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不要说见面,就是听到皇帝两个字,都会让人感觉恐惧。清朝晚期的曾国藩,不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即使他这样的风云人物,第一次见到皇帝时,依旧吓得浑身哆嗦,全身冒冷汗。
曾国藩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总能在绝处逢生之时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除了他的心理素质外,还和他善于学习和识人有很大关系。
01
清朝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五月,对大清王朝的统治者道光皇帝来说,是一个郁闷的月份,此时的大清王朝,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要挟,鸦片横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除了烟花柳巷外,生意最兴隆的就是烟馆了。
国库空虚,内忧外患,鸦片战争一触即发。除了道光皇帝整日操劳外,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就是曾国藩。
此时30岁的曾国藩刚刚从翰林院实习毕业,正在焦急地等待最后一次考试,即道光皇帝的面试。
按照大清科举制度的规定,曾国藩虽然考中了进士,而且三年的实习期满,但如果没有皇帝的面试,依旧不能到相关部门任职。
与曾国藩一起在翰林院实习的几个人中,只有他的家庭最为贫困,由于身无分文,无法贿赂吏部的官员,曾国藩迟迟得不到吏部的批文。
没有吏部的引见,曾国藩一个小小的翰林院实习生怎能见到皇帝呢?
没有银子,也没有人脉,曾国藩虽然靠借钱度日,但毕竟有一丝希望,那就是他肯定会有一份工作,能拿一份薪水。
正是在这种无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曾国藩开始广泛学习历史、研究古玩字画和《麻衣神相》,并将大清的法律倒背如流。
02
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起在翰林院实习的同学都得到了皇帝面试,分配到地方去当官了。吏部的官员见曾国藩实在榨不出油水,也只好于次年的4月将通知发到翰林院,让曾国藩去参加面试。
拿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曾国藩感动的鼻子发酸,他终于可以见到皇帝了。
当晚,一向早睡早起的曾国藩破天荒地失眠了。他设想了很多见到皇帝的场景,也设想了很多皇帝可能会问的问题。对曾国藩来说,第一次见皇帝,就是一个鱼跃龙门的开始。
这对每一个参加皇帝面试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天大的机会。
第二天下午,曾国藩在吏部引见官员的带领下,心惊胆战地走进皇宫。刚刚进入皇帝办公的勤政殿,曾国藩还没来得及适应里面比较昏暗的光线,见带领他的两个吏部官员跪下后,也慌忙跪下。
虽然曾国藩知道前面坐的是皇帝,但按照规定,没有皇帝允许,他是不能抬头打量皇帝,否则,就会带来不敬之罪。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前面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曾国藩,把头抬起来,朕问你几个问题。
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突然响起,曾国藩只感觉双腿发软,心跳加速。他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朝大殿上看去。道光皇帝正威严的注视着自己,曾国藩错开皇帝的目光,手脚无措地又低头看着地上,竖着耳朵,等待皇帝的面试。
03
从曾国藩的简历上,道光皇帝还是很欣慰,他觉得曾国藩写的文章与众不同,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当看到他的面容后,不仅大失所望,甚至有几分厌恶。
曾国藩个头不高,没有魁梧的身躯,虽然长相还算眉清目秀,但天生一双三角眼,总给人阴险狡诈的感觉。
道光皇帝识人无数,他觉得长三角眼的人,不是心狠手辣之人,就是贪婪狂妄之辈。
由于曾国藩给道光皇帝的第一感觉不好,问起问题来也十分刁钻。
“曾国藩,朕问你,做官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道光皇帝死死地盯着曾国藩,不放过他脸上的丝毫变化。
曾国藩虽然思考了若干问题,但没想到皇帝会如此问他。一丝慌乱掠心头,但很快镇定下来。
“学生回皇上的话,‘廉’最重要。”
由于参加殿试的人为天子门生,按照清朝科举制度,在没有给予官职前,他们都以皇帝的学生自称。
道光皇帝显然没有料到曾国藩会如此回答,虽然不喜欢曾国藩的长相,但简洁的回答还是让他有几分欣赏。
“曾国藩啊,照你这样认为,那么,当官失去公平就不重要了吗?如果让你到地方当知县,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是钱粮还是断案啊?”
道光皇帝不等曾国藩思考,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从道光皇帝的语气中,曾国藩听出,皇帝对自己还是有几分欣赏,加上他在参加面试前,将道光皇帝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研究,深知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治理好江山好皇帝后,曾国藩的回答更是步步不离皇帝的心思。
“回皇上的话,学生以为,公平固然重要,但如果不清廉,自然就会失去公平。当官如果不廉洁,也就无法把持公平了。”
曾国藩偷偷抬头看了一眼道光皇帝,见他微微点头,越发自信,滔滔不绝的说道:“学生如果到地方任知县,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民智,让老百姓都知法守法。只有民智开化,老百姓才能安分守己,发展好经济……”
“曾国藩,按照你这样的说法,乾隆时期的和珅不懂法吗?他一生参与了很多法律的制定,为何自己还会犯罪呢?”
正在口若悬河回答问题的曾国藩,冷不丁被道光皇帝一呵斥,吓得面如土色,但他很快镇定,带着狡辩地回答道:“皇上英明。和珅之所以犯下滔天罪行,就是因为他失去一个‘廉’字啊。自古以来,很多官员犯罪,都是忘记了廉洁奉公,堕落到一个‘贪’字上啊,皇上。”
回答完毕后,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曾国藩参加殿试虽然设想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自己预料的好,尤其被道光一顿呵斥后,都让吏部引见的官员吓了一跳。
好在曾国藩临机应变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听了曾国藩的话后,道光皇帝虽然一言不发,但还是觉得他临危不乱,思路清晰,是可以大用之人。
退出勤政殿后,曾国藩的心依旧狂跳不止,他首次见着道光皇帝,还不是很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皇帝比较欣赏他。否则,不会问如此多的问题,也不会突然勃然大怒。
这就是曾国藩的心理学:当一个人都不想问你话的时候,自然就对你不感兴趣了。
后来,曾国藩在道光皇帝的赏识下,步步高升,年仅42岁,就成为五部侍郎。
从入京为官到成为湘军统帅,曾国藩仅用了10多年时间。消灭太平军,权倾天下后,曾国藩的威望越来越大。而道光皇帝后面的咸丰、同治皇帝都十分害怕曾国藩黄袍加身,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倍感害怕。深谙心理学的曾国藩也见好就收,消灭太平军后,撤散湘军,全身而退,成为大清王朝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