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0多年前,前往井冈山的那群青年人,是什么令他们义无反顾?
迪丽瓦拉
2025-07-22 14:33:04
0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在人们的传统思想里,死亡,从来都是为人们所忌讳的事情,人们甚至都不愿意提起和死谐音的字,老百姓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人们对于死亡的憎恶可见一斑。

可是,90多年前,前往井冈山的那群青年人,明明知道奔赴的是一条死路,前途希望渺茫,可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前行,是什么令他们不畏死亡、义无反顾呢?

1. 理想和信念的力量

不管在哪个年代,理想信念的力量都是无穷的,理想信念就像茫茫大海上的航标灯,始终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90多年前,奔赴井冈山的这批年轻人,可谓是面临着不少的艰难困苦。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仅要面临着敌人的疯狂围剿,而且我军的武器供应也并不充足,士兵们打起仗来往往是缺弹少枪,只有在打冲锋的时候才允许开枪,我方士兵的伤亡是十分巨大的。

除此之外,前来奔赴井冈山的大多是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穷苦出身的普通老百姓,一点儿文化知识都没有,更不要说基本的卫生常识了,而且在井冈山的斗争过程中,我方军队的医生和药品极其匮乏,武器的落后导致士兵们难免少不了流血受伤。

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受伤了只能忍着,或者用所谓的"土方法"来进行治疗,结果可想而知,有不少的士兵最后是由于伤口感染而亡,说白了就是活活疼痛而死的,物质生活条件更是极其恶劣,士兵们连最基本的吃和穿都无法保证。

据资料显示,在井冈山牺牲的士兵中,大多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十几岁的孩子。本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连基本的食物都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还得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去战场上和敌人厮杀,何其残酷!

可是这群人坚持下来了,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念,主席在井冈山初期就提出了思想建党的思想。

许多士兵纷纷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正是在这样的理想信念下,这群年轻人才能义无反顾地奔赴井冈山,不畏死亡。

2. 没有压迫,军内民主

一直都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此之前,中国人民真的是处于"跪着的奴隶"的状态,外有帝国主义疯狂压迫,内有封建主义大肆剥削,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更是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没有,每天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但在井冈山上,同志们虽然天天在行军打仗,物质生活条件也十分落后,但是士兵们的精神生活十分愉快,在井冈山这一片"乐土"上,士兵们身心上是自由的,不用受其他人的剥削和压迫。

在这样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下,士兵们的干劲儿非常足,虽然面对着像打仗苦、伤病苦、生活苦等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但是士兵们的内心始终有一把火,士兵们之间总是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除此之外,主席还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支部建立在了连上,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也保证了军队内士兵的民主生活。

3. 干部率先垂范,官兵同甘共苦

有老红军战士在回忆井冈山这一段艰苦岁月的时候说到:"虽然在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大家好像都感受不到什么苦,士兵们的情绪永远是饱满的,精神上永远是乐观的。

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干部们以身作则,和我们这些基层的士兵们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的主席能够真正的深入士兵基层中去,率先垂范,和士兵同甘共苦。

井冈山时期,有一次主席发现有小战士在闹情绪,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原来是因为部队由于粮食短缺,不得不让大家吃野菜,可是野菜实在是又苦又硬,让人难以下咽。

可是主席愣是二话不说,端起碗,夹上野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一边吃着难以下咽的野菜,一边向士兵们说:"吃这种野菜确实是很苦的,但是它却有着丰富的政治素养,像我们这种干革命的人,就得吃大苦,如果没有今天的苦,哪里能有明天的甜呢?"

这只是井冈山时期一个非常小的例子,除此之外,在1927年红军发起的全军挑粮运动中,主席和朱德同志更是和基层士兵一起,每天亲自挑粮。

正是我党干部的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让奔赴井冈山的这群年轻人,清楚地意识到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

90多年前,奔赴井冈山的这群年轻人,带着自己的满腔抱负与热血,在我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国千千万万的贫苦百姓不再受到剥削与压迫,忍受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始终坚信革命能够成功,坚信他们的奋斗一定会有回报,坚信自己的流血与牺牲是中国革命胜利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铺路石。

若要问是什么让他们不畏死亡,那正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牺牲了自己,最终为沉睡的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中华民族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洗礼,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这群年轻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在中国历史中,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无休止的游戏,许多英雄豪杰在其中起伏沉浮,而长孙无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原创 重... 战争,这个残酷的恶魔,在乌克兰大地上肆虐已两年有余。2024 年 9 月 29 日,战争的阴霾依旧如...
原创 7... 汉朝是一个英雄倍出、充满血性的王朝,公元76年,十三壮士归玉门更是诠释了汉朝人的忠诚与勇气。 十三将...
争渡三国:全新战旗玩法,享受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勇交锋而著称,成为无数游戏开发者竞相追逐的灵感源泉。而今...
原创 真... 孔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古代名人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不仅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也特...
原创 关... 三国演义里,吕布武力第一,无可非议,大家都公认的。谁为第二,争议就多了。有说关羽,有说张飞,还有人认...
原创 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英雄人物总是一代接一代,这是因为他们让自己的后代...
一个家庭映照下的时代变迁 ——... 《我·本·上海庶民》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的书,更是一部跨越了历史长河,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中...
原创 沈... 1933年的北平,一个看似平静的夏日。韩子栋步入"蓝衣社"总部,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他的双手...
原创 日...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这是唐代的一首诗,讲秦朝方士徐...
原创 “...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但其实在古代历史中,汉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融...
原创 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过去我们学政治的时候经常要聊到的一句话,政治老师不断的向我们强调,历...
原创 1... 19世纪初期,欧洲地界上,法国、俄国绝对是当时的霸主。然而这个时候,法国出现一个厉害的人物——拿破仑...
原创 女... 前言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因为她才诞生了华夏民族,才有了华夏文明的产生。 ...
后悔年代,与”第纳尔”错失交臂... 公元1985年刚过完春节,书记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公司接到二级部的通知,部里有一个对外援助...
原创 隋... 在我们国家的各个朝代,其实都有着一些绝世的猛将,而隋朝也有一位将领,他有万夫不当之勇, 仅凭一人就令...
原创 溥... 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但是能够影响时代发展的人中有一个人是非常被动的,别人改变历史是出于一种主动的意愿...
原创 眼...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我军中的不少将军都是连襟,像是陈赓和陈锡...
原创 帖... 明朝初期,很少受外族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攻击,哪怕后期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交战也规模相对较小。 真正...
李商隐:将唐诗推向新的高峰 生于晚唐的李商隐,在那样一个江河日下、世风败坏的时代,却用一颗至真至纯的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诗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