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国被封禁了1000年的山,从唐朝开始下令:进入者,斩
迪丽瓦拉
2025-07-23 17:03:02
0

我们现在常常看到山上有封山育林的牌子,其实这倒不是禁止人进入,主要是禁止乱采树木,为了是给树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期,形成森林规模。

但在封建社会,封山可从来不会是为了育林,而是为了禁止人们上山为匪和朝廷对着干,就为了这个原因,有一座山特别委屈,被称为世界上最冤枉的山,因为它被封了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年里,朝廷都在它的路口写着:进入者,斩。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在江西、福建、浙江三个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山,被人们誉为“东南第一峰”,这座山地势险峻,树高林密,一般人根本就不到这里来,它的名字就叫铜钹山,而被封一千年的正是这座山。

为什么它会被封呢?因为黄巢选了这个地方做根据地,之所以选铜钹山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三省交界,除非三省联合,否则是无法剿灭他们的,这个是行政方面的便利。最大的其实还是铜钹山的地形,山深林密,更兼没有人家,只有长期盘踞在里面的起义军才能弄懂里面的地形,初来乍到的官军在里面常常只有挨打的份儿。

朝廷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后,终于感觉到是起义军占了地利之便,于是就开始下令封山,不仅不准人们进山,而且就连就近的围猎行为都不可以,更不要说砍伐树木了,而且措辞非常严厉:进山者,斩。

这可苦了周围的民众,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平日对铜钹山多有依赖,打猎、伐木,甚至砍柴都是要去的,这样一来,很多人就觉得非常的不方便。

所以这样一来,虽然也节制了农民起义军,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禁绝和他们和外界的往来,但也让周围的居民减少了很多,铜锣山周围的人烟就更加稀少了。然而,这对起义军来说好像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到了明朝末年,又有起义军在利用铜钹山,这次朝廷没有迟疑,又快速下令封山。

其实明朝的这次封山,只是一个加强工作,因为自唐朝封山以后,铜钹山都是朝廷在管控,只是太平盛世,难免有点松懈,直至发觉有了起义军的动静,才再次下令,加强管制的。

这样的管制一直到了清朝末期,才算真正解除,算一算,这座山整整被封禁了千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世间早已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人间无数次的在纷繁战火和和平宁静间转换,而山中的岁月,却是无人问津。

解禁之后,人们终于踏进这座千年寂寞的大山,却发现这1000年的时光,并没有把铜钹山变成穷山恶水,它好像一直都在自我修炼,再次归来,早就有了人间仙境的模样,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忘却世间那些纷繁复杂的烦恼。

相比起一般人而言,专家们的惊喜还要更深一层,因为他们以专业的眼光,发现了铜钹山有大量的宝物,那就是红豆杉,这可是一直名贵的树种,位列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名录,而铜钹山,居然怀抱无数。

然而,丰富的铜钹山怀中的宝物不止这些,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植物类别非常多的生态体系,人们因此称它为养生之山,不是指大家平常所说的养生之道那个养生,而是指养护了无数生灵的山,在铜钹山的怀抱中它们获得了安宁。

人们很快把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区,铜钹山一时之间,身价倍涨成为了一个森林公园,而且是丹霞面积最大的,也算有了一个世界之最的名号。

除此以外,被起义军看好的复杂地形也成了现在游客的看点,铜钹山山形的奇、险、峻都让游客叹为观止,而起义军当时驻扎在这里的痕迹,也因为封山而被完好的保存下来,人们看着起义军当年的遗物,不得不感叹1000多年前那些为生存,为自由而斗争的人们是如何的艰苦卓绝。

铜钹山是无辜的,什么也没有做,就成了人类斗争的牵连者,说它被冤枉,是一点也不错的。然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因此有半分的怨气,也没有妄自菲薄,而是在不被人类打扰的情况下,极力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态平衡,等到人类再度归来,它已经是山花烂漫。

然而铜钹山不知道的是,它的被冤枉其实也是一种幸运,因为被人关注也许是幸运,但也可能是不幸,那些没有被封禁的山,很多都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还好,现在的人们终于在错误中悔悟,终于懂得了适度开发,合理索取,而只有在此时,铜钹山的归来,才不会成为它的灾难。

从这点来说,铜钹山是因祸得福。可以想象,如果铜钹山没有被封禁,至少当年起义军留下的遗迹是无法保存到现在的,而在人类不停的打扰下,铜钹山能不能做兼顾人类需要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生态平衡,这也是一个很让人怀疑的问题。很简单,红豆杉为什么会稀有,估计也有人类的一份功劳。

铜钹山是一个在历史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奇迹,人类在无意之中让出了一个纯自然发展的生态空间,人类现在要做的,要保护大于开发,否则,铜锣山的生态平衡一旦破坏,就很难重新建立了。

当一个地方成为旅游区之后,修建就会随之而来,破坏肯定是难免的,所以破土动工一定要慎之又慎,保护游客安全,自然生态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要做到这一点,国家政策的制约,经营者的环保意识,游客的心理素质都要求有一定高度,不然,铜钹山的结局,和那些被过度开发的废山是一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父...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都是最具有家庭责任感与爱国精神的,这离不开中国的一个古来文化:姓氏文化。中国作...
原创 苏... 戈尔巴乔夫解散苏联使俄罗斯获得新生 戈尔巴乔夫推动苏联解体,让俄罗斯获得了新生。就像一个褪掉冗毛的骆...
原创 诸...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蜀汉政权之所以能够建立,那一定是少不了诸葛亮的功劳。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可以...
原创 慈... 慈禧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她是清朝末年一位非常有野心的女人,从入宫时年纪轻轻的贵人到皇后再到皇太后最后...
原创 项... 引言 战争中,有勇无谋是不可能一直打胜仗的。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溃秦军40万大军。...
原创 此... 在历史长河中,能与拿破仑比肩的军事天才可谓凤毛麟角,他一生五破反法联盟,鲜尝败绩。他的名字即代表了军...
原创 赵... 赵云作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与之同列的关羽、张飞等人。 如今的人们谁人不知那句“吾...
原创 此... “或以取贱值,或以取便易,因贪受饵,其咎亦不尽在人。” 这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在文物收藏方面吃了暗亏之...
原创 用... 靖难之役后的,朱棣虽然登基为皇帝了,但还是想要迁都北京,方便自己的统治。于是是永乐四年的时候,开始叫...
原创 荆...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就占据了荆南的四个郡,在这之后不久,他又答应了刘璋,要去西川,之后就很少再回到荆州...
原创 李...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李时珍的知名度在国内可谓如雷贯耳,妇孺皆知,他是明朝著名的大...
原创 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上古时期以其神秘莫测而著称,无数文人墨客和史学家曾为之倾倒,试图揭开那段遥远...
原创 济... 1948年9月16日,解放军14万大军在粟大将、许世友等人的指挥下,向济南城发起了强大的攻势。7天后...
原创 苏... 在我们眼里,写小说的作家都是很厉害的人物,特别是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他们给外界印象更是了不...
原创 毛... 毛泽荣,毛泽东的五弟,六次进京,五次见到了毛主席。1949年,毛泽荣接到毛泽连转达的毛泽东的问候后,...
原创 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中华少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每次看到近代史,我国无数英雄遭到日本的侵略时,都会义...
原创 兵... 迄今为止,中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众多历史朝代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工艺文化,在经过考古学界挖掘后...
原创 朱... 从秦朝开始,如何有效地治理国家就成为了每一个朝代统治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有的皇帝积极改革制度,接纳贤才...
原创 牛... 对于夏王朝的出现,中国传统史书的解释说这是三个部落首领相互之间禅让的结果,在尧舜禹之间进行,这种高风...
原创 清... 前言: 1957年2月4日上午,春节刚过,一位中等身材的青年妇女敲开抚顺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院长办公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