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节·走笔丨当孔子“遇上”Z世代
迪丽瓦拉
2025-07-22 18:03:37
0

本文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尽管2500多年的光阴已逝,但他的思想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孔子,或谦逊智慧、或斯文儒雅……Z世代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子?在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期间,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认识到孔子的另一面。

跨越时空对话孔子

相较以往,今年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专门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了大量活动。从此前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活动涵盖线上线下,包含内容征集、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旅游演艺等多种形式,如举办“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图文短视频征集活动,2024尼山敬师礼,2024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见贤思齐——孔子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身份与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青少年已成为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群体。国际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一个节庆活动,更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

“为全球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儒家文化元素的欢乐节日,让大家可观、可感、可玩,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说,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举办,为全球的Z世代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充分了解孔子和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借助此次机会,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将以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而在孔子文化节的国际舞台上,他们势必也将绽放出青春的光彩,让大家认识到不一样的孔子。

Z世代群体中的“孔子热”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力量,Z世代正以独特的方式拥抱传统文化。他们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自信根深蒂固。他们不喜欢被定义,有自己的想法。面对着“孔子”这个超级IP ,他们用网络语言表达,去重新解读传统文化。于是,在Z世代群体中,开始扎堆研究孔子,自然而然兴起了一波“孔子热”。

几个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话题“孔子”有超23亿的播放量。此前,B站也曾做过一个调查,孔子成为B站最具增长潜力人物,一年视频播放量增速585%。孔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怀揣着对古人的好奇心,年轻人在文献中挖掘更加丰满的“孔子”。在许多人的眼中,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文雅谦和的孔圣人,而在年轻网友的眼中,孔子褪去了神圣光环,可敬、可亲、有性格、懂生活,甚至是文武双全的“六边形战士”“大力士”“德智体美劳全能选手”。

齐鲁壹点孔子表情包

而事实如何?《论语》中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形象。《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而根据战国、汉代出土实物,一尺约合23.1厘米,这样孔子就有2.2米多高,和姚明相当。另外,在专家的研究中,孔子修习“六艺”,通晓射、御,善射、会驾,懂得军事,了解兵战。孔子的弟子冉有曾为季氏带兵打仗,取得胜利。当季氏问冉有关于军旅的知识从哪里来时,他说是“学之于孔子”。可见,在冉有看来,孔子其学无所不包,“文武并用兼通”。

年轻人问道“子曰”

在许多年轻人眼中,孔子还是位“金句制造机”,许多困惑都能从“子曰”中找到答案。

他曾经用“自嘲”来解压。孔子到郑国时,一次与弟子走散,站在城墙东门旁发呆,‌被一位郑国人形容为“累累若丧家之狗”。‌这个描述最初由子贡告诉孔子,‌孔子听后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他接受了这一比喻,‌并认为这并非贬低,‌而是一种现实写照。

翻阅《论语》,其中不乏类似充满哲理的小故事。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治学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交往之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品德之道,还有“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洒脱。他还告诫我们,年轻人要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事要掌握分寸,“过犹不及”;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要知错就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等等。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话我们仍然在用,其中见贤思齐、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的儒家智慧,仍在为我们的人生解疑答惑。

孔子博物馆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

“君子不器”,是孔子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他告诉年轻人,君子不应该像定型的器皿那样,仅具有一种性质或功能,而应该具备多样性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环境和场合中发挥作用。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孔子小时候贫贱,但他在逆境中奋发,他的“好学”成就了他的“博学”。千年前,孔子以一种开放的、充满期许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如今,借助国际孔子文化节,年轻人正可以走近孔子,聆听孔子的教诲,给人生以启迪。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着民族复兴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 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
原创 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乱世造成动荡,但动荡之中又有着层出不穷的英雄、人才,这些英雄又在...
原创 夷...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由此形成。曹操统一天下的进程被迫中止,刘备和孙权作为最大受益者,成为与曹操势...
原创 此...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在国家独立或者形成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英雄人物。这些人在国...
原创 晚... 第三次落榜之后,快三十而立的他屈身于书院,写下“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十年之后,...
原创 明... "天行有常,不问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每每说到历史,在历史的一些野史中,会记载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原创 刘... 相信大家对于刘备这个人物应该都并不陌生,在中国的历史上,刘备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刘备也确实是是一...
董宇辉直播翻车! 近日,董宇辉在直播中讲解居里夫人时出现了明显事实错误,他称居里夫人发现了铀、发明了X光机、获得了诺贝...
原创 一... 1945年4月22日,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调集了第五十二团、江都独立团和三分区特五团等部队,由旅长...
用新潮科技讲述厚重历史 文创开... 洛阳古墓博物馆中的“剧本杀”,广受年轻人追捧 商都遗址博物院举办的苏州园林展 “象棋”瓷器 甲骨文“...
原创 三... 常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注意过,清朝皇帝褫夺官员职位爵位时,除了削去官职外,还要再特意强调一句“ 摘去其...
原创 殉... 殉葬有多可怕?江西古墓挖出22名“纺织姑娘”,死因令人不寒而栗 古代封建社会有许多不良的制度,其中殉...
原创 庞... 引言 庞勋讲的所谓“遵王侍中故事”,不就是要像当年的王智兴据有徐州吗?因此,他也曾多次上表求节钺。头...
原创 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刘邦夺取江山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
原创 安... 要说我国历史几千年中著名的强盛时期,那唐朝肯定算其中一个。大家都知道,唐是建立在隋的基础之上,继承了...
文化中国行︱白浒窑韵 文脉千年... 江西新闻客户端!精彩开端,掌阅天下! 编者按: 白浒窑是中国古代六大陶瓷名窑之一,在抚州临川有这样一...
原创 人... 考古时代,历史学家通过考古学发现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种类型的古人类。比如元谋人就属于直立人...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一直被人们誉为智慧的化身,在民间受到无数人的崇拜。同时诸葛亮还...
原创 郭...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有葬进八宝山? 郭沫若 郭沫若的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因为他是上个世纪中国最著名的学...
原创 1... 清朝末年,西方国家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民族存亡之际,清廷涌现了一批能力不凡的晚清重臣。 他们穷尽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