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土木堡大明战败到夺门之变,明代宗、明英宗亲兄弟的相爱相杀
迪丽瓦拉
2025-07-23 07:03:02
0

导读:这两个历史事件都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前者造成大明有盛转衰堪与安史之乱相比;后者使才能贤达更胜一筹的明代宗朱祁钰圈禁至死,成为明朝迁都后唯一一位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祖坟的帝王。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为了大明江山的传承孙太后和于谦等人拥立明代宗朱祁钰登基。新皇登基后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避免了类似靖康之变一战亡国的局面。明朝帝王一直传承有序,只有在夺门之变中发生了唯一一次皇位传承的反复。被也先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大肆屠戮拥立代宗的大臣。夺门之变不但造成大明的第二次动荡,还造成大明继土木堡之变后的第二次人才断层。

我们先说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这哥俩相比,朱祁钰的才能和文治武功远大于明英宗朱祁镇。在昌泰八年仅仅是因为朱祁钰没有子嗣,孙太后就默许发动政变帮助朱祁镇重夺皇位。小编个人认为这绝对是自私的决定,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也不是好事。虽然作乱者打着皇嗣以及为了大明传承的旗号发动政变,依然改变不了石亨等人为了谋求荣华富贵的自私初衷。因为没有皇嗣就不能传承江山了吗?大明王朝中后期多少次皇位传承不都是在帝王绝嗣情况下从宗室选择的继承人吗?所以还是孙太后和石亨等人的私心作祟。

当然我们不是说代宗朱祁钰做的就对,他做的也有些过分。当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后被弟弟关入南宫,在锦衣卫的严加看管下软禁了七年。不但如此,代宗朱祁钰废掉太子孙太后立的太子朱见深(朱祁镇)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其实孙太后当时立朱祁钰为帝时就不应该立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这已经破坏了大明王朝的帝王有序传承的方式。如果要放手就彻底放手,立庶子为皇帝立嫡孙为太子。这是人为的制造混乱,莫非让人家占着皇帝位置给朱祁镇一系留着吗?显然没有这样的道理,也为将来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英明睿智发懿旨定下新皇帝朱祁钰和太子人选

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造成的恶果,这个昏庸的帝王居然把国家大事当儿戏。明英宗在众位大臣强烈反对之下,在王振的蛊惑下依然打算亲征。结果土木堡一战大明20万精锐被一扫而空,败得实在是窝囊。由于英宗的愚蠢指挥户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忠臣良将战死,大明精锐三大营(包含神机营)被一扫而空。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攻守态势逆转,大明有盛转衰。可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也先俘虏朱祁镇后打算以朱祁镇为诱饵,威胁京城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孙太后下懿旨确立次子朱祁钰为新皇,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镇的儿子)。同时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明确拒绝了也先的威胁。然后就有了于谦领导的京城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王朝避免了明朝版本的靖康之变顺利地度过了危机。

但是孙太后明显偏心眼,虽然在紧急时刻她立了庶子朱祁钰为皇帝但是却立了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为太子。明显这是让朱祁钰当替补啊,等百年之后再把皇位传承回来。但是她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不要用皇权去测试人性。帝王之位至高无上,一旦尝到了滋味还能放弃吗?所以孙太后这种自私的考虑(朱祁镇是亲儿子,朱祁钰不是),为八年后的夺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朱祁镇归国后暗流涌动,最终导致夺门之变

也先见大明没有屈服也另立了新君,手中的朱祁镇就几乎没有做用了。还不如放回去给大明找点麻烦,结果一语成诟。一年前离开北京亲征蒙古时的明英宗归来时已经是太上皇了,我们无法推断两位帝王见面后的尴尬景象。但是一定是很尴尬,已经改元昌泰的明代宗朱祁钰已经敏锐的感觉到皇兄归来对皇位的威胁,所以他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把皇兄软禁在南宫长达七年;另一个是废太子朱见深(侄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所以说人都是自私的,不是每个人都像唐睿宗李旦那样可以把帝王之位想让。应该说明代宗朱祁钰的做法只是私德有亏,但是并不阴狠(如果真阴狠,直接鸩杀朱祁镇就没有后来的夺门之变了)。况且在朱祁钰八年的执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是远远超出朱祁镇的,所以朱祁钰如果能延续皇位对大明是有好处的。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人才凋零,经过八年的治理大明终于初步恢复了元气。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由于太子早亡所以暂时没有继承人。于是太子太师石亨为了自己的富贵联合张鞁、徐有贞以及宦官曹吉祥,阴谋发动叛乱拥立朱祁镇复位。这个计划居然通过了孙太后的认可(她老人家也不想想,如果政变失败又是一场动荡)。“石亨谋夺门,先密白于太后,许之”,孙氏以皇太后之尊果断地支持“夺门之变”。所以在景泰八年的正月十六带领私兵一千,拥立朱祁镇复位。奇怪的是一切顺利的可怕,居然没有任何抵抗。随后在明代宗朱祁钰被圈禁,不久去世。朱祁钰去世后谥号戾,这是多遭人恨的谥号啊。代宗也没有葬入早就修好的皇家陵寝寿陵,而是以亲王礼仪下葬金山、嫔妃全部殉葬。

可怜代宗朝的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以谋逆罪斩首,抄家,可见明英宗朱祁镇的报复心多强。八年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就愧对大明的列祖列宗,居然还有脸发动夺门之变诛杀于谦等能臣。自从土木堡之变造成了大明的人才断层八年后,再次屠戮功臣造成人才的又一次青黄不接。

小结:

综上说述,小编个人以为孙太后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伟大。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她土木堡之变的严峻形势得以消弭;但是也是因为她导致了八年后的夺门之变,造成了大明王朝的又一次大动荡。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假... 三国时期是我国有名的乱世,在这个乱世之中,人才辈出,除了各有所长的武将、任人唯贤的君主,最受人瞩目的...
原创 近... 甘肃作为西北地缘战略核心是地理与历史的综合选择 甘肃向东拓展奠定了中华文明发祥地、传承地的崇高地位。...
原创 清... 要讲到清朝富可敌国的人物,自然和广州十三行、两淮盐商、山陕商人脱不了干系,这三大商人集团是近代以前中...
原创 明... 明教十大高手战力排行。 10、锐金旗掌旗使庄铮 此人练就了一身横练功夫,力大无穷,令人惊叹。在激烈的...
文化中国行|在“青铜器之乡” ... 陕西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
原创 我... " 熟知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连年征伐的春秋战国早期,各国军队都由贵族组成,自己携带兵器、干粮及奴隶,...
原创 关... 如果你是关羽:一开始跟最好的2个兄弟开了1家公司,招了几个骨干(简、孙、赵)。又在最困难的时候得了一...
原创 传... 我们都知道,三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短短六十年的时间里,不仅为我们呈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原创 三...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曾在丁原、何进、董...
原创 杨... 在三国之后,还有一段极为相似的历史时期,这就是北齐、北周、南陈三足鼎立。众所周知,三国之中的曹魏消灭...
原创 刘... 这世上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朝代,延续了800余年的汉朝也是如此。东汉末年时期,小冰河时期悄然到来,百姓...
原创 三... 三国正史最能打的武将,不是吕布,更不是赵云。 大部分的读者朋友们,他们对于三国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了解...
原创 明... 明成祖朱棣将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一方面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军事原因,元朝虽然被...
原创 与... 中国古代取名的含义是世界的中心,是全球经济文化的集散地,但你知道吗? 除了我们国家叫中国,地球上还有...
原创 湖... 引言 每一个时代的产生,都着无法替代的意义和无法摆脱的自然规律。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更是...
原创 明... 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历朝历代也有忠臣和奸臣,而那些好人是会被人们纪念和赞扬,同样的忠臣也是如此。 ...
原创 李...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不可一世的军阀董卓被王允、吕布所刺杀,随即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便招揽军队十...
原创 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晚... 自2019年4月1日起,中国公民办理护照已经不需要再回到户籍地,普通护照实行了“全国通办”,通常本国...
原创 瓦... 了解明朝历史的同学都知道,土木堡之变中明军遭遇了奇耻大辱般的失败,不仅葬送了数十万军队的生命,而且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