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朝代,延续了800余年的汉朝也是如此。东汉末年时期,小冰河时期悄然到来,百姓们赖以生存的农业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再加上东汉连续几代君主都昏庸无能,所以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平静了数百年的天下又重新混乱起来。在争夺天下的英雄豪杰之中,只有三位得以脱颖而出。
他们分别是刘备、曹操和孙权,这三人能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自然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但论起名声,还是刘备最好。
刘备性情仁慈,礼贤下士,是那个时代难得的仁主,不仅百姓们对他十分爱戴,连有才的文臣武将也愿意投奔他。
他麾下人才济济,远胜于曹魏东吴,最后完成大业的人却不是他,这是为什么呢?千年之后,毛主席一语中的地说出他两个致命缺点。
人才济济
说起刘备的麾下,那可真是人才济济。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刘备的运气也算是逆天了,在他还是个小商贩的时候,就遇到了两个举世难得的勇将,并和他们成为了生死相依的结义兄弟。
关羽和张飞对他忠心耿耿,一生都没有背叛。正是有这两个结义兄弟的帮助,刘备才能赚下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成为逐鹿天下的势力之一。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关羽和张飞的勇武却让不少人为之心动。面对着更好的待遇,他们都没有丝毫动容。
一声大吼吓退曹操百万大军的张飞,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的关羽,一般的诸侯能得到一位这样的勇将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刘备却白白得了两个,这无疑是他逐鹿天下的重要筹码,也是他麾下人才济济的开端。
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刘备麾下的武将还有不少,赵云,马超,黄忠……这些都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勇武之士,他们仰慕刘备的仁慈,归顺于他麾下,对他忠心不二,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些人的话,刘备必然没有后来的风光。一个国家的建立,除了武将之外,还需要多谋善断的能臣,这在刘备麾下也是不缺的,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
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也是刘备麾下最重要的文臣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有鬼神莫测之能,才华过人,谋略出众,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火烧赤壁、白帝托孤、六出祁山……无论刘备活着还是死去,诸葛亮都始终尽心竭力地为他复兴汉室的梦想而努力,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他还是为蜀汉狠狠续了一波命。
这些文臣武将,当时后世都是名震天下,万里挑一,按理来说,有这么多人才辅佐,刘备理应是夺得天下的最后胜利者。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呢?理由就蕴含在毛主席的一句话中:“刘备注定会失败,因为他有两大致命的缺点。”
感情用事
刘备第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感情用事,这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是大忌,他身为一个国家的主宰,如果容易被感情冲昏头脑,从而不顾国家的利益做出错误的选择的话,那必定会招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纵观刘备的一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刘备因为关羽之死向东吴开战。要知道当时刘备的蜀汉和孙权的东吴虽然摩擦不断,但两国还是同盟,关羽失守荆州从而被杀的确可怜,但是这和他自身狂妄自大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视如亲生的结义兄弟死去,刘备的悲痛是必然的,可是身为一国之主,他应该尽量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暂时忍下这个仇,留待事后再报。就算实在忍不了,也应该进行一番周密的准备,再向东吴开战。
然而,刘备悲痛欲绝,坚持要倾一国之力立刻向东吴开战,给关羽报仇,哪怕诸葛亮百般劝阻,也没能改变他的心意。
结果就是夷陵之战火烧连营,蜀国这么多年的家底儿被一把火送上了西天,他自己也被气得病逝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蜀国就此走向了末路。
主次不分
除了好感情用事之外,刘备还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主次不分。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是极其糟糕的,就像毛主席所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就像在夷陵之战时,刘备出于仇恨不顾大局,贸贸然向东吴开展,却让曹魏在一旁占了大便宜。对于刘备本人来说,东吴自然是可恨至极,可对于蜀国来说,曹魏才是最大的敌人。
东吴也是这个情况,两国拥有共同的敌人,本应结盟自保,却攻来打去,实在不明智。夷陵之战之后,蜀汉和东吴彻底撕破了脸面,从联盟变成了不死不休的仇敌。
此时蜀汉的主力却已经被一把火烧到了西天,蜀国的国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颓,哪怕诸葛亮呕心沥血,也没能实现北望中原的理想。
这就是刘备分不清主次的后果,若是他能够看清谁才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他就不会向东吴这个拥有共同敌人的盟友开战,从而使国力下降,孤立无援。蜀国这个曾经繁盛无比的争夺天下的潜力股最后成了曹魏一统天下的第一个垫脚石。
这一点,毛主席做得就相当好,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略中国犯下了无数血案,毛主席毅然决然地放下了国共两党之间的仇恨,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终于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国土,中国从此不用再忍受外来者的蹂躏。
刘备宽厚仁慈,是天下百姓们最盼望的那种君主,但是感情用事、主次不分的致命缺点却让他亲手毁了自己立下来的基业,诸葛亮日后千般补救也没能挽回,以至于蜀汉最后国破家亡,他所盼望的大业得成也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