示核验通过,若没有相合的两符,即使是将军也无法调兵。

"符"也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演变出了身份证明的功能。我国古代的身份证样式非常丰富,有代表等级的身份证、代表职业的身份证以及临时身份证等。

在当时最为流行的当属等级身份证。《新唐书》志 卷十四记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

2."鱼符"——唐代打工仔们的工作证

战国时,秦国出现了虎符;到了汉代,出现了用竹子制作的竹使符。隋朝时期,又出现了朝廷发放给地方官员——郡守以木头为原材料的"鱼符"。

鱼符这种"身份证"在唐代的时候才被正式使用,在那之前使用的都是虎符,孝顺的唐高祖在他当上最大领导后,把虎符给停用了。

理由他爷爷李虎名字里有个"虎"字,这大概就是真实的霸道总裁吧。后来唐高祖李渊推行的鱼符形状像是鲤鱼,据说是用"鲤"表示"李"。

李又是国姓,有鱼符的都是他们家的员工,可能这就是唐高祖给他名下打工仔统一打造的"工作牌"。

二、身份不一般的鱼符

1.多功能的"身份证"

唐代的身份证主要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中央领导拿来安排手下员工的工作地点、调遣手下兵将的,一种就是唐朝各个工作单位上员工们随身携带的工作证,可以让大家知道他们都是哪个岗位上的。

鱼符上刻着官员的姓名、工作单位,职位高低也可能刻有鱼符的使用范围。鱼符的中间有一个"同"字形榫卯,鱼符两半可以相互契合。

有一些鱼符上还写着合同两个字,不只可以当身份证用,还能当做古时的契书用,就跟现在的合同一样。

但鱼符上的合同两个字是分别刻在左右两块上的,只有把两半合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字。

唐代鱼符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分为左右两部分,左符放在当时的内廷中,类似于身份登记;右符则由鱼符拥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证明使用。

此外,左右两符的数目不一定相同,其数量的多少还要根据使用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确定。且它的第一功能在初始时并不是用来表明身份,而是官员们的"权力凭证"。

可以拿来调动军队、任免官员。另外,鱼符还被用作外国使者入境的凭据,外国的使者要进入大唐境内,必须要检查"鱼符"是否相合。

2.鱼符的"工作"变动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身份证"是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所特有的,普通人是不可能拥有"身份证"——鱼符的。

所以,唐代时拥有鱼符身份证的人,都是真正意义上"有身份的人"。唐朝初年,不是所有官员都能佩戴鱼符的,佩戴鱼符者必须为五品以上的官员。

还要在回家养老、辞职或去世后把鱼符鱼袋交回去。但是到了后来,等级较低的官员也可以开始佩戴鱼符。

唐中宗以后,鱼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佩饰,其作为证件的作用逐渐减弱,鱼符的作用更侧重于表明官员地位。到了这时,满朝文武都可以佩戴鱼符。

武则天在位时期,鱼符曾被她改为形状像龟,但作用和鱼符相同的"龟符",虽然后来龟符随着武则天的逝世而消失,但象征着崇高地位的金龟符却为后世演变出"金龟婿"一词。

三、"易"冒领的身份证

唐代的鱼符上信息比较简单,一般刻着持有人的姓名以及官职,并没有出生年月等信息,也没有注明性别,甚至有些鱼符不会写出姓名。

这也让一些官员可以"钻空子",有时地位低的官员为了充场面,也会悄咪咪向高职官员借金鱼符用用。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会有一些疑惑,如"既然古代身份证上信息这么简单,难道不会有人仿制造假吗?"。

亦或者"在唐代,鱼符是官员们的"身份证",而这些官员们的顶头上司可是皇帝啊,怎么有人敢造假?那是要杀头的啊!"

事实上,就像现在有人拿着别人的身份证办手机卡,古代也确实有假"身份证",甚至有人连皇帝都敢欺骗。

针对这一现象,古代也有相应的防伪措施,有两种:一是为鱼符配的鱼袋,唐高宗李治为给鱼符配了一个相对应等级的鱼袋。

四品到五品穿红色官服的官员所用鱼袋为银鱼袋,只有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的人才能佩戴用金装饰的鱼袋。在皇帝召见的时候,你得既有符又有袋子。

二是制作不同材质的鱼符,不同品级的官员使用的鱼符材质都不一样。《大唐六典》中有过相关记载:太子用玉,亲王用金,一般官员用铜。

四、总结

总的来说,古代的"身份证"种类繁多、功能不一,但最为流行的身份证当是鱼符。从古到今,身份证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身份证记录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同时也是我们出入各地的"通行证"。而唐代官员们的"身份证"——鱼符,同样是唐代官员们的身份象征或者说是权力象征,也是官员们不同于普通老百姓之处。

但古今的身份证的功能还是有所不同的,唐朝时的鱼符不仅可以用作古代官员的身份证,也能用于地方官员的任免,调动军队,还能当作入宫觐见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新唐书·车服志》

《大唐六典》

《旧唐书》

文/史海观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春...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的盲史学家,据传为《春秋左氏传》和《国语》的作者。他与孔子同时代甚至更早,可能是...
《三国志8 Remake》制作... 《三国志8 Remake》即将在10月24日正式发售,登陆PS4、PS5、Switch、PC平台。不...
原创 苏... 现代快报讯(记者高达)在古城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将古建筑老宅列为控保建筑并进行保护修缮,是重要的一环...
才大志疏,原来你是这样的唐伯虎 有个成语叫“志大才疏”,讽刺那些志向很大、可惜才能不够的人。唐伯虎则刚好反过来,他是“才大志疏”,聪...
一诗一城一故事 多国博主在古都...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表演《山河诗长安...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演义最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那些英勇的将领、智勇双全的谋士们, 恍如活在...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生于元朝末年,来自社会底层,目睹了元朝统治的腐败,也亲身经历了各级官吏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原创 溥... 当我们谈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时,那段屈辱而黑暗的历史马上在脑海中浮现,身在皇室中人,表面上看的是光鲜亮...
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 9月26日,第七届马家窑文化节在甘肃省临洮县开幕。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马家窑遗址考古...
原创 专... 导读: 《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则典故,也是古往今来比较励志的一则典故,指的是身处逆...
原创 项...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的英雄写照和他悲惨的命运给我们带来了...
原创 你... 说起日本的考古,那可以说是根本没胆子挖掘真正的遗迹,但是借考古之名造假敛财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原创 泰... 泰国王室和欧洲王室不一样,泰国王室讲究血统,王妃的地位比公主低,而平民出身的王妃和贵族出身的王妃也不...
数字技术让千年甲骨获“新生” 采写:本报记者 孙 越 策划:赵英淑 滕继濮 2024年8月13日夜,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
孔子文化节·走笔丨当孔子“遇上... 本文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尽管...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明朝年间的小说,在历史上,三国演义都是非常有名的。时至今日,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
原创 廖... (说历史的女人——第1481期) 1911年,即清宣统三年,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 在这年的1...
原创 白... 三国鼎立,风云激荡。蜀汉与东吴曾有过同仇敌忾的赤壁之盟,也有过兵戎相见的夷陵之战。当蜀汉大厦将倾之际...
原创 他... 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名叫王平的上将,他是我军中一员猛将,战争年代一路厮杀过来,立功无数,建国后当了军委...
原创 雍... 众所周知,中国的父母,从古至今都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因为这种期许之心而衍生出了抓周的风俗,想在孩子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