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留下一本书,朱棣从中抠出一行字,仰天大笑:侄儿对不住了
迪丽瓦拉
2025-07-23 07:32:42
0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因在历史上对明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把他和明太祖朱元璋一起称为“明朝二祖”。其实朱棣并不是朱元璋选择的接班人。朱元璋在世时选择了他的皇孙朱允炆为他的继承人,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后来他的儿子朱棣篡位造反,成功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棣造反也是“被迫无奈”的选择。朱棣是藩王中实力最强的,也是为国家贡献最多的。后来听闻建文帝有了削藩的想法,此时的朱棣就恐慌了。他也因为自己出众的才能而对朱元璋选择建文帝心存芥蒂。所以就想要起兵造反,但他又害怕在史书上留下什么污名,毕竟建文帝初登地位也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现在明目张胆的造反,必然会丢失民心。所以他一直按兵不动,其实是一直在寻思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后来还真的被他找到了些许可以出兵有名的原因。

朱棣不敢明晃晃的违背他父王朱元璋所选的继承人,所以就一直在找一个谋反的契机。他一直在想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后来真的就从朱元璋遗留下的书中揪出了蛛丝马迹。这也让他师出有名,从而他就急吼吼的去攻打建文帝了。这本所用如此大的书就是朱元璋所撰写的《皇明祖训》。

朱元璋从小其实是个苦命的孩子。后来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猛创建了明朝,可见朱元璋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其实少时出身卑微的朱元璋根本没有学习的机会,但这也阻挡不了朱元璋对于学习知识的热情。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抓住可以学习的机会汲取知识来丰富充实自己。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朱元璋表现的并不想一个文盲了,基本上可以和读书人相媲美了。

朱元璋付出了卓绝的努力从而和一帮人一起创建了明朝,朱元璋也因为表现优秀,而坐稳了江山。朱元璋为了明朝能够更好的发展,所以就给子孙们立了很多规矩。从而他就费尽心思的编写了《皇明祖训》。这本书也一直起着规范统治者准则的作用。朱元璋这个人很霸道,他给规矩都定死了,后代子孙只能按照他的想法来,谁敢妄议就是谋逆之贼,导致后代子孙想要颁布什么新法律,都要变着法去迎合朱元璋的意思,可以说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就是宪法一般的存在。

朱棣作为皇室子孙也是熟读《皇明祖训》,作为朱元璋最重要的遗作,朱棣反复通读,一晚上就读了十遍。其中当他看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朝中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朱棣越想越觉得开心,这不就是最好的造反理由,“侄儿,这下对不住了”故此朱棣就对建文帝的帝位起了不轨之心。

后来他又看到书中明明白白的写到“后世子孙不能变更祖宗之法。”然后就故意曲解了朱元璋的意思。他认为建文帝打压藩王的势力就是变更祖宗之法,所以就以此为借口对建文帝出兵。后如愿的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

文/清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瀛寰新谭|谁才是“第三罗马”?... 自公元15世纪起,莫斯科大公以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试图夺取君士坦丁堡,打造“第三罗马”。沙...
原创 潼... 潼关大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地区,与马韩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 此次战役中,马超作为防守方,又占据地理优...
原创 亚... 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实行分封制度,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而诸侯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
原创 反... 前言:反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条计谋,在三国演义中被多人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间计主要的特点就...
6卷《荆楚文化史》构建荆楚文化... 6卷近300万字《荆楚文化史》 构建荆楚文化全景图 这是一部“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著作——共6卷、近3...
黎明“七问”之一:谁研制了开国... 本文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949年10月1日15时,北京的开国盛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原创 武... 摘要:武田信玄麾下的真田幸隆,是山本勘助引荐的?逻辑上说不通 真田家并不是什么强大的大名,提别是在始...
浙江古代为越国地盘,为何不简称... 清朝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前曾落第,自勉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
原创 开... 开隋九老,战力排名 1、定彦平 武器:绿沉四尖枪。 特点:枪法精绝,神鬼莫测,被称为“双枪无敌将”。...
原创 赵...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宋孝宗 ...
原创 关... 公元219年,也就是被誉为三国的“魔咒之年”——建安二十四年,对于关羽来说,半年时间,却让他深刻体会...
原创 春... 霸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诸侯之长,即诸侯国总盟主。东周末年王室衰弱,各诸侯国国力强盛,有雄心壮志的君...
原创 英... 引言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原创 曾... 曾经挽救中华文明的七位伟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华夏文明的复兴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曾有无数英雄豪杰为民...
原创 毛...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位陕西米脂县出来的“闯王”,带领农民军刮起席卷全国的起义风...
原创 老... 老祖宗说过:“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从古至今,有许多令人不解之事,比如韩信,自己的腰间明明挂着剑...
原创 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70期。1943年3月,山东根据地的主要军事将领、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
原创 二... 1946年3月,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而这也就标志着美苏冷战拉开了序幕。在此以后,美苏...
原创 明... 少读三国,对诸葛亮六出祁山,既感钦佩,又觉惋惜,尤其对上方谷那场大雨忿忿不平。及至年长,洞悉当时魏蜀...
原创 诸...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用兵如神,没有诸葛亮这位优秀的谋士,蜀国恐怕早就奄奄一息了。历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