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卡斯特罗访苏,这一细节被摄影师抓拍,苏联方面迟迟不敢公布
迪丽瓦拉
2025-07-22 14:32:45
0

1959年1月,经历过近六年的武装斗争后,古巴革命取得了胜利,军政府领导人巴蒂斯塔流亡海外,取而代之的是卡斯特罗。

我们现在都知道卡斯特罗在冷战时期是亲苏反美的,差点引起核大战的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他希望借助苏联的力量来对抗美国而引起的。

但其实在他上台之初,并不是全面倒向苏联,相反卡斯特罗有意跟美国拉近关系,希望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只是现实让他做出了之后的一番选择。

1959年4月15日,卡斯特罗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为了这次行程他很早就开始准备,聘请了优秀的公关团队包装宣传,所以他一到美国就受到了民间的热烈欢迎。

美国人非常好奇这个年仅32岁、蓄着络腮胡、经常叼根雪茄的不羁男子是如何建立起一个政权的,他们在卡斯特罗经过的路旁拉起

“支持菲德尔·卡斯特罗”

的横幅,不管到哪里都有一群人跟从。

当卡斯特罗在纽约中央公园进行演讲时,有三万美国民众前来聆听,连维持秩序的警察都为之疯狂。

当时社会名流都以能邀请到卡斯特罗为荣,卡斯特罗也非常乐意去赴宴、演讲,因此在美国的8天时间里行程被安排得非常满。

很多美女一看到他就眼睛放光,美国《新闻报》年度小姐格拉迪斯·菲约在请卡斯特罗签名时,忍不住亲吻了他的脸颊。

美国的各大报纸对于这样的情况,无奈地以

“美国人完全被卡斯特罗迷住了”

作为标题进行报道。

卡斯特罗对美国也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善意,

他专门去往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墓前献上了一个花圈,并且宣称自己并非共产主义,只是为了民族解放。

然而不同于民间的火热,美国政坛对于卡斯特罗的到来却非常冷淡,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知卡斯特罗要到访的消息后,就以度假打羽毛球为名,把接待工作都交给了副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对卡斯特罗也没什么好脸色,两人进行过长达近三小时的会谈,结果显然不是那么愉快,在事后尼克松曾说:

卡斯特罗成为了拉美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这点美国只能接受,但美国会努力‘把卡斯特罗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呢?很明显被美国控制才是正确的方向。美国向来将拉丁美洲当成自己的后花园,或通过经济或通过军事来控制这些国家。只要能让这些国家不出乱子、稳定地被自己剥削,美国才不管什么民主、自由之类的。

上世纪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都是军政府,民众苦不堪言,其实这些军政府的背后就是美国,而且一旦有民族觉醒,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压制,甚至是采取军事政变推翻。所以卡斯特罗是不是共产主义,美国并不怎么在意,更在意的是他能不能被控制。

看尼克松的口气就明白,双方没有谈拢,卡斯特罗本来一直都是进行反帝反殖民事业,怎么可能愿意做别人的傀儡。

于是美国拒绝给古巴经济援助,并且采取了封锁的政策,古巴想要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交易,同样被对方拒绝。不用多想也知道背后是美国在起作用。

当时的古巴情况很糟糕,作为经济支柱的糖和雪茄都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想要购买其他工业品也找不到门路。摆在卡斯特罗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一是给美国人低头,从此就乖乖喝美国人吃剩的汤。二是选择一个能跟美国争锋相对的大国合作。

卡斯特罗最终选择了第二条,1960年秋卡斯特罗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着美国人说:

是你们促使我寻求新的市场和朋友,它们就是苏联和社会主义世界。在这之后,我们就开始对这种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并开始研究它。

彼时正处于冷战初期,苏联是明显的劣势,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等地都被美国部署了导弹,能有这样一个在美国“后花园”的盟友,苏联求之不得。

于是古巴的农产品开始卖往苏联,而苏联则运来石油、武器等工业产品,让古巴摆脱了困境,这也算得上双赢。

但这种双赢让美国不高兴了,古巴实在太近,如果被苏联控制了,那导弹随时可以打到美国本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在1961年主导了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仅仅三天就平息,美国的美梦破碎了,但事件带来的后续影响很大,它让卡斯特罗感觉到了危机。为避免再次被美国入侵,卡斯特罗与赫鲁晓夫一拍即合,决定在古巴部署60枚导弹,其中还有不少核弹头。

1962年,美国发现了这一情况,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然而解决这一事情的主要人物是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古巴作为一个小国被刻意忽视了。

卡斯特罗比苏联强硬,要求不撤走导弹,继续对抗,只是赫鲁晓夫不顾他的反对还是撤走了,这让卡斯特罗感觉到了被出卖。

而且苏联在很多方面都帮古巴做了主,比如在未跟卡斯特罗商议的情况下,就同意联合国可以进入古巴核查,这遭到了卡斯特罗的拒绝。

事件结束后,卡斯特罗在面对《世界报》记者采访时开玩笑说:

我真想打赫鲁晓夫的耳光。

两国的关系一时降温不少。

1963年,赫鲁晓夫也不知是不是感觉在导弹危机一事上不太仗义,主动邀请卡斯特罗访问苏联,没想到卡斯特罗很爽快地答应了,这让赫鲁晓夫喜出望外。其实卡斯特罗心里也苦,本来就与美国为敌,得不到苏联援助日子难过啊。

于是在这年4月28日,卡斯特罗开始了访苏之旅。

苏联对于卡斯特罗的到来表现得非常重视,连发了三张新邮票作为纪念,还以向古巴致敬的名义发射了一枚卫星。

在伏努科沃机场上,赫鲁晓夫带领着众多苏联人早早等待,卡斯特罗一下飞机,全场就开始欢呼。卡斯特罗也用刚学会不久的俄语进行回应,气氛相当好。

对于卡斯特罗来说,这一次访苏比上次访美要愉悦多了,赫鲁晓夫对他说:

“把我们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吧,想看什么、想去那里只管说。”

因此他留在苏联的时间长达40天,期间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过多次会谈。留下了一张很经典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卡斯特罗的气场非常强大,完全把其他人的风头都盖了下去,在场众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仿佛他是正要对众人训话的主角,相当有魅力。

并且还有一个亮点,卡斯特罗手上佩戴着两块劳力士,一块是GMT,另一块是潜航者,分别为哈瓦那和莫斯科设定了时间。

不过这张照片在审查严格的苏联没有被允许公开,也不知是因为风头太甚还是佩戴两块名表太奢侈,直到苏联解体才流传开来。

卡斯特罗在苏联的这段时间里,参观了工厂、军事基地、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与很多莫斯科民众进行交流。通过这些举动,他进一步也了解到了苏联的强大,因此决心更深一步地捆绑。

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卡斯特罗对赫鲁晓夫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夸奖,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类品质”、“超群的精力和能力”等等,总之都是赫鲁晓夫看到后心花怒放的话。

在他行程将要结束之际,赫鲁晓夫送给了他很多礼物,苏联一位地质学家也送了他一头名为“贝尔加湖”的小熊,意味很是深远。不过这头熊不适应古巴炎热的气候,没多久就死了。

这次访苏让卡斯特罗因导弹危机而造成的心理烦闷一扫而空,他盛赞这是一次伟大的访问之旅,并且还给赫鲁晓夫写了封告别信,表示对苏联在军事及经济上的成就深深佩服,感谢苏联方面的安排。

两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又上了一个台阶,此后的古巴长期严重依赖着苏联。

古巴的这些经历充分证明了小国的不易,有时想独善其身都是难事,同时也表明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永恒的友谊,都是利益为先。

不过这卡斯特罗的个人魅力还是比较足啊,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苏联都能收获一群“粉丝”,在世界上也算是难得了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在中国历史中,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无休止的游戏,许多英雄豪杰在其中起伏沉浮,而长孙无忌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原创 重... 战争,这个残酷的恶魔,在乌克兰大地上肆虐已两年有余。2024 年 9 月 29 日,战争的阴霾依旧如...
原创 7... 汉朝是一个英雄倍出、充满血性的王朝,公元76年,十三壮士归玉门更是诠释了汉朝人的忠诚与勇气。 十三将...
争渡三国:全新战旗玩法,享受顶...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勇交锋而著称,成为无数游戏开发者竞相追逐的灵感源泉。而今...
原创 真... 孔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古代名人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孔融不仅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在当时也特...
原创 关... 三国演义里,吕布武力第一,无可非议,大家都公认的。谁为第二,争议就多了。有说关羽,有说张飞,还有人认...
原创 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英雄人物总是一代接一代,这是因为他们让自己的后代...
一个家庭映照下的时代变迁 ——... 《我·本·上海庶民》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家庭的书,更是一部跨越了历史长河,深刻描绘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中...
原创 沈... 1933年的北平,一个看似平静的夏日。韩子栋步入"蓝衣社"总部,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他的双手...
原创 日...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这是唐代的一首诗,讲秦朝方士徐...
原创 “...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但其实在古代历史中,汉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融...
原创 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过去我们学政治的时候经常要聊到的一句话,政治老师不断的向我们强调,历...
原创 1... 19世纪初期,欧洲地界上,法国、俄国绝对是当时的霸主。然而这个时候,法国出现一个厉害的人物——拿破仑...
原创 女... 前言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之中,女娲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因为她才诞生了华夏民族,才有了华夏文明的产生。 ...
后悔年代,与”第纳尔”错失交臂... 公元1985年刚过完春节,书记召开全体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公司接到二级部的通知,部里有一个对外援助...
原创 隋... 在我们国家的各个朝代,其实都有着一些绝世的猛将,而隋朝也有一位将领,他有万夫不当之勇, 仅凭一人就令...
原创 溥... 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但是能够影响时代发展的人中有一个人是非常被动的,别人改变历史是出于一种主动的意愿...
原创 眼...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我军中的不少将军都是连襟,像是陈赓和陈锡...
原创 帖... 明朝初期,很少受外族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攻击,哪怕后期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交战也规模相对较小。 真正...
李商隐:将唐诗推向新的高峰 生于晚唐的李商隐,在那样一个江河日下、世风败坏的时代,却用一颗至真至纯的心,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诗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