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万历28年不上朝,为何皇权未被架空?明廷三大硬核操作是保障
迪丽瓦拉
2025-07-22 20:03:08
0

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封建历程当中,曾产生了很多“奇葩”的皇帝。其中万历皇帝最难让人理解,万历皇帝曾近30多年都不上朝,不过明朝政府在万历时期依然正常运转了下去,并没有出现权臣架空江山的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上朝和不把握朝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受古装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古代官员每一天都要上朝与皇帝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不同的朝代,上朝的频率也是不同的。

在清朝时,三日一早朝。

明朝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明朝皇帝都不爱上朝,在当时上朝也不是为了讨论国家大事,

按照规定每次常会最多讲三件事,并且这三件事早就已经抄送给各部大臣了,上朝主要是为了彰显皇室威严,并没有实际的作用。

当然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的确有些夸张,他之所以敢如此放手朝政,

是因为明朝的整个政治体制为他提供了保障,让他不害怕自己的权利被人架空。

一、内阁制度的存在,保证了朝廷政务系统正常运转

在封建社会中,丞相制度存在已久,丞相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负责与皇帝共同处理政务,管理百官。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皇帝过于年幼,丞相把控朝政的局面,渐渐的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吸取了过去丞相专权的教训,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本以为废除丞相制度之后自己的权利会加大,整个官僚机构的运转将会更加顺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朱元璋渐渐感觉繁重的政务压得自己喘不过来气,于是他挑选出了四个大学士作为辅政大臣。

这就是内阁制度的雏形,

这些辅政大臣负责替朱元璋处理政务,但是他们只有提供建议的权利,并不能做出最终的决策。

在他们提出建议之后,还是要让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建文帝时,四大学士的官位改成了学士,依旧实施朱元璋时期的基本制度,朱棣上位之后才真正建立了内阁制度。他将胡广,杨荣等人分为内阁大学士。

内阁是整个大明王朝的中枢机构,基本行使宰相的权利。

内阁拥有票拟权,在规定范围内的小事可以直接由内阁进行处理,凡是朝堂大事必须由内阁大臣写出建议处理的方式,皇帝看过之后同意的话进行盖章。

内阁在设立初期,由于皇帝朱棣十分勤勉,因此内阁在这一时期主要负责上传下达的任务,

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皇帝对政治的放宽,内阁渐渐凸显出了自己的功能,成为了整个帝国的政治核心。

在万历皇帝登基前期,内阁首府高拱被废,张居正成为了新一任的内阁首府,他在任期间,进行了改革实行“一条鞭法”,这使处于危难中的大明王朝,渐渐复兴,改变了当时经济落后朝堂腐败的情况。

在张居正死后,整个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因为内阁制度的存在,朝堂依旧能够平稳运行。

二、特务机构的运行,万历皇帝能够有效掌控朝局

除此以外,明朝还拥有着完善的特务机构,整个明朝拥有四大特务组织,分别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大内行厂,这些特务组织是皇帝的爪牙,能够让皇帝身在皇宫但却通晓前朝之事。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在王朝建立初期,各种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只能延续旧朝,但是元朝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并且,王朝还处于建立初期,民心不稳,朝堂中的百官有很多存在谋逆之心,这让朱元璋极为忌惮,于是便建立了锦衣卫。

锦衣卫在建立初期,立竿见影地消除了早在元朝时期就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约束了官员权力的滥用,增强了中央集权。

锦衣卫中的人员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武功高强,能够飞檐走壁,在皇帝的许可下,锦衣卫监视百官,甚至很多民间百姓。

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即使皇帝身在宫中也能够眼观八方。除此以外,锦衣卫还是皇帝教训士大夫的工具。

在当时凡是触怒了皇帝的大臣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之刑”,锦衣卫会立刻扒去官员的官服,双手反绑到午门行刑,这些锦衣卫经过严格的训练,技艺纯熟,能够根据皇帝的命令熟悉掌握官员的生死。对于百官来说,锦衣卫的可怕不只在于无时无刻的监视,还在于廷杖之刑的羞辱。

在这种严密的特务制度之下,即使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也可以知晓整个朝堂的时局变化,把握所有官员的生死存亡。

三、言官系统促使了权力制衡,朝廷权力仍集中于万历之手

除了特务系统以外,明朝存在严格的监察制度,在这种完善的监察制度之下,各级官员只能尽忠职守,不敢随意谋逆。

明朝有一个完善的监察机构,这个机构由督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这些官员的官位都不高,主要负责监察六部和地方大臣。

因为掌握着监察大权,因此,虽然他们的品阶不高,但他们的政治地位极高。

在开国之初,朱元璋就赋予了言官很大的职权,当时的言官可以左右言路、弹劾百官、监察地方、甚至还可以规劝皇帝,

在当时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无论皇帝还是百官,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社会生活,言官皆可进谏。

在当时的朝堂上经常会出现七品言官弹劾一品执政大臣的现象,明朝官僚集团内部的以卑抑尊,上下分权是其他各个朝代都没有的,这种分权制度是明朝皇帝把控朝堂的重要方式。

总结:

在明朝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明朝这种严密的政治制度之下,即使皇帝不理朝政,整个社会也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更何况万历皇帝只是不上朝,他并非不管政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部... 1953年5月13日,志愿军第六十七军二〇一师六〇七团向科湖里南山之敌发起反击,其中一营三连二排负责...
原创 9... 在2019年之前,“张良荣”这个名字在四川资阳一带,是普通而平凡的。 在大家的眼中,张良荣不过是老君...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创立明朝完全是白手起家。 从这些就能够看出朱元璋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
原创 如... 如果希特勒把军队全部投入西欧战场,不攻打苏联,结果会怎样? 希特勒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可是最高领导人物...
原创 原...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庐山的记述可以看出,在汉武帝时,庐山这一名称已经是社会的普遍叫法了。我国上古时...
宝山今起推出“百年教育”史料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宝山联合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推出的《...
原创 蜀... 核心提示:诸葛亮笑着对鲁肃言:“为将者,不识天文,不晓地理,不知奇门,不明兵势,不看阵图,庸才也”唯...
原创 项... 关于项羽手下五虎将,历代正史不载。根据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的说法,项羽帐下五大将分别为龙且、钟离眛...
原创 历... 文丨卡门的提琴 编辑丨卡门的提琴 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理论贡献 汤普森工人阶级形成理论体现了历...
原创 察... 在成吉思汗召开的确立继承人的家庭会议上,察合台和术赤打了一架,使得这次会议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千年儒风沐今人,新洲举办孔子诞...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袁晓西 吴毅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
原创 原... 谭延闿是民国奇人,更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尤善颜楷,被誉为:学颜者无出其右耳。 一、书香门第育奇才 ...
原创 三... 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中国便开始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封建帝制时期,从此每隔一段...
原创 东... 有人讲: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无限付出的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肯定有一个伤害过她的男人。而我...
原创 武... 摘要:武田信玄指名信隆三子当人质,为何是真田昌幸?背后原因不复杂 一五五三年,七岁的源五郎被送到甲斐...
董宇辉直播翻车,网友:博学人设... 近日,董宇辉在直播中讲解居里夫人时出现了明显事实错误,他称 居里夫人发现了铀、发明了X光机、获得了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层是白手起家建立政权的,刘备、关羽、张飞都来自社会底层;二是崛...
原创 项... 一说到项羽,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秦朝的末期,项羽是唯一一个能够与刘邦争霸的人,不管是出身还是武力,...
女子考古队勇攀高原,让中华民族... 与地下遗迹对话,在荒野绽放芳华,西藏高原女子考古队有7名队员,她们在西藏桑达隆果墓地的发掘中相识。 ...
士族庶族共享东晋的美好年代! 司马绍是司马睿的庶长子,据说其生母荀氏是燕赵地区的鲜卑人,出身微贱,当婢女时得到司马睿的宠爱,生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