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这个名字,喜欢京戏的人可能不会陌生。京戏里面有一出名段,叫做《失街亭》。说的是马稷刚愎自用,不听部将劝驵,执意在山顶安营,从而丢失街亭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那位劝阻马稷的部将,王平这个名字在演义中几乎就没有出场过,在演义里似乎只有五虎上将,而王平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不知道蜀国还有王平这一位将领。
在正史中,王平要感谢诸葛亮。刘备当政之时,王平仅仅是个小小的牙门将,而在通过他的努力得到了诸葛亮对他的欣赏后,俨然成为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一位将才。虽然后世人给王平定义为是“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王平最早其实是曹操手下的一员默默无为的将领,因在汉中的时候曹操战败,王平在那次战败中被俘,而后归降了刘备。刘备托孤白帝城后,王平在诸葛亮手下逐渐发迹,直至统帅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
此时的王平深得诸葛亮欢心。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王平因为生前的赫赫战功而被刘禅再拜大将军,在镇守汉中的时候,多次把曹魏拒之门外。在其有生之年,曹魏多次进攻汉中,都因为有王平的镇守而一度无功而返,直至王平安然去世,其子王训继承了其侯爵之位。接下来,我们来简单的看看王平一生。
王平: 王平起初在曹操手下效力,因为他是四川人,熟悉汉中地理情况,在汉中之战时担任徐晃的副将,战斗中,自命不凡的徐晃非但不听王平的劝谏,甚至还想要除掉王平,王平无奈之下归降了刘备。再后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为主将,王平是副将,王平给马谡提过忠告,但是马谡不听,最后惨遭打败。败军之际,王平镇静如常,率本部人马鸣鼓自持,并沿途收纳败兵,平安归还。
此战蜀军虽败,但王平表现突出,战后被诸葛亮讨寇将军,封亭侯,孔明很欣赏王平的老持成重,便把蜀汉精锐部队之一的无当飞军交给他统领。 三年后,诸葛亮围祁山,派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派谴名将张郃进攻南围,在魏国大将张郃面前,王平表现极为出色,双方攻守你来我往,难分胜负。这场战役显现了王平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是他以后担当重任的开始。
之后的十几年,已是蜀国后期重要军事将领之一的王平,参加了大大小小各种战役,官职也一升再升,由安汉将军进封安汉侯,继而升任前护军,再任镇北大将军,领汉中太守。公元244年,魏大将军曹爽率军十余万进攻汉中。王平手下只有三万士兵,但他却力排众议,死守阳平关,凭借有利地形,以疑兵之计击退了曹魏的十万大军。
王平平时遵守法纪,说话严正,从不与人开玩笑。他文化不高,虽然不能读书,但喜欢让人念书,自己在旁边听,往往一听便知书中大义。他注重军容军姿,自己天天从早到晚都是正襟危坐,不狂不燥,蒋婉评价他当得起名字中的“平”字。 蜀汉后期,名将寥寥,但王平绝对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不是那种威震华夏的猛将,也不是“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的儒将,但他以他的忠诚、细致、严谨,使自己在三国这部跌宕起伏的大剧中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五虎上将”离开人世后,王平和马忠,邓芝三人并称为“平安三侯”。他们共同撑起了蜀汉的这片天空,至死方休。公元248年,王平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