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李世民年轻时身体那么棒,却在51岁的时候就死了?
迪丽瓦拉
2025-07-24 05:32:48
0

李世民的死,好像是个迷。

但是,拨开重重迷雾,查询蛛丝马迹,他的死因便呈现出来:

因为操劳、旧伤、纵欲等,导致了李世民年纪不大时,身体走向了衰弱,而最后的一击致命是“服了胡僧的丹药”。

一、导致李世民身体衰弱的原因

1、连年征战,身体落下疾病

李世民是不世出的天才,从18岁起,就已经入伍了,跟着大将军云定兴,而且表现不俗。

从19岁起,李世民和哥哥跟着老爹开始“造反”。

这事不好干,搞得不好全家人的脑袋就会搬家。

上天好像特别垂青于李氏一脉,他们竟然成功了。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李建民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因为军事天赋出众,成了在外南征北战的大将军。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李世民从617年到626年的九年间,在战场上总是喜欢冲锋陷阵,当然,敢冲锋陷阵的底气是:李世民的能力出色,弓马娴熟,而且,李世民的铠甲也是上乘之作。

不过,虽然李世民没有受过大伤,但小伤还是时有出现的,曾经在霍邑之战中就被流矢所中。

战场上,对于冲锋在前的人来说,毫发无损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另外,不正常的睡眠,不正常的饮食规律,都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所以,在当了皇帝后,李世民年龄一大,加上当时的保健水平不高,不可避免地出现身体的衰弱。而像他爹李渊,没有常年奔波于战场,因此,高寿70岁才病逝。

2、纵欲,身体一定会走下坡路

一个笑话,说三个老人一起交流长寿经验,第一个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第二个说:吃饭留三口,健康又长寿。第三个说,人要能长寿,得靠老婆丑。

第三个老人说话很有意思,老婆长得丑了,欲望就会低,如此反而会避免纵欲过度。

没有一个男人能抵挡住各色美女的诱惑,也没有一个男人能在花丛中流连忘返还能长寿。

而李世民,是个英俊的汉子,后宫佳丽无数,生的孩子多到需要论“群”数,而不是用“个”数。

那么,李世民和后宫妃子们合作生了多少孩子呢?

公主21个,王子14个。这得多么勤劳啊,才能生出这么多孩子。

另外,李世民喜欢搞“美女收藏”,自己的弟媳妇杨氏,就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还一起合作生了曹王李明。而武则天这样的小萝莉,李世民也是照单全收。

女人多了,还能一个个宠幸,这说明了该男子的能干。

但是,男人不是机器,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无止境地去和女子们同床共枕,这会让男人成为乏羊,更会让男人成为外强中干的的空心萝卜。

女人是治愈男人焦躁的良药,但是,女人多了,可能会成为“毒药”。

当然,这个世界,大多数男人都无法拒绝徜徉在女子的温柔乡里,享受那极致的快乐,甚至为此而吃补药,但是,生命只有一次。

有一句话不好听,但很有用:拒绝不了诱惑,就避免不了灾难。

众多的后宫妃子,让李世民流连忘返,这是李世民后期身体衰弱的原因之一。

3、工作太敬业,久了损身体

从626年李世民当了皇帝开始,到他去世的649年,整整23年,唐太宗同志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努力地为工作进行着各种操劳。

没错,他打造了“贞观之治”,他让唐朝成为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他成为了少数民族口中的“天可汗”,他建立的唐朝影响了很多周边的国家,也影响了华夏在全世界的声誉。

到现在为止,外国的各个华人区,都有所谓的“唐人街”。

李世民关心军事和疆域,他也关心国家的文化事业,甚至关心史官们的工作。

他是那个时代的劳模,也就后来的朱元璋可以媲美。

当然,朱元璋比他还猛,还勤劳。

在有些人看来,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好,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工作狂人”,但是,工作久了,伏案久了,各种疾病就多了,颈椎病、腰椎病、前列腺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总会趁虚而入,影响人的健康。

如果安排的好,作息有规律,适当做保健,常做些运动,身体还能撑一撑,但这些如果缺失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头晕、恶心,全身哪都疼,非常不得劲。

李世民这个操劳的人,到了生涯后期,身体加速出现了衰弱,这对他的寿命很有影响。

4、可怕的心态

有些人的死,不是病死的,而是心态害死的。

李世民有两大心病,这对他的身体损害绝对大。

一是,玄武门事变。

这次事变,李世民很无奈,但又不得不动手,杀了哥哥和弟弟。

那个小时候照顾他的哥哥,那个从小跟在屁股后面的弟弟,一定会在李世民无数个梦中,悄然出现。

大家想一想,自己的亲兄弟死在了自己手上,这样的事情,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更过分的是,他亲自下了命令,杀死了十个侄子,让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就此绝后。

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想一想,那一个个天真的笑脸,那一声声“叔叔”或“伯伯”会让他终生难忘。

有些时候,事情看似做了,表面上好像没啥,但,因为此事,会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李世民的睡眠注定会很差,一个英明过人,追求完美的帝王,一定会无数次的内疚自己做出的残酷事情。

李世民是帝王,但他也是个人。

第二件事,关于立储之事。

李世民自己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他是不希望再出现此事的,他早早立了李承乾为太子,并且各种倾心培养。

但是,他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因为他太过宠爱四子李泰,导致太子李承乾出现了严重的不安全感。害怕李泰夺了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试图暗杀李泰,结果失败了。

642年,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准备谋反,结果也失败了,最后被发配至黔州,贬为庶民。

曾经锦衣玉食,形势一片大好,转眼间成了普通百姓,李承乾实在无法承受,在公元645年,郁闷中死去。

这让李世民感触颇多。

而另一个皇子李佑,在643年因为谋反罪,先是被贬,后是赐死。

两个儿子都因为皇位而死,这让李世民大为伤神,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最后的皇位归了李治,才华横溢的李泰,没捞着什么,但李治待他不错,最后捞了个善终。

儿子们的事,对后期的李世民打击不小,对他的心态破坏力度很大。

玄武门之变也好,自己两个孩子的叛乱也好,都严重影响了李世民的心神,让其身体走向了衰弱。

二、让李世民病逝的催化剂是“丹药”

各种影响,让李世民的身体越来越弱,不过,他是很自信的,认为自己身体不错,并在644年——645年初亲自征讨高句丽。

这次的亲征并不成功,有人说李世民在这一次亲征高句丽中受了重伤,这个没有看见明确的中国史料。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645年后,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

不过也是,二十年不动刀枪,身体已经弱了,还亲征出去讨伐,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身体很弱,李世民有了每一个老人都有的想法。

曾经对秦始皇服用“丹药”嗤之以鼻,此时,李世民也有了想要多活,不想早死的想法,而“丹药”成了重要的选择。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一年正月,高士廉死,李世民往唁,长孙无忌在士廉桑所,闻上将至,辍哭,迎谏于马首曰:“陛下饵金石,于方不得临丧,奈何不为宗庙苍生自重?”

啥意思?说的是,公元647年,高士廉死了,李世民亲自去吊唁,长孙无忌迎接李世民时哭道:“陛下正在吃丹药,拖着病躯参加葬礼不好,怎么不为宗庙和苍生自我保重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李世民已经在吃那种延年益寿的丹药了。

648年,王玄策从天竺(印度)归来,带来了一位据说200岁的印度老人,是个宗教人士。这个老人,会制作丹药,可以延年益寿。

李世民很高兴,就让印度人做丹药。

耗了一年,耗了无数天材地宝,丹药炼制出来了,吃了一段时间后,不仅没有延年益寿,返老还童,李世民的身体更加衰弱。

649年7月,李世民死了,年仅51岁,虚岁52。

古代所谓的那种丹药,因为提炼水平有限,而且里面往往有贡、铅等金属,使用多了后,就会中毒而亡。

有人说,这“吃丹药让李世民致死”靠谱吗?

我们看两段记载。

(1)《新唐书郝处俊传》中记载:

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

翻译过来就是:人的寿命有长短,怎么能随便服用异域来的丹药呢?当年,先帝吃了印度胡僧的丹药,病越来越重,医生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臣子们建议杀了那个胡僧。先帝担心国际影响不好,因此没有杀胡僧。陛下(李治)想吃丹药,应该好好思考,毕竟前车之鉴不远。

听完这段话,李治取消了吃那种丹药的想法。

(2)《旧唐书.宪宗本纪》也有记载。

重臣李藩曾说:“文皇帝(即唐太宗)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这一段说得更清楚,李世民就是吃了丹药死的。

到这里,我想,大家对李世民在52岁死了,有了自己的判断了,因为操劳、纵欲、旧伤等因素,导致李世民衰弱不堪,于是找人制作丹药,想要延年益寿,结果事与愿违,加速了他的死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清... 引言 我国古代的皇帝一直都是后宫佳丽无数,他每天想和哪个妃子在一起,只需要翻这个妃子的牌子即可。而古...
原创 美... 他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差劲的总统,甚至很多人怀疑他脑袋有问题,当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
原创 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一度是秦人的凝聚力,而秦国在战国时期可以战无不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近乎恐...
原创 司...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弟弟司马昭对哥哥司马师说:“既然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
原创 唐...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
原创 “... 文/夏继诚 《孙子·谋攻篇》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为了夺取淮海战役的...
原创 李... 1894年8月29日,旧历七月二十九。李鸿章复奏清廷,称北洋海军力量以其攻人则不足,以其自守则有余,...
原创 历...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战斗力强悍到令人发指,堪称战国时期最强的军队。那么,...
原创 襄... 关羽剧照 要理解襄樊战役中为什么刘备一直按兵不动就必须从襄樊之战的背景说起。襄樊之战发生在汉中之战结...
原创 清... 清朝汉八旗18位名将:平定中原,立下首功 18、唐通,汉军正黄旗,先投降李自成,讨伐吴三桂。不久,唐...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攻霍邑阵斩宋老生,李渊女招纳关中盗 越两日,沈叔安运粮亦至,老天有意做人美,渐渐的雾散云...
原创 刘... 在大明朝的辉煌时代,有一位聪明睿智的谋士,他的名字叫刘伯温。 刘伯温是朝廷的重要谋士,还是朱元璋的亲...
原创 军... 我国很多成语都有出处和典故,比如“指鹿为马”就是讲的奸佞赵高专权,而朝臣畏于他只得顺从他的故事。 “...
原创 唯... 670年,吐蕃名将钦陵斩杀10万唐军,唐军主帅薛仁贵派使求和说:“我一生征战几十年没有打过败仗,今日...
原创 诸...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能被夸大很多,以至于鲁迅先生评价道:“孔明之智近乎妖。”然而真实的孔...
原创 李... 自古皇帝或千古流传,或臭名昭著。诸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但也有像北齐时期,在大臣面前横陈妃子玉体...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一十):断鸿声里思良将。 在北洋历史上,军阀混战中的攻城掠地,每一场尔虞我...
原创 粟... 宿北战役:智勇之战,历史留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原创 法... 据最近的统计显示,法国黑人占比不到7%。我们通过资讯看到法国到处都是黑人。其实这是幸存者偏差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