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的“轻功”那么厉害,为何会失传?有的要求现代人很难做到
迪丽瓦拉
2025-07-24 05:33:45
0

想必读者朋友们都对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颇感兴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是这类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土壤:

比如说打抱不平的游侠、亦是除暴安良的勇士,都留下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除此之外,大家也都会被文艺作品中应接不暇的高超能力所折服——

舞枪弄棍、飞檐走壁甚至是腾云驾雾……

抛开真实性来说,这些场面确实能给看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金庸先生笔下的扫地僧,表面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实际上是“扮猪吃老虎”的存在。

他能在手提两人的情况下健步如飞,其轻功能力甚至引得乔峰自叹不如。

在这里编者提一句,既然古代的轻功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却销声匿迹了呢?因为有个要求现代人达不到。

大众眼中的“轻功”

大多数朋友对于轻功的初次接触来自于武侠小说和相关题材的电视剧。

那时候的大家在刚看到各种武林高手过招之际,

无不被眼花缭乱的打斗场景所折服,其中最要吸引人内容当“轻功”莫属。

掌握轻功的世外高人能在崎岖的山峦甚至是平静的水面都能做到健步如飞,属实羡煞一众观众。

并且轻功不似其他招式那般“华丽”,但却有着极其“实用”的一面,

那就是大幅度加快了移动速度。

于是呈现于观众眼前的多半是侠客依靠轻功赶路上演雪中送炭的戏码

,亦或是追上苟延残喘的敌人予以最后一击的桥段。

这些场景想必在大多数的童年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不得不说,大众对“轻功”的初次了解,给日后全面认识“轻功”造成了不小阻碍。

因为孩童时的观众只贪图那视觉上的盛宴,因此对于“轻功”的存在深信不疑,甚至自己也幻想着能领悟这一武林绝学。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在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后,逐渐对文艺作品中的“轻功”提出了“灵魂拷问”:

为什么这些人施放轻功如此夸张,不仅能在呈九十度的平面上大步流星,

甚至能在浮空的情况下施展矫健的步伐,这不就是实打实脱离了地心引力了吗?

曾经对轻功的无限幻想倒在了绝对的科学知识面前,

于是乎大部分人对“妖魔化”的轻功提出了质疑。

甚至一度认为“轻功”也是通过艺术手法塑造出来的吸睛玩意,现实中不可能存在掌握这门绝学的旷世奇才。

一时间“轻功虚构论”甚嚣尘上,这样的结果使得“武侠迷”们大失所望。

中国可以说是武术之乡,有着源远流长的武术发展历史,并且留下了不胜枚举的武学著作。

虽然近代中国的武术在外国人的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甚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但在一部分人有意识的保护下,至今还是流传着一些武术技巧,而“轻功”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在大众的质疑声中,“轻功”不仅失去了市场卖点,更连真实性也遭到莫大的质疑;因此人们有关于“轻功”的讨论也逐渐隐没在视野当中。

然而必须明确的是,轻功的消弭是与夸张的艺术渲染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是被“作”没的,并不代表其于现实世界不存在。

“轻功”——时代的眼泪

轻功最早出现于《北史》,当时禅定寺的旗幡上的绳索断裂

,有一个名为沈光的人用嘴巴衔着绳索腾跃而起放回原处,后又以掌撑地而下。

后来才得知,沈光的技艺是通过后天苦练而成,致使体内充满浮劲,得以身轻如燕般上下跳跃。

很显然轻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不像影视剧那般夸张描写成无视地心引力一般。

正是这种荒谬的艺术描写,使得人们一度认为轻功不过是哄骗小孩的花招而已。

伴随着中华武术逐渐淡出视野,轻功也逐渐消失。虽然大家对轻功的真实性存疑,但生活中确实存在,谁让艺术来源于生活呢?

只不过现实中的轻功并没有影视作品中那般夸张能够飞檐走壁,但达到身轻如燕的感觉确是绰绰有余。

然而正是这样实用的轻功,为何面临失传呢?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就是前面说的,文艺作品的过度渲染导致看客不承认轻功的存在,这样的误传到现在就变成人人奉行的“真理”了。

其次练习轻功就是一个难题。大家从影视剧中都看到了,主角在经过长期的练习之后方才掌握轻功之奥秘。

因此就连在“主角光环”加持的前提下尚且需要磨练,更何谈资质平平的一般人呢?

并且现存的一些自诩会轻功的人士也揭示了自己训练过程的艰苦: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仅要求严格限制饮食,杜绝烟酒。

还得需要长年累月进行负重练习、跑步扎马步等基本功造就轻盈的体态……

光是听闻这般“魔鬼式”训练的朋友都不由得吓出冷汗,毕竟时至今日,大部分人都成了“低头族”和“外卖户”,因此这样的生活方式对现代人而言是难以实现的。

最后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所谓的“轻功”也面临着它的生存窘境。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勤劳和智慧让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然而,“轻功”却显得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试想在及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大家都在和人力主管畅谈自己的能力:

高等学历、丰富经验、勤劳能干……

当一句“我会轻功”的话语出现,必然会引起满堂震惊,当然几乎都是哄笑;因为大家不仅对轻功的真实性存疑,并且最重要的是这种能力很难争取利润。

虽然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即便是将“轻功”塑造为哗众取宠的噱头叫卖,也不过昙花一现;热度散去之后又将成为一滩死水,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也有人会说既然会轻功,为什么不到剧组里面充当武术指导或者是替身呢?

然而这也是困难的。

毕竟剧组不会轻易启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担任指导。

另外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可以任用专业的替身演员或者电脑合成技术完成,何须冒风险请一个“满嘴胡话”的人呢?

结语

通过本篇的叙述,大家不难看出轻功的黯然退场主要是因为传承难度大以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止是轻功,许多技艺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磨练。

轻功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对当今而言是一种损失;

毕竟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结晶。

虽然轻功放在今天不能“混”得一口饭吃,但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还是希望能够将其继续发扬下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清... 引言 我国古代的皇帝一直都是后宫佳丽无数,他每天想和哪个妃子在一起,只需要翻这个妃子的牌子即可。而古...
原创 美... 他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差劲的总统,甚至很多人怀疑他脑袋有问题,当911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
原创 为...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话一度是秦人的凝聚力,而秦国在战国时期可以战无不胜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近乎恐...
原创 司...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后,弟弟司马昭对哥哥司马师说:“既然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
原创 唐...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
原创 “... 文/夏继诚 《孙子·谋攻篇》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为了夺取淮海战役的...
原创 李... 1894年8月29日,旧历七月二十九。李鸿章复奏清廷,称北洋海军力量以其攻人则不足,以其自守则有余,...
原创 历...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一支精锐的重装步兵,战斗力强悍到令人发指,堪称战国时期最强的军队。那么,...
原创 襄... 关羽剧照 要理解襄樊战役中为什么刘备一直按兵不动就必须从襄樊之战的背景说起。襄樊之战发生在汉中之战结...
原创 清... 清朝汉八旗18位名将:平定中原,立下首功 18、唐通,汉军正黄旗,先投降李自成,讨伐吴三桂。不久,唐...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攻霍邑阵斩宋老生,李渊女招纳关中盗 越两日,沈叔安运粮亦至,老天有意做人美,渐渐的雾散云...
原创 刘... 在大明朝的辉煌时代,有一位聪明睿智的谋士,他的名字叫刘伯温。 刘伯温是朝廷的重要谋士,还是朱元璋的亲...
原创 军... 我国很多成语都有出处和典故,比如“指鹿为马”就是讲的奸佞赵高专权,而朝臣畏于他只得顺从他的故事。 “...
原创 唯... 670年,吐蕃名将钦陵斩杀10万唐军,唐军主帅薛仁贵派使求和说:“我一生征战几十年没有打过败仗,今日...
原创 诸...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才能被夸大很多,以至于鲁迅先生评价道:“孔明之智近乎妖。”然而真实的孔...
原创 李... 自古皇帝或千古流传,或臭名昭著。诸如千古一帝秦始皇,汉武帝。但也有像北齐时期,在大臣面前横陈妃子玉体...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三百一十):断鸿声里思良将。 在北洋历史上,军阀混战中的攻城掠地,每一场尔虞我...
原创 粟... 宿北战役:智勇之战,历史留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原创 法... 据最近的统计显示,法国黑人占比不到7%。我们通过资讯看到法国到处都是黑人。其实这是幸存者偏差在作怪。...