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明朝年间的小说,在历史上,三国演义都是非常有名的。时至今日,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三国演义,才让后人对三国时期变得熟悉。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描写,这些都是让后人熟知的。
三国演义的出现对三国时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出现,才让后人对三国时期变得熟知。那么人们对三国演义的情节肯定是非常熟悉的,比如说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空城计。可是三国演义是有偏差的。
小说毕竟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情节与正史是不符合的。比如说人们熟悉的关羽刮骨疗毒,在历史上是没有这回事的。这只是小说自创的。属于虚构的。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三国演义中也出现了很多蠢人,这些人蠢得无法再蠢了。
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五位蠢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蠢的,甚至是蠢得无法再蠢了。这最蠢的人就是袁术。袁术与兄弟袁绍两人有矛盾,原本他们兄弟俩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两大诸侯,如果两人联手,那么袁氏家族甚至能够称霸天下。
可是上位的只能有一个人。那么为什么说袁术非常蠢呢?公元196年汉献帝已经东归迁都许都,这时候的袁术做了一件事,就是因为玉玺在手和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言,竟然选择了称帝。袁术这样做无疑是自绝于天下。
这让天下人开始讨伐袁术。众叛亲离之下原本横跨扬、豫、徐3州11郡的袁术迅速败亡。第二位蠢人就是曹爽,在三国正史中,曹爽也是一个蠢人。就是曹爽竟然选择了相信司马懿,结果导致了曹氏家族的衰落,曹魏大权旁落。
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这让曹魏的大权落入了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懿控制了洛阳城和郭太后,也获得了朝中重臣和世家大族的支持。可是曹爽手中的谋士和武将一点不比司马懿差什么,相比较来说,曹爽完全有实力与司马懿一较高下。
曹爽只要以天子的名义宣布司马懿谋反作乱,并且明昭擒杀司马懿者赐爵万户侯,同时让天子移驾许都,曹爽就可以与司马懿决战。可是曹爽竟然选择了相信司马懿,最终曹爽被夷灭三族,从此曹魏走向了衰亡。曹氏家族在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实权。
何进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蠢人。何进之所以身居高位,原因就是他有外戚身份,可是何进能力平平,其次不懂先发制人,最终反遭杀身之祸。何进能力不行,但是他手中的很多人都是非常厉害的,比如说袁绍、曹操等人。
结果何进手中的人才非常多,可是何进竟然没有听从这些人的意见。最后人头落地,实在是愚蠢的表现。在正史中,何进的表现与三国演义中的几乎没有差别。何进无疑是蠢人,那么孙坚也是其中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
孙坚是江东猛虎,有勇有谋,怎么能算蠢?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孙坚表现出了愚蠢的一面。在演义中,孙坚进驻洛阳后,在井里找到了传国玉玺。可是发现了传国玉玺,孙坚竟然让手中的士兵保守秘密,可是保守秘密竟然不给士兵加官进爵,这可如何保守秘密呢?
后来事情败露给了袁绍。袁绍一问,孙坚就很紧张,完全是一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样子。结果可想而知,孙坚拥有传国玉玺的事很快就被袁绍知道了。不过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在正史中的孙坚可比这有勇有谋。
那么最后一位蠢的人就是许攸。可是在官渡之战中,许攸为曹操建功立业,同时许攸与曹操是发小,按照常理来说,凭借许攸的能力和功绩在曹操这里肯定是能够得到重用的。可是许攸不作不死,经常轻视曹操麾下甚至包括曹操自己。
许攸甚至是经常称呼曹操为阿瞒,以曹操丞相之尊,一两次可能还一笑置之,可是许攸经常招呼曹操的小名,这让曹操是不能忍受的。许攸因为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最终触怒了曹操,许攸被曹操杀死。此时的许攸是蠢上加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